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不能忘却的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不能忘却的岁月(散文)


作者:历史的天空 白丁,7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65发表时间:2018-08-31 18:33:35
摘要:栾川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前后——合峪小学党支部在行动

合峪镇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在崇山峻岭中合山谷而成一块小盆地,明白河、西乡河合流于镇区。
   合峪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明末李自成起义部队经过合峪,数千饥民踊跃参加,成为李自成攻打洛阳的主力军。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唤醒了豪杰英雄的雄心壮志,杨山绿林王天纵、柴云升积极响应革命,率部参加到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中去。
   合峪群众有豫西人的彪悍、豪气的性格,也有传统的革命思想。一九三二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下,从洪湖根据地转移到河南方城,从方城经车村到达合峪,准备向栾川进发,但由于栾川地方武装“十大连”埋伏在灵官殿岭上,准备伏击红军,为了避免不必要伤亡,红军夜宿旧县,改道北川潭头秋扒白土叫河进入卢氏。贺龙红军虽然路经合峪,但留下了革命火种,至今合峪还流传着《萝卜地里长铜元》的故事。
   一九三四年12月3日,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由车村四棵树来到合峪(当时叫黑峪),当晚住在合峪,虽然是隆冬时分,天寒地冷,但红二十五军露宿合峪街头。“十大连”故伎重演,又在灵官殿岭设下埋伏。4日,在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的指挥下击溃了“十大连”,一直追击到赤土店九里胡同,毙敌官军10人。红二十五军并不和敌军多作纠缠,5日经叫河入卢氏,挺进豫陕边。红军第二次进入合峪,有合峪子弟加入红军。这是革命的火种又一次播在了合峪的土地上。
   抗日战争爆发,合峪小学师生率先走向街头,乡村以演戏的形式向民众宣传抗日,排演的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龚家集》《投军从戎》《最后的胜利》等。在合峪街晚上搞提灯晚会,呼抗日口号,唱抗日歌曲。在西乡康庄、东乡三里、南乡砚台等地演出。参加抗日宣传的学生有王守业、王秉禄、刘全生、李曰仁、贾士超、仪凤翔、宋韶光、袁振河、王德修等,领导人是王治府老师和仪可佩校董,这些同学和老师大部分都加入了共产党。
   在合峪小学师生的宣传鼓动下,合峪民众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向前方将士捐钱捐物,分两次通过武汉的《新华日报》和洛阳的《行都日报》转交给了前方将士。
   合峪小学老师金玉如是伊川平等镇金家岭大窑沟人,一九三八年秋受聘到合峪小学任教。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共党员,在他的带领下组织学生成立读书会,分组进行学习活动,阅读的内容是《新华日报》《解放》等报刊杂志。金玉如还给学生带来了一批书籍,有苏联小说《铁流》《活跃在西北》《毛泽东答斯若记者问》《周恩来与邓颖超》《朱德传记》《贺龙肖克传记》等等。金玉如通过抗日宣传活动考察了一批学生,发展培养了一批党员对象,于一九三八年十月发展了梁鸿儒、王守业、仪可瞻为中共党员,同时合峪小学另一个教师岳宗武(伊川人)先后发展了王忠学(即王子真)、孟学礼、贾士超、仪凤翔、薛兴太等为中共党员。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上级党组织派人到合峪小学和金玉如联系,决定在合峪小学成立党支部。一天晚上,在合峪东河滩由上级来人主持会议,宣布中国共产党合峪小学支部成立,支部书记金玉如,支委有岳宗武、仪可瞻、王守业。据老革命程迈同志回忆,当时天很黑,看不清楚上级来人的模样,他问是哪里人,这位同志回答得含含糊糊,具体是宜阳还是伊阳,至今弄不清楚,程迈知道在那残酷的环境下这是党的组织纪律,所以也就没有再追问下去。这是合峪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也是栾川县第一个党支部。
   后来金玉如被嵩县教育局解聘,原因是有共产党嫌疑。金玉如老师被嵩县教育局解聘后,到洛阳去继续以教书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一九三九年春天,嵩县简易师范招生,合峪小学二十多个补习班和五年级的学生都到县城考师范学校去了,这时金老师来信了,信中说:以考“天水国立中学”的名义,介绍一批进步学生和党员去延安学习。这年四月在岳宗武老师的主持下,梁鸿儒、仪可瞻、王忠学三名地下党员和牛书涵、宋绍光、王秉禄三个进步学生共六人同行到洛阳找到金老师,金老师把这六个人介绍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本来计划要到延安学习,但是去延安的路被国民党封锁了,经办事处介绍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新四军五师李先念的部队中参加了革命。
   当时合峪小学教师王治府本来也要和这六个人一起参加革命,但是由于他和合峪地区的大绅士李汉山关系不错,李汉山时任嵩县三合乡乡长,曾邀请他到乡公所(栗树街)工作,上级党组织认为王治府有这层关系,可以以国民党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为党做更重要的工作,所以指示王治府隐瞒身份长期埋伏等待任务,但后来由于王治府和上级失去联系,一直到一九四八年合峪完全解放,王治府也没能和上级取得联系,而此时王治府的身份已经是国民党政府三合乡乡长了。由于没人能证明王治府的党员身份,他被作为国民党基层干部对待,被判刑八年,出狱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批斗游街。直到一九八三年才平反才被恢复了党员身份,而此时王治府已经是花甲老人了。
   合峪小学党支部书记先后由金玉如、梁鸿儒、王治府担任。一九三九年冬到一九四零年春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一九四一年春原属中共嵩县县委的合峪小学支部改属中共栾川区委领导。
   一九四一年六月中共栾川区委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精干隐蔽,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精神暂停活动,合峪小学党支部和上级切断了联系。
   一九四四年4月18日日军发动河南战役,4月23日和26日日军两次进犯官庄、合峪、庙湾大肆烧杀抢劫。国民党败军涌入合峪,溃军粮饷匮乏,因此军纪败坏,纷纷进入麦田捋青麦充饥,被践踏麦田基本绝收,因此合峪老百姓特别痛恨溃军,纷纷袭击掉队士兵,汤恩伯以此怀疑有“坏人”搞破坏,派下属“党政处”第四大队到合峪庙子潭头车村等地,借口防共反共查究“坏人”。他们沿途设关卡放哨,盘查行人,稍有嫌疑便逮捕,严刑拷打。
   虽然白色恐怖漫布合峪、庙子、车村、栾川等“党政处”活动区域内,但中共栾川区委所属各党支部地下党员三十多名没被发现一个,有些地下党员利用公开身份和敌人周旋。
   一九四七年1月24日豫鄂皖野战纵队一部分在司令员黄琳的率领下出击合峪,这是自一九三二年和一九三四年红军队伍两次路过合峪后,共产党武装再次到达合峪,合峪寨内有临汝保安团一个营驻守,解放军久攻未克,加上敌援军从车村而来,遂撤军转攻旧县。
   黄琳的司令部设在合峪前村一民房中,司令部电台队长程迈(仪可瞻)同志一九三九年参加革命离开家乡,此时回到阔别八年的老家,心情特别激动,但是军纪所系,合峪寨内的亲属一直不知道程迈曾经回来过。一直到一九八三年程迈同志回合峪探家才提及此事,并且到前村指挥部原址回忆当年境况。
   一九四七年10月3日,鄂豫陕三分区司令员李静宜(栾川北街人)率领太岳兵团九纵队七十三团500余人,从汝阳小店出发西进,经泰山庙,车村于14日到达合峪,16日李静宜率部进入栾川,21日成立栾川县人民政府,下辖栾川、庙子、陶湾、合峪、潭头五个行政区。合峪区分委书记王秀山,副区长董广升。这是合峪首次由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基层政权。
   一九四七年12月20日,国民党军队第一师占领合峪,国民党地方民团到处捉拿来不及转移的合峪区干部,挨家挨户搜查王秀山,机灵的王秀山躲进了柳林村大绅士王伯孟家里,王伯孟颇有家资,曾经担任合峪小学校董。在合峪声名显赫,民团武装不敢搜查他家,王秀山躲过一劫。后来在王伯孟的护送下从官庄出下白鹿沟到嵩县大章和李静宜司令员汇合。
   王秀山在合峪工作期间正是国共两党在豫西进行拉锯战时期,他多次遇险脱险,但仍坚持革命工作,至今合峪地区还流传着他的传奇故事。
   一九四八年2月10日太岳兵团三十八军十七师在师长陈先瑞率领下转战到合峪,刚过完春节,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官裴昌会突然在豫西境内集中了四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对合峪进行合击包围,扬言“将十七师消灭在合峪”。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太大,十七师陷入困境,遂奉命向鲁山地区靠拢。
   一九四八年腊月三十,合峪区农会主席李小瞎全家被庙湾土匪王英杀害,仅留一个一岁的女婴。李小瞎驻点合峪砭上,腊月三十下午到庙湾参加会议后,在五岔沟口遭王英伏击,被土匪乱刀砍死。当天晚上袭击李小瞎在水沟的家,杀害了李小瞎父母兄弟三口人。
   一九四九年1月24日,栾川县独立团三连在合峪官庄围歼庙湾王英匪部,俘虏18人,缴步枪14支。
   一九四九年1月27日,王英纠集残部偷袭合峪区干部于砭上,区干部苏长松和砭上农会主席鲁德义遇害。
   解放战争到了一九四九年夏季,已经是胜利在望。三大战役的胜利,预示着国民党即将垮台,但伏牛山区依然形势严峻,由于河南省委已经部署了剿匪工作,各地土匪纷纷向伏牛山区汇集活动,合峪地处三岔路口更是处境险恶。
   一九四九年7月25日有消息传来,有五股土匪共七百余人携有迫击炮一门来袭击合峪。得到消息后,王秀山一面做好守寨准备,一面向上级汇报,并且派人到车村求援,车村驻有一个团的野战部队。
   26日破晓,土匪果然云集而来,他们围住合峪寨后高声叫骂王秀山缴枪投降,而此刻寨内仅有一个连兵力七十多人,根本不是土匪的对手。合峪和栾川县城被土匪隔绝了。
   守寨的是栾川县大队的一个连,连长叫李德合,外号“九指虎”,曾经是太岳军区的战斗英雄,枪法很好,百发百中,对于移动目标尤其枪法神奇。虽然敌人人数占绝对优势,但是由于是五股力量纠集在一起,不能统一领导,声势很大,战斗力却不强。敌人先是放了几枪,接着向寨内发了几发炮弹以壮声威,本以为寨内守军会魂飞魄散自动弃寨而逃,但是在王秀山和李德合的指挥下,战士们沉着应战毫不畏惧。这样倒是土匪们被弄得不知所措,只知摇旗呐喊,却没有攻寨良方,就这样僵持着,到了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车村派来的援兵到了,土匪呼啸而来,作鸟兽散而去。
   合峪寨的危机解除了,自此以后土匪再也没有掀起大的攻势,直至在伏牛山剿匪战中被消灭殆尽。
   这是一段不能被忘记的红色岁月,在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将会被后人永远铭记!

共 40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追寻红色足迹的精美散文。作者以纪实的笔触,描写了革命战争年代,栾川县的一些共产党员,革命工作者,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他们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三二年,中国共农红军第三军军长贺龙带领红军曾经过合峪,三四年,中国共农红军25军又来到合峪,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了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爆发,合峪小学师生以演戏的形式向民众做抗日宣传,他们带头捐钱捐物。在这里建立栾川县第一个党支部。也正因如此,金玉如被嵩县教育局解聘,他到洛阳去继续以教书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文章按照时间的发展为顺序,描写了栾川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文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值得细品,倾情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8-31 18:34:27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期待看到老师更多美文!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8-31 20:20:28
  作者以纪实的手法,细腻的描述了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读来肃然起劲让人感动,为我们老一代的革命先烈点赞!
3 楼        文友:草木本心        2018-09-11 17:58:43
  美文!同乡,如想联络可加 lylczzl
4 楼        文友:沈江平        2018-10-08 15:07:12
  向作者问好,我也是江山文学网的爱好者和撰稿人,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浓浓的文学情愫和一脉相承的文化之根将我们的心紧紧地牵在一起。祝愿你在遥远的故乡工作顺心,创作愉快,阖家安康,心情灿烂!我的电话13893978838,有意的话可加我微信哦
文学创作之路虽然充满苦难、曲折和艰辛,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勇往直前,并坚信着一路风雨前行,就会有一片五彩缤纷的芳草地出现在眼前!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