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明德书院赋(古韵)
于林立之石岩,镌文字以为魂;掬瀚海之蓝波,泼浓墨而成醇。明德书院,如鸡鸣晨;灿烂为心,吐火麒麟。伴日东升,巡海洗尘;去愚修身,东君塑神①。呜呼!明德漫染芳庭,青衿②悠悠传薪!
春秋开埠,渔火灼亮;隋唐繁盛,商船相望;明末清初,云帆盛况。呜呼!百业兴,云贾集,琅琅书声和浪;传书香,衍胄族,金银作土虚妄。石岛石岛,遍地石砾,石头开花,书卷涌浪;黄海黄海,一湾锦缎,涛惊作帐。噫嘻!万般平常事,几世袭相传,大道通天路,读书破叠嶂。
至若清代光绪年间,有助学义士郭丕甲③,倾囊贾资学堂,名曰明德小学④。始址天后⑤,自此名扬。绛色天后宫庙,黄袍换作书郎。晨钟暮鼓,其声渐央;佛祖合十,恭辞学堂。面海声浪,伴郞远翔;背山耕牛,听君华章。石头楼⑥,百年瞩望学堂;石岛鼓⑦,渔港敲开春光。赤脚⑧花绽,为君着妆;法华⑨钟鸣,催汝击桨。幸哉!半岛不孤,夷地无荒!
看如今,明德书院,择居校园;摸金匾,流暖心房,选书佐餐。明灯普照,静影美观;架上线装,案中画刊。墨香盈室湿袖,页声欺秋驱寒。不再衾裯不掩⑩,更有雅趣凭栏。万千学子,腹满诗书走弹丸(11);几多教诲,耳响箴言起波澜。海雾迷眼,拨霭挂帆;削石挡路,垒书成峦。叹曰:莫负光阴万朵,励志正当弱冠。
欣闻荣成二中书院剪彩,胶东老叟怀才抱器,浮想过往,感慨变迁;作赋给赞,期待新篇。掮枯竹(12)歌行以致远,携玉帛琴韵而成鸾。谨祝:书院芳华千载,目明德遂梦圆!
(注:此赋步平水韵,按自然段转换,分别是:十一真、二十三漾、七阳、十四寒、一先等韵部。)
注释:①东君,传说中的太阳神。②青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句,“青衿”代指周朝国子生,此后也成为北齐、隋唐两宋学子的制服。古指读书人。③④郭丕甲与明德小学:郭丕甲,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郭家村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在石岛创设商会,被推举为商会总理。在石岛天后宫创办了明德小学,办学经费全部由他个人资助,清宣统二年(1910年)卒,是年34岁。⑤天后,即天后宫,始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⑥石头楼,指完全以“石岛红”大理石建造的楼宇,是石岛的一道奇观。⑦石岛鼓,是石岛渔家大型锣鼓,始创于明末清初。原各村有一两面大鼓,多在出海之前、海市之前,尤其是在天后宫庙会时演奏。过去的锣鼓十分深沉、舒缓,甚至有些苍凉,演奏中休止符的使用,使人感到对未来充满着悬念。是省级非遗项目。⑧赤脚,指车脚河,其名字“赤脚河”因流传过程中而说成“车脚河”,于是成现在的名字,有南车北车西车组成,是名扬海内外的花村。⑨法华,即法华院,是胶东半岛最大最早的佛院之一。公元824年由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诵法华经,故此院命名为法华院。法华院在荣成二中西南。⑩衾裯不掩,贫穷的意思。(11)弹丸,石岛被称为“弹丸之地”。(12)枯竹,指残旧的竹简,代指书籍。
——2018年9月4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