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找寻(赏析)
在晚报上期作品中,有王永玺先生的《儿子,你在哪里》,极简单的故事,但读后很有感触,父母找寻儿子,父亲没按时接孩子,只因与发廊小妹的一晌贪欢,母亲进货时也延期回家,也因与批发商老板的两个时辰的亲热,在各种不祥的猜测推理中,孩子的父母分别暗自痛悔自己的丑行,这种恐惧的气氛渐渐膨胀,一触即发,突然间孩子自己回来了!这个喜剧性的结尾温暖着我,原来啊,孩子看父母没接他,回家没人,去同学家做作业,期间帮着把同学的奶奶送到医院,长吁了一口气,世界多美好啊。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的行为还是有忌惮的,婚外恋情更是寥若晨星,那样的行为不仅传统的老年人不能容忍,即便是同龄的人也是嗤之以鼻的,近些年,网络在全国铺天盖地地拓展开来,接收信息的渠道空前广泛,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网恋,婚外恋,这些令人瞠目的新名词,也滋生了。不仅在文明程度相对高些的城市生根发芽,就连乡镇农村,部分半大的孩子,出门打工的成年男女,也知道刷朋友圈是怎么回事,也有几个聊得来的好友,交通方便,信息联络方便,一拍即合,有多少本是良家人的男女,在霓虹灯闪烁的天空下,放纵着渐行渐远的责任,迎合了各种所谓的时尚,追逐着一些所谓时髦的情感皈依。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故事中的小夫妻开服装店,辛辛苦苦地赚钱养家,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儿子聪明省心,学习刻苦,很温馨的一家人,若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财富的累积,在市里买套房子,在城市里安家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但人性中隐匿的本能驱动,如识途的怪兽,还是蠢蠢欲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不知”的自我安慰,“今朝有酒今日醉”的放逸,让两个本该本分普通的底层已婚男女,也赶起了时髦,和所有偷情的人一样,也在短暂的时间里,因离开对方视线的掩护下,急咻咻地进发廊泡小姐,会情人开房间。春宵苦短,在这种夹缝中偷情的后果却是:孩子不见了!
找寻孩子的过程,是漫长而又焦虑的,父母各自的心理剖析,自责痛悔,加之街坊邻居对现行社会环境恐怖的渲染,年轻的父母无所适从,各自心中经历了炼狱一般地煎熬,万幸的是,孩子回来了,天使般的笑容,一下子把简陋的屋子照亮,扫光了亲人脸上的愁容,涤清了在场人们的阴霾,这个不大不小玩笑似的事情,也许是老天对其的警示与眷顾,若能引起他们的反思和悔改,将是家之大幸!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但愿所有的父母都及时接送自己孩子上学放学,使孩子健康成长,所有的父母都在自己既定的轨道里运行,保持整个社会和谐有序,那么这个世界将是美丽的大花园,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