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韵”征文】拜访后山的村庄(散文)

精品 【荷塘“秋之韵”征文】拜访后山的村庄(散文)


作者:恒心永在 秀才,214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5发表时间:2018-09-05 23:34:18
摘要:与后山的村庄一次相遇,只是一个开始。不到十天,我跟集团、总公司的同事又来了一次,一次比一次亲切,一次比一次沉重,一次比一次疼痛。疼痛过后,就是真诚的希望和祝愿。发自内心地想,我要为后山的村庄做点什么?


   1
   因为扶贫,我与后山的村庄相遇。
   所谓后山地区,是阴山以北的地区都属于后山地区,察右中旗属于后山地区。
   按照自治区保监局的安排,察右中旗是我们公司的扶贫结对子单位,经过事先摸底,我们公司准备扶贫两个村,主要是针对两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双生“贫困学生和乡村医生”,进行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公司上下紧锣密鼓地开展这项工作。
   八月中旬,我跟当地分公司的同事商定要去两个村去了解下情况,乌兰察布保险行业协会的秘书长、京城一位挂职的一名副旗长知道后执意要一路陪同。
   对于后山地区,对于察右中旗,一起同行的都有发言权,对当地的事如数家珍,话匣子一打开,每个人的眼睛都放着光亮。
   唯有我没有发言权,只是默默地听着,就像听天书一样。
  
   2
   两个村子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广益隆镇下地村在西北方向,乌兰苏木阳湾子村在西南方向。
   那就先去下地村,车行走在路上,我望着窗外,石山上绿草茵茵,不时有一丛丛葱翠的松树、杨树和沙棘。小麦已是金黄,向日葵花叶落,马铃薯的秧子青着,燕麦泛着绿色,玉米穗子要熟了。
   望着窗外,又看看年轻的副旗长,这个1982年出生的东北汉子,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比他实际年龄要老练成熟,这或许就是基层锻炼的收获吧。他说,这里缺地上水,也缺地下水,几乎没有水浇地。就是有一块水浇地,也是打的机井。这也是贫困的根源,就是靠天吃饭。
   我是山区出来的,对于这样地里面貌很亲切,山区都是靠天吃饭的。
   七拐八拐,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村子。村子有村部,有办公的地方,屋子很干净,墙壁上全是党建和扶贫的展板,桌子上是扶贫档案。旗里派有驻村书记,有工作队长。
   村书记王建东,不到五十岁,他是全旗村干部里年轻的。副旗长说,现在村里老人多,选个村干部很难,选个村支书更难。
   王书记给我们介绍了村子的情况,全村有七个自然村,户籍户数二百九十户,人口九百多人,现在常驻户数一百户,不到二百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八十七户、一百六十三口人。
   人都去哪了?有的去呼市了,有的去集宁了,再差的也去了旗所在地了。留在村里的就是老弱病残。副旗长说,有的中心校老师比学生多,有的班级也只有2-3个学生。
   王书记指着南坡说,全村养牛二十多头、羊两千多只,说是大力发展养驴,也只有二十多头,国家补贴七千7千元左右,驴涨价一万二千元,一斤活驴毛十八元,驴皮一斤十一元左右,可是也不敢卖,更不敢杀呀!
   由于缺水庄稼单产低,全村有耕地五千六百亩,一亩地小麦三四百斤,燕麦百十多斤,马铃薯一千多斤。他掐着指头给我们算账,人均收入两三千元,温饱没有啥大问题。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占三分之一,多数是无劳力缺资金,还有几户是有学生上学贫困的。
   王书记说:“我们到贫困户中去看看吧。”
   我们一行走出了村部。村里很寂静,只看到几个老头老太太,坐在墙根唠着嗑。
   去的第一户是老俩口,在家里睡觉。墙上有扶贫登记卡,标明是74岁,有慢性病,不能干活,扶贫登记上有保险公司上的大病补充保险,有扶贫资金……
   又去了一户,在幸福院里,一个64岁的老人,是残疾人,正在扫院子,一说话就是笑,是社会保障兜底了。
   走出这户,路上见一个老太太推着轮椅上的老头,他眯着眼问王书记:“上面来人了?”王书记说:“是的,要扶持咱们。”老头高兴地说:“好呀!”缓慢地划过去了。
   副旗长说:“村庄里看不到孩子,是最可怕的穷,因为没有孩子,就没有希望。”听了副旗长的话,我的心里好像空了。
   我们从下地村走出来,一只大黑狗尾随过来,没有叫声,好像在送我们一样……
  
   3
   我们调转车头,一路北上去阳湾子村。
   坐在车上,心里总觉得中间有座光秃秃的山挡着,那光秃秃的山远看像把长长的弯刀仰放着,刀刃对着天,仿佛它要切割一切从它身上跨过去的东西,心里堵得慌。
   到了阳湾子村,远远望去还有窑洞,像陕北和山西的窑洞一样。村干部把我们迎接到了窑洞里的办公室,墙上挂着领袖的像,挂着党旗,桌子上全是扶贫档案。村支书叫刘瑜,从年龄看比下地村的王书记年龄要轻些。
   他说,这个窑洞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是大青山八路军一个大队的地址,山上还有一个日军的工事。当年在这里有过拉锯战,这是一个英雄洒热血的地方。
   刘书记告诉我们:“阳湾子村有八个自然村,七百户,人口一千六百人,其中贫困户四十一户,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十多户,因病四五户,其余是缺劳力的。全村五千多亩地,种的作物与下地村一样,这也是后山地区的种植习惯。”
   刘书记说:“贫困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没有劳动能力,村子里六十岁以上还算年轻的。”
   他指着南面山坡的一个村庄说:“那个村子有四十多户,现在只剩两户了。”
   副旗长说,现在全旗是禁牧退耕还草,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我们去了一个窑洞的人家,又到了有台阶的人家。房子是新盖的,他正在自己用石头砌着台阶,粗糙的手干着泥活。媳妇躺在屋子里,有布氏杆菌病不能干活,家里供养两个孩子上学。
   又进了一家窑洞,老太太在地下收拾东西,窑洞里很干净,老汉有风湿病。老汉坐在炕上用手摸了摸腿,粗糙的手抖着。这个老汉的病一定好多年了,他的脸上分布着数也数不清的尘土留下的印记。
   村庄里没了人声没了人影,忽然刮起了一阵风,路边干枯的草儿、叶儿、毛儿,一起蹦向了高空,在涡旋的气流中乱七八糟地在村庄里转来转去……
  
   4
   看了两个村庄,村庄是空的,没有人。我的心情顿时沉了下去。
   副旗长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这里的贫困跟你想象的贫困不一样,这里温饱问题不大,但是致富没有欲望,就是俗话说的“老死田园”一样的生活状态。
   行业协会秘书长多年来组织行业扶贫,他说:“行业扶贫,必须发挥行业的优势,开展产业扶贫,仅仅靠捐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副旗长已经挂职两年了,他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情。察右中旗有十几个苏木乡镇、一百七十多个行政村,他跑了不少地方。他说:“贫困的程度和状态都差不多,现在都在集中精力精准扶贫,但是还要考虑一个公平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我们的聚焦力度很大,但是也要考虑到贫困的边缘人群和预防返贫的人群。怎么能把家乡出去打工的人、大学毕业的人吸引回来,开发农业,规模经营,带动发展,反哺农业。扶贫要扶志,更在扶智。没有人才,乡村振兴就不可持续。”
   我们走出两个陌生的村子,空荡荡的,只有一条条土路绕山绕水地可以把我送出村庄。
   与后山的村庄一次相遇,只是一个开始。不到十天,我跟集团、总公司的同事又来了一次,一次比一次亲切,一次比一次沉重,一次比一次疼痛。疼痛过后,就是真诚的希望和祝愿。发自内心地想,我要为后山的村庄做点什么?
   ……

共 27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心情沉重的扶贫札记。作者有幸随单位同事一起到后山地区察右中旗的两个小村庄扶贫。同行的还有乌兰察布保险行业协会的秘书长、京城一位挂职的一名副旗长。两个村子,两个方向。先去的下地村。这里极度缺水,少雨,靠天吃饭,这是贫困的根本原因。村子里老年人多,生活比较困难。到了阳湾子村,情况也和这里差不多,村庄是空的,几乎成了废墟。与后山的村庄相遇,心情是沉重的,总想为后山的村庄做些什么。文章以纪实的口吻描写了中国农村的一个现状,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庄没有了孩子,就没有了希望。内容真实,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读了引人共鸣。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中国农村的一种担忧。值得思考,倾力推荐!【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909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9-05 23:37:48
  因为精准扶贫,作者走进了后山的村庄,这里人们生活艰难,人口老龄化严重,看过之后,令人心情沉重。文章以纪实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农村的真实现状,令人担忧。表达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06 01:08:24
  谢谢老师,奉茶。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9-05 23:38:13
  问候老师!期待看到老师更多佳作!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06 01:08:41
  谢谢老师,晚安。
3 楼        文友:天龙        2018-09-09 22:11:58
  祝贺真情散文加精!精彩继续!
回复3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10 11:28:28
  谢谢老师鼓励,节日快乐。
4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10 07:54:45
  祝贺佳作获精,精彩继续!
回复4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10 11:28:45
  谢谢老师,节日快乐。
5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9-10 20:07:47
  祝贺佳作获精,精彩继续欧!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5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10 20:50:05
  谢谢老师,秋安
6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9-10 22:01:06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6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11 06:54:24
  谢谢,早安。
7 楼        文友:言农        2018-09-11 11:29:18
  祝贺作品获精,期待作者更多佳作。
回复7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11 12:28:57
  谢谢老师,秋安。
8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9-13 08:00:3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9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9-13 08:04:58
  后山的村庄,是一些村庄的缩影,透射的现实问题是沉重的。这绝不是爱心扶贫能解决的问题,村庄现状向我们提出谁来建设村庄?靠企业?靠爱心人士?值得全社会好好思考!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恒心永在        2018-09-13 11:02:24
  谢谢老师鼓励。秋安。
10 楼        文友:阿巧        2018-10-02 11:06:1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品!祝愿老师精彩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