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秋之韵”征文】浅谈小小说创作(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韵”征文】浅谈小小说创作(随笔)


作者:大地琴韵 举人,3017.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80发表时间:2018-09-10 14:54:30
摘要:总之要想创作出一篇优秀的小小说并不容易,一定得做到“六勤”,即:勤听、勤看、勤思、勤集、勤练、勤改,还要掌握“十种技巧”,即: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其不意,形神兼备;一箭双雕,一点两面;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盆中藏月,以小见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我是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的,在学业上只上完高中,没进过大学门,只是进修了个大专文凭,好在我信奉“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之说,在实现文字梦的路上,我采用笨鸟先飞的办法,念着“勤”字经和“钻”字经。三十多年过去了,也算小有收获,出了十余本书,一本小小说集《天堂里的微笑》,一本小小说评论集《小小说创作启蒙》,2012年获得了全国第二届中华宝石文学奖“2008——2011”新人奖。关于小小说创作,下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希望能对文友们有所帮助。
  
   一、生活是小小说创作的不竭源泉
   我写的小小说几乎都是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我身边亲戚朋友身上或者由他们讲述的一些事情和故事,因此很真实。但小说不是对生活的照搬照抄,而是要高于生活的创作。生活的真实故事往往在我的小说中仅占五分之二左右,其它细节和情节,都是从另外的真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并非凭空腻想。如鲁迅先生所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采取鲁迅先生所说的典型化手法创作,需要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虚构能力的。想象力和虚构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采取写日记的办法来收集素材,几十年如一日,我已经写了几十本日记。想象力丰富的人,虚构能力也比较强,反之亦然。人即是活上一百岁,也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因此间接经验对小小说写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间接经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书本知识,二是道听途说。几十年中,我也有几十个这样的搜集资料的本子。如:《解放军来了》写的是我母亲我父亲身上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根伟当兵》是我在秋扒乡政府任武装部长时,在小河村征的一个兵叫李根伟,发生在他和我身上的故事;《老虎疑》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栾川县城我现在居住的居民组中,小说中的“二哥”也是真实的。可以说,我发在江山文学网上的小小说只有两三个是道听途说来的故事改编的,其它的都是真人真事。
  
   二、千方百计抓住瞬间的灵感
   灵感也叫灵感思维,指创造活动中突发式地产生新思维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意识特别清晰和敏感,想象力活跃,并伴有一定的情绪兴奋和喜悦。具体到文学创作上来说,我认为,是一句话,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情节,一个小细节等等,在脑子里突然引发出来的灵光。它出现在瞬间,很容易消失在瞬间。因此创作者特别是小小说创作者,一定要在瞬间了抓住它。我的办法是:有时间的时候,尽可能立即动手就写;没时间的时候,也要立即动手把它记录下来,最迟三天内将其创作出来。否则激情已过,活跃的思维就消失,再去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根伟当兵》是我所在的乡,小河村的叫张荣军的村主任来乡政府找我和乡党委书记说,他们村太穷,若他们村的李根伟能够验上兵,千万要他去当兵锻炼锻炼,一是根伟能说个媳妇,二是更重要给他们村培养个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我由这句话展开联想,也就有了这个小小说。写这个小小说的时候,根伟只是到乡政府报了个名,当时还没有参军,后来的事儿和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而这些虚构的内容,又是我们栾川县潭头镇一个副乡长叫马海明在潭头镇重渡沟村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真实的李根伟当兵回乡后,的确说了个媳妇,但却是带着妻子到郑州打工去了。
  
   三、构思一定要精巧独到
   常言说:“文章喜波不喜平。”小说更是如此。小小说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千回百转,但至少需要设置三个以上的悬念,至少有一个转折,这样才能吸引人。在构思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常规套路,用“巴蜀鬼才”魏明伦的成功秘诀来说,就是做到:“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喜新厌旧是创新不守旧;得寸进尺是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见利忘义是眼中有利于时代要求,有利于观众的追求,没有僵化、陈腐的教条;无法无天是不受陈旧的条框束缚,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如当代著名小小说家于德北的小小说《杭州路10号》。小说中说:“我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就忽然想出这样一种游戏闭上眼睛在心里描绘自己所要寻找的女孩模样,然后把她当做自己的上帝,向她诉说自己的苦闷。于是我就写了一封信,随便寄到想象中的人和地址杭州路10号袁小雪。没想到奇迹发生了,真有人回信,并且几个月中连连有信件寄来,还给寄来了两本书给我:《张海迪的故事》《生命的诗篇》,我良心不断地返潮不安,于是我决定去看袁小雪,也算负荆请罪,告诉她我是个小混蛋,不值得她这样为我牵肠挂肚,可找到了杭州路10号,奇迹又在结尾出现,那一封封信件是一位老奶奶寄出的,是一位患了骨癌的已经病逝的老爷爷写的。正因为如此,我改变了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这篇小小说敢于突破陈旧的条框束缚,创作出了耳目一新的作品来。《杭州路10号》,以一种离奇的创作方法,以一种近乎传说的生动逼真故事,再次谱写了人间真善美的赞歌。尽管它创作方法近于荒诞,但它确实是一篇优秀小小说。《杭州路10号》被选入《中国当代小小说作家精品阅读》,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我说,我们搞小小说创作就应该创作这样的小小说:赋予作品高尚净美的灵魂,引导人们笑迎生活、笑看人生路。
  
   四、要围绕“三性”来定位
   衡量一篇小小说是否优秀,其标准应该是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性这“三性”。当然,也有站位更高的作家,思考人类生存环境,思考宇宙存在的可能等重大问题。但作为一般作者,紧扣“三性”就相当好了。没有超强的艺术造诣,没有深厚的思想内涵,站位姿势不对,思想海拔不够高,没有胸怀天下的眼界,就不会创作出一篇优秀的令人称赞、让人回味的小小说。
   如当代小小说家袁炳发的小小说,过去我读过多篇,初读每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文字简简单单,情节简简单单,塑造的人物简简单单,似乎没有什么嚼头,但你若再仔细去品读一番,咀嚼一番,那感觉变了,那味道越嚼越有味,越嚼越有意思。那里面有一种生活的哲理蕴藏其中,像是生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让你激动不已。
   他的小小说《红绸》就是这样。他描写的是一对老俩口,生养了七个孩子,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乐观面对生活,即是累得愁得穷得“经常坐在煎饼铺的灶台旁长吁短叹”“快穿不上裤子了”,也乐观地“每天跳完忠字舞,必到镇上江边扭一段大秧歌,唱几句二人转:看看我爹我娘我的老丈人儿……呀呼嗨呀……”“女的腰拧,男的脚崴”“老俩口伤好后,又开始每天都去江边舞动红绸”“碎步、腰段儿依然那么欢快”。镇上人不理解,无一不掩鼻而笑,还嘲笑说“得瑟个屁,穷的那个鸟样,还有闲心扯这犊子!”可是“老俩口当没听见,依然每天去江边扭秧歌,唱二人转。”直到老俩口生命终结,他们才突然觉得像缺失了什么,于是开始怀念江边上有红绸舞动的那些日子了”。
   这篇小小说文字简简单单,情节简简单单,塑造的人物简简单单,似乎没有什么嚼头,可是不仅全国著名的《小说月刊》2009年第7期专栏采用了,而且具有更强的影响力的《小小说选刊》2009年第16期转载了。这是为什么?袁先生在小小说界的知名程度是不可避讳的原因之外,重要的还是他的作品确实有分量。就拿这篇小小说,一是艺术性强,二是思想内涵深厚,三是有广泛的社会教育意义。
   先谈它的艺术性。语言运用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废语。这篇小小说全篇连同标点符号不到八百字,我试着想加一些文字,或去掉一些文字,其结果不是作者要表达的那个原味了。譬如:开章第一句“老俩口在镇上开了一个煎饼铺”。如果你增加一些字,就会给读者留下的思考空间太小,读者在思考过程中的“再创作”的余地就会很小;如果你去掉一些字,就不能给读者一个直观感想的认识;如果你试图想改换一下那个字,如:“老俩口”的“俩”字,就失去了地方语言的特色。再譬如:它的故事交待性语言“应该说生意做的还算不错的”“尽管这样,老俩口的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什么原因?就是孩子太多,七个,都是一顺水生下来的。”去了那些,添了那些,改了那些,都不合适。
   细节选择恰到好处没有画蛇添足之感。譬如:“老俩口每天都忙个不停,男的一张张摊煎饼,女的一下下拉风匣”。短短二十九个字符,把每天忙碌做活的娴熟的配合默契的做生意两位老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并且留有大量的空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再创造”两位老人的活动情景。再譬如:“一次,老俩口正扭的兴高采烈时,女的忽然蹲下,像是腰拧了”“男的急步上前,但‘哎呦’一声也蹲下了”“女的腰拧,男的脚崴。”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岁数已经很大,他们是那样的相敬相爱,相互体贴相互关心,在这每句话的字里行间中,读者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果这些细节你改动了增加了删掉了,都会失去它的艺术效果。
   情节设置自然流畅没有粉饰雕琢之嫌。整个小说故事是按照人物的命运走向自然而然地叙说出来的,不是作者在安排人物的命运,而是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应该这样走,包括人们心中对两位老人的评价都是自然生成的。
   再谈它的思想性。一是标题的选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红绸》那是生命的思想火焰,那是对生命的炙热追求,那是乐观的生命火焰在闪烁。二是人物的选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两位沧桑老人尚且如此热爱生命,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中壮年人更要珍爱生命。三是人物命运的安排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那么贫困的情况下,两位老人尚能相敬相爱如此乐观向上的面对生活,而我们生活在美满幸福小康社会的人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沟沟坎坎过不去呢?
   再谈小说的社会性。“红绸的舞动”不就是一种生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在昭示这样一种思想吗?《红绸》这篇小说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性都非常强烈,因此,这篇小小说就成了“金麻雀奖”首选作品,全国最具权威的《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先后采用。
  
   五、小说的人物特征和故事性要强
   小说是写人的,人物要立起来,一是要有独特的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刻画人物,二是要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细节来塑造人物。只有活生生的人物在小说中活灵活现的出现,让读者过目不忘,这篇小说才能算是创作成功。
   如当代著名小小说家宗利华的小小说《绿豆》中的人物特征和故事性就很强。在这篇小小说中主要描写了五个人物:粮仓、绿豆、接生婆、绿豆娘、绿豆男人。在这五个人物中,作者重点刻画了绿豆和粮仓父女俩。粮仓是一个传统思想的代表,他有严重的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又相信命运之说,为了把绿豆打小就培养成“养老的孩子”,他很有心计,没少费劲儿,“绿豆是好孩子不?是。绿豆长大了干啥?伺候爹娘。找个养老女婿干啥?给爹打酒喝。”绿豆聪明孝顺、吃苦耐劳,又有新时代的新潮思想,敢作敢为。小的时候,她很懂得顺着“爹”的意思来,“爹”常问的话,她常回答的话,让“粮仓的脸蹙成核桃状,写满惬意。”绿豆大了,她不想违背自己的爱情,就与“爹”智斗;当她获得了美满的爱情,“小两口甩开膀子干,不几年工夫,一摆溜儿红砖红瓦房拔地而起,就把爹娘接了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生动真实,令人过目不忘。
  
   六、要千锤百炼出独特不凡的语言
   当代著名小小说家张国平在他的小说评论《让文字跳跃起来》一文中这样形象小说的语言之美,他说:“文字没有生命,只有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文字才能鲜活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才会走进读者的心灵,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当然需要技巧,没有技巧的文字只能是蹩脚的演奏者制造出的刺耳的怪音,那样就不会有人去理会。写出有张力、韵味和乐感的文字来,让叙述像山涧流淌的小溪,如林中清脆的鸟鸣,让文字如跳跃的音符一样跳跃在我们面前,给人以阅读的快感。”一篇好的小小说作品,不仅要文字优美、文笔细腻、感情真挚,更重要的是要让文字有一种穿透力,一景一物一事,都要通过自己的笔锋长出精气神来,含有品了再想品的韵味来、蕴意来,给读者以震撼、以深思、以启示、以引导。
   如当代著名小小说家蔡楠的《1963年的水》语言表达就很奇特。在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在慢慢的品味咀嚼其小说的艺术奶酪的时候,我不得不拍案叫绝它的语言之独特美。“我是一个成熟而敏感的胎儿”,正是我的成熟与敏感,才可能有下文的我在母体中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是文章的伏笔和条件。”“我赖在母亲的肚子里不肯出来。”一个“赖”字把一个可爱的胎儿在一个伟大母亲面前撒娇的胎儿活脱脱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千里堤被水浸泡得像我母亲擀的面条一样柔软”,贴切而形象。“在这片汪洋里,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片飘摇的树叶。我在母亲的肚子里听到了房屋倒塌的声音,牲口嗥叫的声音,孩子哭喊的声音,还有当村长的父亲指挥人们撤离的声音”“那时我的眼睛(在母体里)过早地睁开了,我看见铁塔叔光着黝黑的膀子,撑着用几块木板绑成的排子,带人去坍塌的村里打捞食物,还去村外的玉米地里掰生玉米。”一个“听”,一个“看”字,准确地让我们看到听到那场水灾所带来的情景。通过“铁塔叔”、“父亲”、“母亲”、“毛主席派来的飞机”等人物的活动和事情陈述,表现出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灾区人民奋起抗洪救灾的大无畏精神。“母亲在婴儿带血的哭声里不住地抚摸自己的肚子,用粗糙而温情的手掌和我交流。手掌说,儿子,按说也到日子了,怎么你还不出来呢?我动动小腿,晃晃脑袋告诉母亲,不着急,我不着急,我在静静地观察思考这洪水,这人,还有以后那没水的日子。手掌说,也好,你就呆在里面吧,这又潮又湿又热又缺食物的,我真不知道如何安置你!我用小脚抵住母亲的手。我说,娘,等大水过后我再出来吧,以后你还要为全村人操心呢!”这段奇特的母子对白语言,在灾害面前,那种母子情深,那种母子关爱,那种母子相互理解,太感人了,读罢此语对白,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徘徊于电脑桌之前,久久难以敲打出一个字符来。

共 68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很有见地的创作谈,读之受益匪浅。文章从七个方面,采用自身创作经验和名作评析相结合的方法,细致讲解了小小说的创作方法,最后又提纲挈领地概述了小小说应注意的四个问题,让读者犹如醍醐灌顶,对小小说创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创作思路也一下子开阔起来了。作家就是作家,不仅拥有丰富的生活和高超的写作水平,更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小说可以虚构,但虚构不是凭空构思,不是臆造,而是从人类生活出发,再将生活艺术化、集中化、生动化、情趣化。文章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这个问题,作者采取写日记的办法来收集素材的方法值得学习。灵感是思想的火花,光焰美丽,烛昭洞天,创作除了拥有丰富的生活还需要捕捉灵感,而灵感来得快去得快,正如文中所说它出现在瞬间,很容易消失在瞬间,要抓住它就要做到有时间的时候尽可能立即动手就写;没时间的时候,也要立即动手把它记录下来。构思是逻辑思想和形象思维一同活动的过程,既有周密性,又有想象性。构思好了会产生奇制胜、奇巧至美的效果,文章认为在构思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常规套路,赋予作品高尚净美的灵魂,引导人们笑迎生活、笑看人生路。衡量一篇小小说是否优秀,其标准应该是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性这“三性”,文章以名家袁炳发的小小说《红绸》为例,以赏析的视角阐述了其“三性”,分析到位,说服力很强。小说是写人的,人物要立起来,文章提出观点:一是要有独特的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刻画人物,二是要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细节来塑造人物。只有活生生的人物在小说中活灵活现的出现,让读者过目不忘,这篇小说才能算是创作成功。然后以当代著名小小说家宗利华的小小说《绿豆》为例阐述观点,有理有据。作家是语言的巨匠,文章认为一篇好的小小说作品,不仅要文字优美、文笔细腻、感情真挚,更重要的是要让文字有一种穿透力,一景一物一事,都要通过自己的笔锋长出精气神来,含有品了再想品的韵味来、蕴意来,给读者以震撼、以深思、以启示、以引导。“留白”手法是小小说必用的手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会知道。作者行文如流水,侃侃而谈,寓理于事,有理有据,提出观点并阐述观点,分析透彻,讲解到位,深入浅出,既做到了高屋建瓴,又做到了有细节,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9-10 15:01:50
  首先感谢大地老师带来很有见地的创作谈,让读者不仅对小小说的创作有了深刻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技巧,同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回复1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10 21:24:07
  谢谢老师高赞鞭策我!远握您手!
2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10 21:18:27
  感谢总编红叶老师如此辛苦精细地审读编辑按语!又是牺牲了一个中午休息时间,精彩地把拙作主要体会熠熠生辉地丰盈地展现了出来,使拙作更加高拔精彩起来。十分感动,十分感谢,十分温暖,十分有动力。自4月4日进入荷塘以来,老师对荷塘的付出,对学生我的支持和帮助,时时看在眼里,时时铭记在心里,时时不敢忘记,时时感动着我,时时温暖着我,时时催动着我:向前,向前,向前!我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改变了许多,收益了许多。吃水不忘挖井人,但凡心存良知的人,必存感恩之心。给老师敬茶,在这无上光荣的教师节里,遥祝老师节日快乐!
3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9-10 21:51:30
  读老师的文章就是一桌文字的盛宴,“闻着香,吃着更香”收获了满满的写作技巧!给您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10 23:42:26
  谢谢鼓励!没那么好。远握!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9-15 09:38:38
  问好大地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编双丰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