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家国天下】是表扬,不是讨好(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是表扬,不是讨好(散文)


作者:卧龙饮水 举人,342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41发表时间:2018-09-11 08:03:19


   昨天是教师节,晚上和一位母亲探讨教育的问题,我俩争论了很久,她始终不认可那句“好孩子都是夸出来”,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公正,如果毫无原则的夸,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自满心理,反而不利于将来,现在的社会处处坎坷陷阱,如果不受点挫折教育,将来如何立足?表扬只能作为一种工具,就和批评一样作为待选之一,千万不能动不动就表扬。
   说到后来她更是指责一些不负责任的表扬,已经到了谄媚的地步,孩子不吃饭,爷爷奶奶端着碗喂,看他吃一口就开始吹捧,很肉麻的说什么“真棒!真乖!”之类的话,这位母亲说这个时候该做的就是饿着“熊孩子”,爱吃不吃!不吃也绝对不迁就,终于会等到他饿得受不了时刻,要真的是一直不吃那倒是节省了粮食。这种娇惯式的表扬真可以休矣!
   这绝对不是“好孩子是夸出来”这句话的本意!我很耐心给她分析这句话,我说得对孩子表扬主要倾向于鼓励孩子自信心,而不是这种讨好式的“夸”,也就是说会夸才会赢。
   给她举了一个例子,我曾经义务辅导过高一的女生,开学二个月她不太习惯住校的生活,学习更是一团糟,她学习本来就不是很好,结果发现老师讲的完全听不懂,于是陷入到一种无名的恐惧中。我当时接手时情况已经很严重,她半夜里躲在宿舍被子里给妈妈打电话,一哭就是一个小时,周六她家长带她去看心理科大夫,年轻大夫毫不迟疑就给她开了抗抑郁药物。
   女孩当时见我也有种逆反心理,撅着嘴,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看过来黑少白多,仿然很是无助,其实她父母对她已经早就不批评了,尤其是妈妈,简直比她还敏感,以至于都没敢陪女儿和我见面。
   此情此景下表扬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不过我也有自己独特的原则,表扬绝对不是讨好,我要做的是帮女孩分析,得到她的认可,同时最重要就是让她克服厌学心理。当时我手里的材料就是女孩的中考成绩,其中靓点是英语满分,数学也绝对属于中游以上。我并没有直接接触数学这个难关,只是和孩子聊她的语文,她说当时作文时记错了模板,但成绩尚可,这就给我有了夸奖她的机会,同时很惋惜怎么会记错模板,女孩开始说话,说当时对作文题目的理解有点偏差,我听她说完才评点她的理解其实是对的,于是我俩打开了话题,从鲁迅文章“有两棵树,一棵是杨树,另一棵也是杨树”说起,说到作文的复杂性,她爸爸举着茶杯在旁边惊讶的合不拢嘴,他们是来解决数学引发问题的,怎么我俩交流起语文来呢?
   所谓心理疏导,有一种概念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必须要取得对方的信任才能有立足之地,而同样对孩子的表扬和肯定必须是她能听懂的位置。就像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女孩都喜欢别人夸他们漂亮,但把简单得漂亮化为她们固有的个性和与生俱来的气质,这才是表扬的境界。
   后来说到中考里的数学,她反映自己对于旋转角度理解不好,因此丢分严重。我对初中数学了解并不多,但也知道数学开始接触三维坐标系,函数关系等等的确是难点,我一直把数学想象为一个开窍的过程,就把我理解中的数学例子说了一遍,我喜欢看书,对大数学家高斯的很多趣味故事记得很清晰,给她讲了七桥问题,正在津津有味之时,我手机定时到了。
   有规矩的!第一次交流必须把时间控制在九十分钟之内,如果女孩对我感兴趣,她会迫不及待安排第二次;但如果我做不到吸引她的注意力,这件事情也就到此罢手,要让她父母请更高明的心理大夫了。
   也许我这个故事本身就有点吸引人,一直反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母亲忍不住问我:“后来怎样?”
   “后来当然是成功了!女孩很聪明,她只是不适应集体生活,更没有医院大夫说的什么抑郁症!”说到这里我要忍不住吐槽一些医院的所谓心理大夫,年轻的博士生学历很高,但态度都不认真,问几句病情就开药,要知道治疗抑郁症的要可以引发精神病的因素,我们对病人更多的爱护和理解,绝对不是提笔就开药。
   后来这个女孩成了我的学生,今年高考发挥得不太好,去了外省一所院校,她撅着嘴说是因为我不给她辅导的原因,她特别喜欢我对她的表扬,狠多她的优点好像只有我这双慧眼才能发现。可她的妈妈就是会讨好般说她聪明。
   最后学生母亲沉默了,我的这个故事只是对她说明一个道理,对孩子的教育让他经历挫折并不是不可取,但不要让挫折超过他的承受力;同样对孩子的表扬并不是讨好,而是一种支持和态度,我们的表达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一粒闪光的珍珠,而不是普通的砂砾,每一个孩子,或者说每一个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要珍惜,同时也要大声说出来。
  

共 18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与一位母亲探讨教育的问题,争议的焦点是不是“好孩子都是夸出来”。作者指出“夸”不是那位母亲所指的谄媚,那些不负责任的表扬,这种娇惯式的“夸”只能害了孩子。作者认为“夸”是倾向于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因此,作者例举事实进行论证。文章观点鲜明,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令人折服。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9-11 08:05:56
  鼓励性的夸奖是对孩子的肯定,也能很好地塑造孩子们自信心。作者的观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佳作思考,借鉴和学习。文章蕴含哲理哲思,很精彩,问好老师,创作辛苦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