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蹲景(随笔)
闭门造车远不如见闻广泛,以前不曾有过此想,而今豁然通了,既要写实,就要有确切的生活才行。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工友“红眼病”老哥,他的一生可谓极富传奇色彩,并且在他身上总能找出一些特别的思想和意境来。原本我不认为人会有此分类,但现在却不得不心悦诚服了。只是我尚存一疑,这类之中是否只有他这么一朵奇葩,还是说他也不过是这类中的一分子?
何为“蹲景”,恐怕诸位读者不知其所以然吧,那么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细细讲之。
“红眼病”老哥有个习惯,特别能溜达,但凡不是自己的班时,定会义无反顾离开幼儿园,无论阴云笼罩,还是骄阳似火,都无法抵挡他到外面溜达的决意。耷拉着不算大的脑袋,猛甩双臂,急急匆匆,也不见他换过鞋子,已然烂得不行,怕是走出火来,烤烂的。
为何他如此好溜达?他给出的解释是一个人不可以被小小的幼儿园困住,长时间待在幼儿园里,能把他憋疯喽。当然这只不过是他的一面之词,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作为初来北京的异乡人,他也很想沾沾北京的“京气”,以免回到家被人家笑话,去趟北京哪儿也没去,多丢人啊。
他这一走,少则两个小时,多则五六个小时,起初班长老韩视若罔闻,可后来发现他是越走越爱走,恨不得除了上班、睡觉,余下的时间通通要处在行走的路上。于是乎,班长老韩非常担心,又非常生气,在得到他离园远走的消息之后,便会立即给他打去电话,原因便在于外出打工不比在家附近工作,后者只有在上下班一个小时期间出现事故,厂方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前者却不同,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里,一旦工作人员出现任何事故,保安公司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有明文规定的。老韩怕他出事,又碍于情面不好把他经常出去溜达的事跟大队领导说,以免大队按照相关规定扣他工资。可如此一来,老韩不免要承担他而能万一出事的责任,所以才会着急,并在“红眼病”老哥回园之后,不止一次跟他讲过这个问题,可他却像没事儿人似的,仅用一句话以敷衍,“我能出什么事?那些天天溜达的都活得好好的,也没见哪个溜达溜达就死掉了,我肯定也会没事啊。”
这把老韩气的,他这种抬杠方式换作是谁都会生气,老韩恨不得舍弃一个月工资,猛削他一顿。但想想还是算了,最后只是警告他说,“你下回出去溜达再超过两个小时,我这边立马儿就给张队打电话,至于他扣不扣你钱,跟我没关系。我呢,担不起这个责任,这责任还是让张队来担吧,啊。”
关于责任一块,与我无关,自然用不着费心劳神。然还是会劝解老韩,以及跟“红眼病”老哥聊聊,因为我实在是搞不明白北京这地方究竟有什么值得溜达的。
可能是我以前经常来北京,故而想法与“红眼病”老哥迥然不同吧。
由于外出时间被严格限制,再加上害怕老韩真的打电话给张队,更害怕张队真的会因为自己的违规扣个三百五百的,“红眼病”老哥最近总算是安分了些。可这样的安分又不禁令他心头不悦,抱怨之声沸腾,不曾间断,其中有对规定的不屑,有对老韩的憎恨,还有对限制自由的工作性质的恼羞成怒。无论他跟谁磨叨,谁都受不了,毕竟他的观点亦有几分道理。
对此,老韩也没有办法,规定上明确指出外出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就会被罚款这一条,可规定上却没有抱怨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就会被罚款这一条。故而,老韩及其他队员通通选择眼不见心不烦,对其避而远之。
我呢,在无聊无趣的时候特别喜欢与人聊天,无论对方是谁,无论聊的是什么,尽是废话也好,尽是怨气也好,也要去聊,因为我深知怨气这东西往往是发自内心的,是最为真实的心理状态。
“我说,‘老病’啊。”我在歇班的时候,偶尔会坐在中岗的椅子上,看着坐在我身旁的另一张椅子上的“红眼病”老哥,跟他闲扯。
“谁‘老病’,我看你才‘老病’呢。”他气嘟嘟地说,像个尚未长大的孩子。年纪的增加也没能改变他的童真和幼稚,可敬而又可怜的智商哟。
“你又老又病,当然你才是‘老病’啊。”
“我没病,别胡说八道的!”
“你说你没病,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一下班就出去溜达呀。你说你一个月零花钱才二三百块,剩下的都给你妈了,舍不得吃又舍不得穿的,看看你身上这件半截袖,身为一个大老爷们,穿粉色的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你也不照照镜子好好瞧瞧,你这衣服都一层土色,全是黑点子了,起码穿了有两年了吧。你就只知道到处溜达,就不知道买件新衣服穿?”
“要你管!”
“我又不是你爹,当然管不了你。我只是奇怪,你每天来回坐地铁,来回看景点,难道不花钱吗?”
“当然花钱啦,怎么可能不花钱呢。”
“花多少?”
“一趟下来怎么着也得二三十块吧。”
“二三十块?这么便宜。”
“这还便宜呢,我都嫌贵死了。我给你算算啊,坐地铁来回就得好几块,有时候六块,有时候得十块。溜达半天,饿了,得买点儿吃的吧,最便宜也得十块八块的。再买瓶饮料,三块钱,加起来少说得二十来块。”
嘿,这家伙对别的不敏感,对花多少钱可真敏感,到底是省吃俭用之大才呀。
“就花这么点儿?你不是说你去景点了嘛,景点不花钱吗?”
“谁说的,景点怎么可能不花钱呢。北京这景点,老贵了,你像……(他跟我讲了好几处非常有名的景点)都得花钱……”
“等等!”我连忙制止他,“你说的我脑子都糊涂了。你说这些景点你都去过了,但是又都没花钱,一天下来才花二三十块,无非坐地铁,吃喝的开销,那你告诉我,你既然去了,又是怎么进去的呢?”
“怎么进去的?那些地方那么贵,我敢进去吗,开什么玩笑。再说了,我倒是想进去看看了,可人家那保安根本就不让我进。”
“不让你进,你又是怎么看的景点呢?”
“还能怎么看,站在门口看呗。我可跟你说,那些景点门口的东西太贵了,一瓶矿泉水都要你五块钱,简直是狮子大张口,把我吓的连门票价钱都没敢问。”
“五块钱的矿泉水就把你吓的不敢问票价了?你知不知道,北京这地界有不少是不花钱的。”
“不花钱的?我怎么不知道。”
“你像军事博物馆,毛泽东纪念堂,都是不花钱的。”
“你早说呀,早说我就问了,这把我吓的,回到这儿了还一脑袋汗呢。”
“你也就这档次,五块钱的矿泉水就把你吓懵逼了。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就全明白了,合着你之所谓逛景点就是干逛,像条狗似的,蹲在门口,看着那上面的匾额,‘啊,这地方我来过了’,然后再绕着大门转它一转,找一辆没人锁的共享单车,蹬回地铁站,坐地铁回来,是不?”
“你会不会说话,谁是狗,你家狗会用手机拍照,发给家人看啊。不会说话就别说。”看得出来,他很生气。
我闻听此言,不由得朗声大笑不止,我原也搞不明白何为“蹲景”,但当通过他这么细致入微的讲解,也就懂了。
人言与身份高贵之人聊天才能有所顿悟,在我这儿自然要反驳两句,那份所谓的顿悟似乎并不纯洁,总给人感觉有一种趋炎附势,借力攀爬的意味。倒是我这种不以身份而定的随心的闲聊,才是真的有所顿悟。这不,我又学到了一点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