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衣(玄幻小小说)
一
薄暮时分,天空下起霏霏小雨,山风摇晃密密层层的树林,发出阵阵啸声。白云寺的香客已经早早散去,石阶的山道上空空荡荡。
天色暗淡下来,小玉打着一盏灯笼,急急忙忙向山下家里走去。小玉的母亲重病,她每天来寺庙求佛祖保佑,发愿在佛祖面前吟诵华严经千遍。今天她做完功课时,天色已经黑尽,空中飘洒起绵绵细雨,山道湿滑而阴暗,让她惴惴不安而格外小心。
小玉用衣袖护住灯笼,防止风将灯笼吹灭。突然,一股强劲的山风拂来,灯笼熄灭。黑黝黝的四周,像鬼怪大张的口要吞噬了她。小玉一边吟诵起华严经壮胆,一边摸索着往家中赶。
转过山道,见到一团亮光,小玉松口气。她远远看见那人身上的僧衣,应该是寺庙晚归的师傅。
走到近处,小玉吓得魂飞胆颤。那个僧人无头无腿,向着她飘飘悠悠而来。小玉一声惊叫,那个亮着的灯笼倏然熄灭,一切隐入无边黑夜和令人发怵的静谧之中。
二
禅堂里,阴阳师窦卫与寺庙住持法亮相对而坐。法亮愁云满脸,自从三十年前寺庙的明照高僧外出讲经,途中遇难,羽化登仙后,白云寺就失去了当年的繁华盛景。
那个时候,白云寺每年五月都要进行诵经讲法的法事活动,明照高僧的满腹经纶和高谈阔论,吸引京城的达官贵族,四下的黎民百姓前来礼佛祭拜。当年寺庙香火鼎盛,人流如织,一派热闹昌盛的景象。后来,明照高僧乘坐的马车在途中意外翻车,跌下山崖,驾鹤西去后,白云寺就停止了一年一度的讲法会。这些年香客减少,白云寺没有了当年的盛名与盛况。
这几年寺庙周围接连发生怪异事件,谣言四起,让清静安详的白云寺蒙上一层迷惘,法亮忧心忡忡。
阴阳师窦卫喝了口茶水,说,大师也不必为此烦恼。佛祖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许这个妖孽还会成为寺庙的佛呢。
窦卫与住持法亮是老朋友,常来常往,说话也很随意。
窦卫下山后,来到小玉家里探问事发经过。小玉也属万幸,只是身受轻伤,性命无虞。他小心翼翼地问小玉:也就是说鬼怪在置你于死地的关头,放了你一马?小玉迟疑地点了点头。
窦卫沉吟一下又问,你下山时吟诵的华严经是那一段?
小玉回答: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观,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水,谱明照世间。
窦卫听罢,陷于思考中。
三
窦卫用稻草扎了一个小人,又在黄纸上用朱砂笔写上几个字的咒文,将黄纸裹在稻草人的身上。
瞧见窦卫正在端详稻草人,法亮突然说,我可以跟你一道,去看看你怎么捉鬼吗?
窦卫说,可以。不过,你只能静静呆在我身边,不能言语,不能有所动静,否则会破坏法力,俩人都有危险。法亮颔首同意。
第二天下午,窦卫和法亮结伴而行。行至半山凹,看见一老妪结庐而居。法亮对着窦卫惊奇的眼神解释道,这个老妇每年这个时候都来山上居住,天天到寺庙里烧香朝佛,很是虔诚。
为什么要每年这个时候来呢?法亮摇摇头,出家人不能随意打听施主的隐私,这大概是一种随缘吧。
他俩来到半山的一个隐蔽的草庐里。窦卫掏出朱砂笔在草庐周围画了一个圈,口气严厉地警告法亮,千万不要出这个圈,不然会有性命危险。接着他拿出小稻草人,对准它吹了口气,这个稻草人便悠悠忽忽的消失在半空中。
暮色四合,山势峥嵘。幽静的山道传来一阵窸窣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袅袅娜娜地走来。她肌肤如雪,杏眼流芳,身姿窈窕,手提一盏小巧精致的灯笼。
倏然一个人影出现她面前。这是一个僧人,应该是一副僧衣,因为它无头无腿。它凑近女子眼前观察女子的相貌。空荡的衣袖中伸出干枯的两手,一下子掐住女子的咽喉。女子手中的灯笼掉在地上,她全力挣扎反抗,可是无法摆脱紧紧卡住自己脖子的那双手。
女子的反抗越来越微弱,姣好的面孔因痛苦变得扭曲。法亮急了,要奔出草庐,窦卫死死拉住他。他对窦卫急吼,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窦卫用法剑对准地上灯笼一指,一股火苗升腾而上,熊熊火焰笼罩女子。窦卫唠唠絮絮地念起咒文来。一会儿火灭烟散,僧衣手中攥住一个稻草人,黄纸上的符咒熠熠发出红光。法亮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女子是窦卫的法物。
僧衣扔掉稻草人,身子转向草庐方向,惊诧而害怕地问:是你窦卫?窦卫朗朗一笑,我们又见面了,故道重逢,感受如何?
法亮大吃一惊,原来你们认识?
四
僧衣表现出同样受惊的语气:窦卫,还有别的人在场?窦卫说,无妨,是我的一个朋友。僧衣恳求,请你不要说出我的姓名。窦唯点头答应,我尊重你的要求。
窦卫平静地说,你能告诉我,你旧地重游的目的吗?
僧衣沉吟了一会,缓缓地道来。当年白云寺的讲法大会上,他结识了一个官宦人家的姑娘。这个美貌如花,知书识礼的小姐为他的才华所倾慕。常常找他解法说经。慢慢两人由语言到眼神,开始了两情相悦的交流。他不知不觉陷入到情意绵绵的境地。
他苦恼而纠结,这对出家人来说,意味着不端的举动,是非分的行为。但是他无法控制的感情。每年讲法大会结束,他俩都恋恋不舍分离,期待来年再相见。
他那次外出讲经时候,约定俩人每年见面不变。不过后来他不幸遇难,在异地成了佛,再无法回到白云寺。
当他肉身化为魂魄回到这里时候,讲法会已经取消,人们知道他的不幸。他再也见不到那个美丽动人的女子。他伤心欲绝,依然每年定时回来,履行那个约定。一年又一年,任然不见那个女子的踪迹。
他沮丧绝望,由爱生恨,由恨生恶。他仇视那个女子的水性杨花,专找年轻美貌的姑娘,发泄自己的愤懑,制造了多起怪异恐怖的罪孽。
僧衣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我知道这是罪恶,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我五根不净,凡俗未脱,这也是我不能修成正果,最后翻车跌崖的因果报应吧。
窦卫温情脉脉地对他说,我带你见一个人。僧衣不解地问,谁?
窦卫带领僧衣来到山凹老妪的住所前,屋前端坐的老媪满脸皱纹,身材干瘪枯小。窦卫对僧衣说,这就是当年跟你约定的那个女子。
僧衣大声抗拒道,不可能!怎会是个年老色衰的老女人。窦卫平静地告诉他,三十年的光阴里,她每年这个时间都上山,结庐而居,为的是跟心上人见面,履行那个一生一世的约定。三十年她从不放弃,岁月让她一个妙龄美女变成一个丑陋不堪的老太婆,但是她痴心未改,只为了等候她的意中人。
窦卫动情地问,你愿意见她吗。僧衣痛苦而又绝望的声音响起来,不,不!语调中带有一丝哭音。
老妪好像听见动静,抬起浑浊的眼睛,四下望望,嘴里喃喃地念叨:明照,是你吗?你回来了吗?回应她的是四周山风扰动深林的声响。她抹去眼角的几滴清泪,起身踽踽走进屋内。
明照?这又让法亮大吃一惊。他就是白云寺前辈明照高僧?窦卫呵呵笑了。
窦卫向明照正色道,你没有加害小玉,因为小玉当时吟诵的华严经里包含你的法名,普明照世间。让你起了慈悲心,放弃了作恶。可见你本性里还存一点悲悯。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放你回到黄泉国度,好好重修自省,赎回你的罪恶。
明照垂头丧气地应承,我一定听从大师的指点,重新做人,不,重新做鬼。明照语气有些苦笑,当年在白云寺我俩对弈,我不是你的对手。如今做鬼我也搭在你手里。
窦卫揶揄道,指点人生迷津是佛门责任与义务,捉鬼驱邪只是我们阴阳师的分内事。
明照对二位大师恭恭敬敬的弯腰施礼:容我先行一步,返回黄泉国去了,大师的教诲在下永远铭记在心。说完,平地一阵风起,明照不见了踪影。
五
望着明照消失离去的方向,法亮唏嘘,人世间的情缘,真是无情而有情,有情而痴情,痴情而伤情,徒生无穷无尽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