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冰心】提倡高格调,唱响主旋律,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田园诗词(随笔)

编辑推荐 【冰心】提倡高格调,唱响主旋律,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田园诗词(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17.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60发表时间:2018-09-13 12:20:48

【冰心】提倡高格调,唱响主旋律,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田园诗词(随笔)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诗人赵翼论诗时就明白地道出他的诗词观。“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意思是说每一代都会有才能的诗人出现,但是每一代才能的诗人只能领几百年的风骚。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诗词应具有时代性,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文学,每一代有每一代的诗人。诗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的特色不断地勇于创新性。所以说诗词只有贵在创新,才能彰显出时代的特色。
   田园诗词是诗词园地里的一朵奇葩。田园是自然的情人,田园诗表现的就是田园生活的优美恬静。因而田园诗能带给读者无法言说的审美享受,它的丰富的自然的美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并接受的,并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迷恋。东晋时代的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在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都是别开生面的,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后来盛唐时代的田园诗人则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他们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他们的诗作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使山水田园诗词的成就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南宋诗人范成大,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田园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四季分别有12首。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田园诗继续随着时代有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出现了如戴表元、赵孟颗赵松雪、陈献章、吴金声、魏杰、袁枚、龚自珍等田园诗人。他们或奔走江湖,或遁迹山野,诗歌亦建立在自己的生活基础上,极力追踪陶渊明,写下了许多拟陶诗歌。那富有隐士的心态描写山水田园,在凸显宁静、淡泊之美的同时,重在表现自己的隐逸情趣,有着独特的精神意蕴和特点。聂甘弩当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优秀的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充满深沉的哲思,以乐观活泼轻松的诗句描写自己的劳动感受,表达自己的坚韧意志和旷达的情怀。
   综合以上所述,田园诗也具有时代特色,也是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的人格光辉、文化力量、历史的启示都是千古不可磨灭的。不朽的田园诗艺术成就丰富了祖国各民族的诗歌园地,田园诗歌永远散发着朴素的芬芳,自然的清香,浸润着人们的心灵。
   当代中国进入富有伟大中国特色的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将不断努力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复兴,传统的精华文化也不断得到了继承发展。作为以田园为主要歌咏对象的诗歌,作为以为农耕民族传统的诗词,也随着时代的飞跃而进入崭新的创作境界。
   人和事物的新变化,必然诞生诗的新鲜意境。如今的华夏新农村变化真是太大了,可以说山水、田园、村庄、小院,全部焕然一新。这样一来,很值得我们诗人,走到这些新的变化中去,在细细体验之中,探索研究创作田园诗的意境。就拿美丽新村来说吧,过去的肩挑背磨换成了机械化,骑着摩托车下地,开着车辆运粮;过去那些土瓦遮盖的木屋,土路,无不存在脏、乱、差现象,那些农家小院也不够美。而现在有了崭新变化,各村交通,大街小巷都是水泥硬化道路,路畔有花坛,门旁种花草,街道卫生有专人管理,每一个小院里,都是楼房整齐,种满花草。古村落的土院子变成了“民宿”、“农家乐”,可以接待旅游客人,不少美丽乡村,排排高楼耸立,农家过上了有着城市风情的生活。行走在山路、田园、村街,到处都有夺目的新景观,让人构思诗的新鲜意境,随时蹦出诗的绝美之句。当今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美丽乡村,清美家园,蕴藏着流不尽的诗的新韵,写不完的诗的新鲜意境,一座座园林,一道道绿水,一个个变新的古村落,一条条水泥硬化的盘山路,一串串新建的“农家乐”小院,一栋栋耸立在山花烂漫中的农家住宅区,呈现在诗人们面前,等待着诗人们的到来,让他们诗兴大发。如今的田园是有着一座座金子般的田园诗宝库,写好田园诗,就是我们诗词爱好者的美好心愿。
   如何写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现代田园诗呢?
  
   一、当代田园诗词必须提倡高格调,唱响主旋律。
   古代的田园诗里,不乏清新明快,描写田园秀丽的好句,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更有深刻妙悟启人神智的警句,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也有素描农民劳作的艰辛的,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伤田家》;“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等等。这类好诗只能说明过去。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国家长治久安,各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在这种新形势下,诗人们创作的田园诗词诗词理应积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具有高昂激越的,催人奋进的基本格调。当然,这并不排除那些针砭时弊,反腐倡廉之作。
   “文为合时而作”一语道出田园诗词与时代的关系。新的田园诗词只有汇入时代的主旋律,才会有广阔的前途,才能写出经久不衰的传世佳作。今天的时代,是深化改革,创新为特色的伟大时代,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人民生活普遍大提高,民族复兴是田园诗人的幸运,那些鲜活、生动、众多的“三农”新题材、乡村新人物、人民新精神、百姓新情感,呼唤着诗人去记录、去表现、去讴歌。因此热爱田园诗词的诗人就要扑下身子,走进“三农”新生活,在新的田园中寻找、捕捉、发现诗词的创作题材,用动情的笔调,流畅的语言,高昂的格调,描写出新时代田园中的诗情画意。反映出伟大时代带来的田园乡村巨变,从而紧扣时代脉搏,展示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精神。达到田园诗词也能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言。新时代的田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诗人可以更好地接触地气,抓住不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突出时代的主旋律,努力实现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写出最美最优秀的田园诗。“文明伟业越唐宋,田园诗词著奇功”。
  
   二、当代田园诗词必须注意深入生活汲取营养,具有时代性,反映出人民的心声。
   田园诗词不断成为诗人是创作的一大热门。但是要写出符合时代,符合民情,激励民心的好的田园诗词来,还是要下一番真功夫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总书记还指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要深入生活,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习总书记的讲话就是给创作新时代的田园诗词指出了最根本的方法。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但是创作田园诗词不能搞“无土栽培”闭门造车,那样的写出的田园诗词不鲜活,无生气,没味道。
   虽然我们现在的资讯十分发达,不出门就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得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田园中去。须知:现代的手段不能替代深入民众,只有亲身体验、挖掘得来的材料才是深层次的,写出来才是感人的,反映民心的,也才是富有真情的。田园诗词只有富有真情,才能让民众记住,才能得到民众赞赏,也就才能流传成不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朴实无华,可就是真情饱满,所以千古流传不衰。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三农”巨变,农村人民生活一片欢悦。许多诗人深入田园,紧跟时代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田园诗词,生动地描摹出当代农村火热的新貌,反映出具有时代性和人民心声的好诗词。如诗人武锡学的《浣溪沙·初秋》:“如火骄阳晒水车,村南村北站葵花,屋前屋后滚南瓜。抢插晚禾塘现底,娃娃一伙摸鱼虾,通身上下尽泥巴。”丰收的美景,劳作的民众,嬉戏的娃娃,生动的田园生活场景,就在诗人笔下闪现。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绝对是写不出来如此好词的。又如女诗人蔡淑萍的《江城子·春日记事》的下阕写道:“少妇园中正种瓜。小娇娃,坐爬沙。篱外人声,笑问:‘崽他爹’?”“上月买来新‘解放’,‘疯、不够,肯还家。”一个刚刚步入小康之家的农村少妇,丈夫开车跑运输,家庭生活如此美好。对新生活的喜爱之情洋溢纸上。若非诗人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哪能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形象鲜明。
   用不着多多的举例。深入群众,汲取营养,发现题材,加工提炼,就能创作出表现时代,反映民心,受人喜爱的田园诗词来。
   人民大众才是历史人物最权威、最公正的评判者。总而言之,历代优秀的田园诗词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当代的田园诗词更应该讲求这一点。
  
   三、当代田园诗词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自信,勇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飞跃发展,不管什么都要与时俱进,田园诗词的创作也是如此。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革与创新,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丧失根本。不朽的文化经典既渗透着历史的积淀,又蕴含时代的理想,延续着传统的特点,但是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创新着新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不善于创新,就没有继承的活力。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在新的时代创作田园诗词要坚持文化自信,以礼敬、赞扬、自豪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传承并创新中华文化的优雅、博大与深厚。要从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汲取一切有益的东西,为当今新时代的田园诗词创作提供丰厚的滋养。
   当今的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大众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大地的提高,也就对诗词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诗人在诗词的创作上要勇于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写田园诗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敢于推进创作观念、内容、风格、形式、
   流派的创新。从选材、立意、语言,使用韵律、表现手段等诸多方面去探索,去研究、去发展。同时还可以利用一切传媒手段,如网络、微信、影视、动漫等传播方式去增强田园诗词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冲决阻力,敢于担当,就能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开辟出新时代田园诗词的新天地、创造出新奇迹。
  
  

共 45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作者提出田园诗应提倡高格调,唱响主旋律,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论点。通过古今对比,阐述了如何写好田园诗:必须提倡高格调,唱响主旋律;必须注意深入生活汲取营养,具有时代性,反映出人民的心声;当代田园诗词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自信,勇于创新。号召我们要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冲决阻力,敢于担当,唱响时代主旋律,开辟出新时代田园诗词的新天地、创造出新奇迹。本文由诗词应具有时代特点,引出田园诗也应具备这一特点,再从三个方面深入论证当代诗歌创作如何体现时代特点,思路清晰,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最后发出号召,振奋人心。感谢精彩创作,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9-13 12:21:43
  感谢赐稿冰心,创作辛苦了!奉茶!
勿忘本真
2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9-13 12:24:23
  这篇随笔,密切联系实际,阐述了应如何创作出具有当代特点的田园诗,思想性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再次感谢赐稿冰心,遥祝安好!
勿忘本真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9-13 14:41:48
  感谢心灵飞鸿大师精彩按语鼓励,辛苦了!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9-13 17:02:54
  大师可是不敢当,网名沾了点大侠黄飞鸿的光,就是希望心灵能够尽情舒展,开心为文读文。期待编读您的更多文章!叫我飞鸿就可以了!
勿忘本真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09-13 21:54:41
  谢谢鼓励!又文就发来,辛苦了
5 楼        文友:孙鹤        2018-09-15 22:08:18
  的确颇有新意,迎合时代的诗词作品才是最具特色的,且不必刻意遵循古时候的各种规则,反正我写诗素不以此为然,哈哈。很有时代气息的文章,透出了作者对于新时代,新风向,新诗词的希望。拜读,问好,遥祝。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