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父亲与汉字的情缘(散文)
天气还是有点闷热,望着那依依不舍的枯叶从母树上跌落,令人不得不感叹时光的流逝,夏日的吵闹声还未消去,转眼已入仲秋了。
为了给杂志社赶写一篇约稿,我彻夜地趴在键盘上噼噼啪啪敲打着。
这时,父亲走了过来,将一杯菊花茶放在了我的桌前说:“歇会吧,这样对眼睛不好,会把身体熬垮的,凡事是急不来的。”
望着已露银丝的父亲,我不想让勤苦一辈子的父亲再时时为我操心,我就推开了键盘,端起父亲为我特意浸泡的清心茶,甜甜地抿了一口,并刻意地发出了响声。
父亲很开心地笑了,历经沧桑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写完了吗?”父亲关切地问道。
“快了,已经写了三万多字了,就快结尾了,再有大约五六千字的样子吧。”
“用电脑码字可比手写字快多了。”
“是啊,要是用手来写的话,近四万字至少得写上十来天。”
“写作时会不会遇到一些不认识或者已经忘掉的字?”
“这是会经常遇到的,不过倒没什么难度,只要连续打出一段话,不认识的字也就带出来了。”
“你知道中国汉字的来历吗?”
“知道一点,但不是很多。”
“能说说吗?”父亲很认真地看着我说道。
“据史说,中国汉字是由仓颉依据动物的行走姿势,天上日月星云的变化动向,以及山川水流的形状,先以符号的形式作为记录,逐步演变成了比较初级的象形文字,此后仓颉又根据民间的认识与提意加以推敲完善,最后经历代的探索和修正,正式成为中国汉字沿用至今。”
我知道父亲钟爱中国文字,只要空闲下来都会抱着一本新华字典饶有兴趣看起来。我很佩服父亲的文字造诣,写得一手非常漂亮的钢笔字。对于中国文字,父亲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他说:“中国汉字是有温度的,它能氤氲写字人的心灵,能将无言岁月写入温暖的记忆里。看看历代的文字著作流传,哪一部作品不都像一曲浑厚的乐曲,让人受到震撼?”
虽然我不能感悟到中国汉字的真正内涵,但我很赞成父亲对有温度的中国汉字的论述。
“爸,您的这段话说得非常精辟!”
父亲笑了,十分惬意。
“中国汉字文化一步一步的从远古走来,在数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征程中中华文明在汉字里逐渐形成。”父亲接过由他为我浸泡的茶水,细细品了一口说道。
不得不承认,父亲的言语就像诗,甚至胜过诗。
“中国汉字在千年的风雨里经历磨练,铸就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千年的风雨陶冶中,形成了它独有的情感内容和哲学思想。”
父亲一番近似自话自说,让我由衷的惊叹。说实在的,在毫无生气的键盘上用固有的模式码出来的文字,我自己都感觉很冷,许多字都是由计算机的设定自然形成的。
“我们的过去相互的交流是使用书信,特别是远距离的交流。”只要说起中国汉字,父亲的话语就会很多,“书信的交流,是用连着心的手一笔一划写书来的,带着情意。字里行间,祝福、笑靥、心跳都跃然于纸页,上面留着写字人的满腔热枕,是在进行着心灵对话……”
我站起了身,为父亲轻轻地按摩着双肩。
“看看现在用手写汉字传递情感的方式已经变成了古老,被握在手心里的汉字温度已经慢慢冷却,再也寻觅不到‘见字如面’的肺腑之言,一切都被计算机所代替了。”父亲深深叹息了一声。
“爸,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任何机器所代表不了的。”
“还好,至少现在学校的课堂里还在用手去书写未来,现在的高考还在用手写汉字去回答奥妙的知识,只是……你说,这又能坚持多久呢?”
我没有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明确的答案。
“也许计算机就是中国汉字的最终变迁使然呢?”父亲轻轻抚摸了一下手中的新华字典,心情有些凄然。“可能是我老了,容易多愁善感。这本已经褪了色的新华字典几乎与我同生,一路相伴我走到暮年,它帮助热爱文字的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帮助我学会用更多的词语去描写生活和大自然,让我更加感觉到汉字里的人情冷暖……”
我十分理解父亲的心情,我理解父亲从手心紧握的笔尖里流淌出来的倾诉,饱含着温暖,饱含着情意,包含着感动。
“我不知道下一代人还会不会用手写字……”父亲摇了摇头叹息道。
“爸,您放心吧,汉字是会永久传承下去的!”我感觉自己宽慰父亲的话没有一点底气,说辞有些空虚。
其实,父亲和我一样心里明白,汉字会不会由计算机所操控所替代,是当下人无法预料的,也是无法阻止的。
我用手轻轻地拂去了父亲肩头上的一根白发,它就像一串中国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