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绵山怀古(古韵)
绵山怀古
割股烹肉伺国君,感天动地泣鬼神;
功成不争名和利,绵山深处求隐身。
文王求贤找介公,山高林密无处寻;
有人提议烧绵山,烈火之中必逃生。
大火熊熊燃三日,子推宁死不见君;
高山之上壮烈死,母子相拥变青松。
文王见之心悲愤,禁火三日祭英灵;
从此定阳改介休,寒食清明传至今。(注1)
写《绵山怀古》有所思
尽忠未必求功名,怀才也须遇贤君;
施恩图报非君意,作人只存平常心。(注2)
重返绵山乡东内封村故居(注3)
离别故居三十年,今日重把故居返;
家俱都是贤妻置,物在人亡心伤感。
注1:本诗根据民间故事改编。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遭继母迫害,四处逃命。在路上一连几天没吃到东西,饿得要死。他的伙夫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给他煮汤吃救了他的命。后来重耳当了国王,(称晋文公)对他的随从都封了官位,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到绵山隐居,后有人写诗提醒文王”一条龙东逃西奔,许多蛇帮他成功;龙成升天,蛇成入洞,剩下一条留在山中”。于是才发生了文王烧绵山的故事。
注2:笔者认为,介子推因未封位而隐居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写此诗。
注3:笔者在农村建的新房,后农转非,迁平朔.房子租给村民。
【编者按】绵山怀古,改写相当成功,它告诉我们,为人必须怀有感恩之心。外两首,中华新韵。一、对上述思想再作强调;二、写返故里触景生情而伤感。表意清楚,抒情自然,但平仄出错不少。推荐发表,期续佳作。【编辑: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