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赞腊梅(散文)
腊梅属不属于梅花类,目前说法不一。它是一种腊梅科植物。腊梅的花蕾干燥,又名雪里红。一般在十一月份开花至次年的三月份左右,花期较长。它有四个品种群,十二个品种型,总共有165个品种。它们的颜色以黄色居多,也有少数洁白色和红色。
腊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给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巧。是属于一种精神的激发,颇受人们喜爱,而且有着很高观赏和药用价值。
她喜欢梅花,源于在七十年代,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红梅赞”,当时唱遍祖国大江南北。她喜欢读‘红岩’,赞赏书中的英雄人物,尤为“江姐’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不屈的品格而深受感动。
她喜欢有关梅花的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等。
她喜欢梅花,恰巧她出生时,正是腊梅花盛开的季节,于是她为自己起了笔名“腊梅”。她喜欢腊梅花朴实不娇艳,芳香不华丽的性格。在严寒的冬季,白雪压枝,花蕊绽放。在漫山遍野的黄色花海衬托下,它给严冬带来一屡温暖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温馨,是冬季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
总之,她喜欢梅花,至于是腊梅还是红梅或是其它梅花均不重要了。因为所有的梅花都有它们的共性;凌霜斗雪,迎春开发,风骨俊傲,不趋荣利。
当年一首“红梅赞”激励她象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一样,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响应党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生根开花结果。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其开放,高歌欢庆迎春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摇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严冬已过,冰雪消融。春风送暖,好事连连。
1972年的初春,她内招回城了。结束了四年的知青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她辛勤的汗水,奉献了宝贵的青春时光。她无怨无悔,听从命运的安排。接下来,她幸运地参加到水利战线,成为了一名女拖拉机手。再后来,她和大多数五零后一样,晚婚晚育,独生子女。
她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起早贪黑,很少请假,拼命地想找回曾经失去的那一切。然而她又一次失望了,她又赶上了企业改革,“一刀切”,那年她仅44岁,正是精神旺盛,可以大展拳脚,实现理想的时候,她却下岗了。她沮丧,无奈,她埋怨自己生不逢时,命不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她知道,光抱怨是没用的,要面对现实,想办法改变目前的困境才是唯一。
她用了一周的时间,初略的考察了部分社会现象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她认识到,自己只是沧海中的一滴水,悬崖峭壁上的一颗无名草。她找到了自我,要积极进取,不能坐以待毙,她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选择了就业方向------书报亭
一枝梅花踏雪来,悬崖上独自开。回眸一望,遍地芳菲都消尽,红颜寂寞,空守天地一片白,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只有梅花才是我最爱。
在经营了十一年书报亭后,她再次选择了下岗,不同的是,这次是她主动自愿地退出了这个竞争的舞台。她感觉累了,很累很累……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古稀之年。她不再奔波,她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老年生活。用她自己的话就是——走,属于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闲暇的时候,除了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外,也研究一些有关老年人养生问题。经营茶店的同时,也逐渐了解了有关茶叶对人们养生的重要性。尤其是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各种花草,它们不但有观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养生中的一门科学,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如大家熟悉的,茉莉花,桃花,金银花,雪莲花,康乃馨,人参花,玉兰花,雪丽花等。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查找有关资料时,意外发现了腊梅花竟也有如此的功效与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侵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可作配料。
早在古时,人们就给了腊梅花很高的评价,它的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烫伤,中耳炎等。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等。根皮;外用刀伤止血。
腊梅花可以搭配多种花草作为茶饮,它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血压的功效,同时还有祛斑的作用。
腊梅花茶的冲泡程序很简单,取一匙干花瓣,放入玻璃杯中,用一百度的开水冲泡,盖盖儿闷约十分钟,即可饮用。一般花茶均为凉茶,最好饭后一小时饮用,胃寒者慎用。
梅花无处不在,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喜爱梅花,更喜欢黄色的腊梅,它独具一格。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冰清玉洁。
愿腊梅像腊梅花一样不畏严寒,顶雪开放,坚强不屈,傲雪挺立,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暇,清正无邪,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世界里,依然挺立的伸展她的腰枝,绽放她那耀眼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