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绿野仙踪(随笔) ——穿越神农架(5)
2018年9月5日,星期三,小雨,温度:13~26℃
神农架,因“神农尝百草搭架采药”而得名,位于湖北省西部,东望荆宜,西连巴蜀,南临三峡,北靠武当,区内85%以上为莽莽原始森林所覆盖,那里蕴藏着及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各类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的天然乐园,也有未曾解开的诸多自然之谜,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探险爱好者。
今日计划从野人谷出发,沿209国道横穿神农架林区,再经鸭子口放坡到木鱼镇,全程108公里,累计爬升3962米,较之昨日,路程虽短,但运动强度大幅增加,为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未曾向大家告知实情,只说,天气凉,路程短,坡度缓,放宽心,尽情爽!
清晨,小镇上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之时,我们一行七人就出发了(黄懿和小民腿伤加重,决定稍后坐车去木鱼镇),天际线上一团团白的、灰的云朵涌动、变幻,与远山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山峦哪是云层,近处的密林被一层薄雾笼罩,神秘而梦幻;山中的空气异常的潮湿、阴凉,不时有奇异的花草香味儿袭来,吸一口清爽又醉人;路边的河谷中,流水轻声唱着歌儿从石缝中流过,伴着鸟啼虫鸣,迎接我们的到来。
骑行了5公里左右,前方隧道口处坡道变缓,出现一小片难得的开阔地,路旁一块立石上“野人洞”三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据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村民曾在附近的溶洞旁与野人发生过激烈捕斗,而今这里建起了AAAA级的旅游景点,原本默默无闻的桥上乡也因此更名野人谷镇,成为神农架旅游线上一个颇吸引游客的神秘驿站。
出野人洞隧道继续前行,路边的柿子树多了起来,青的、黄的果实压满枝头,惹得我们停车驻足。天空的云像是梳理过一样,一缕缕一团团,衬在蓝天下,显得清丽动人,道路依旧曲折婉转,山峰总是俊朗苍翠,沟谷照样幽深难以见底,这些平日里难以见到的美景,在我们的眼里似乎已司空见惯,反倒是几棵果树更能引爆我们的兴奋点,几个人围着果树,拽着树枝,托着果子,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拍照,臭美够了,还想摘几个柿子,幸亏有人提醒,还没有熟透,吃不得,这才作罢。
再往前走,道路一侧出现一片陡峭的崖壁,目测高约二百米,宽百余米,壁面光洁如新,似一把利剑直刺苍穹,剑锋两侧绿衣披挂,岩底碧水如镜,地标所示“挂榜岩”,心中暗纣,真乃神仙之地也。
又骑了约5公里,一座青绿的山峰横在眼前,看路牌所示,这里就是著名的“十回首”,队友们纷纷下车拍照留念,而我决计挑战一下。此前,圈内疯传“十回首”坡陡如翻墙,弯急似“发卡”,脑中已形成刻板印象,“十回首”是此行避免不了的“南墙”,战胜并踩于脚下,是我必须完成的任务。提前打开行者APP,打算好好记录一下今天的“壮举”,档位也不敢打高,害怕把自己“拉爆”,稳扎稳打骑过“一回首”、“二回首”,感觉坡度还好,心想,估计是“老鼠拉葫芦——大的在后头”,继续慢速爬行,直至骑过“七回首”,还没见到像样的陡坡。难道要在最后给一个下马威?心里打鼓,腿下仍不敢放纵。等到了“九回首”,才真正发现,号称“最难坡度”,名气大到顶天的“十回首”,强度不过尔尔,遂提高车速,一鼓作气拿下。
虽然骑行难度不大,但十回首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一个转弯处,都有大小两块牌子,配了当地著名风光和一句很有寓意的话语,透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其中,“十回首”牌分别写道:
一回首,千里房县走;
二回首,野人在招手;
三回首,公路您好走;
四回首,路在画中游;
五回首,风临山水秀;
六回首,光景处处有;
七回首,无须惧山陡;
八回首,限速平安候;
九回首,公路美化有;
十回首,好景心中留。
而“十道弯”牌则以诗意的语言隆重介绍了十堰本地风光:
一道弯,温泉名天下,野人洞探险;
二道弯,女娲补天地,桃花源觅踪;
三道弯,长峽十八里,景色多秀美;
四道弯,魅力五龙河,中国小九寨;
五道弯,恐龙化石奇,郧阳古人寻;
六道弯,深幽龙泉寺,堵河乐漂流;
七道弯,迷人赛武当,风光在险峰;
八道弯,东方底特律,十堰汽车城;
九道弯,汉江水情深,亚洲天池游;
十道弯,武当仙山灵,千年朝圣山。
站在坡顶,回望“十回首”,这才发现,山道似彩带起舞,峰回路转处,薄雾笼纱,绿意盎然,景致堪称绝美!
早晨出来,一路缓坡,大家不紧不慢,边骑行边看风景,队形保持较好。过“十回首”后,海拔一下子抬高许多,坡度也相对变陡,队伍出现分化,我和孙志、徐杰居前,其他队友在后,相隔2-3公里,形成两个小集团。穿过一连串以“野人”命名的隧道后,终于进入神农架林区辖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名叫“梆鼓迎宾”的雕塑,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达了当地山民喜迎天下游客的寓意。据说,梆鼓是一种原始敲击物,用来驱赶野兽,保护人畜和庄稼不受侵害。
神农架腹地,空气更加湿润,时而有雨丝飘落,两侧的山峰更加的促狭、笔直,犹似满目绿彩的画布被撕开一条豁口,烟雨迷蒙中,峰峦时隐时现、如梦似幻,置身于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呼吸也似乎变得贪婪起来。
午间,在钢厂坪三岔路口用餐,店主大姐告知,我们即将进入天燕景区,那里才是真正的人间仙境,除了原始森林,还有迷一样的云海佛光、梦一般的彩虹桥,更有塔坪高山田园风光和独特的土家族民俗风情,她的深情描述,让人神往。
穿过漫长的燕子垭隧道,未及一睹天燕娇容,即被一团团浓密的雨雾裹挟,看不清前路方向,冷雨浸透征衣,身上打起了寒颤,膝盖冰凉彻骨、隐隐作痛。停车戴上护膝,本想继续追赶前面队友,忽然想起,在迷雾漫天、道路湿滑的雨天骑行,危险无处不在,作为一队之长,怎能只顾一人潇洒?我必须回到自己的收尾位置!
停车等待中,鸽子姐、王勇、野味相继从我身边骑过,唯不见白马,心中不安,要知道他的眼神本来就不好,而今下雨,又遇大雾,眼镜模糊,哪里还看得见?自责中,远远看见雾中一缕白光闪烁,一裹着红色薄膜雨衣的骑者飘至眼前。白马来了!未及多言,默默跟在身后。
走出不过500米,路边一女子挥拳怒打金钱豹的金色雕塑吸引了我的注意,女子表情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查资料所知,女子为陈传香,1975年时19岁,为救三岁孩童,挥拳打死长达七尺的金钱豹。《湖北日报》曾做长篇报道,省革委会、省军区授予其“打豹英雄”光荣称号,省妇联还为此召开了盛大的表彰大会,1976年底,陈传香作为湖北代表,特别受邀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想起今时之《野生动物保护法》,倘若此事发生在当下,她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还是英雄壮举呢?
我和白马一前一后,在漫天迷雾中穿行,虽看不清周边景物,却能感受到这一段路的险要、惊悚,隧连桥,桥连隧,骑行在云端,探身下看,隐约可见树梢上的枝叶,其中一处桥梁上还开辟了一大片观景平台,可以想见,如果天晴,这里的景色该有多么壮观!
在云雾缭绕的仙境穿越多时,车子通过2.3公里的天门垭隧道,总算回到人间,天空忽然放亮,风停了,雨住了,云儿又回到了山尖尖上环绕。
前方道路出现下坡,正准备享受时空飘移的快感,却发现白马的车子左右扭动起来,再看看后胎,憋了。赶忙叫停,换上备胎,打足气,继续溜坡。梦幻般的红坪画廊就在眼前,山峰和幽谷相伴,巨石和溪流共生,车行其中,仿佛置身于绿的海洋,无边的绿色起伏变幻,斑斓滴翠,深入骨髓,沁入肺腑,与你的灵魂缠绵在一起,我们哪是骑行者啊,分明是逍遥于绿野芳踪里的游仙、侠客!
进入野马河路段后,道路又开始了长距离的缓上坡状态,两侧的山峰似乎有意拉开距离,深情对望;幽深的沟谷变成了宽宽的河床,石滩之上,流水汩汩,清澈见底,忽而湍急,忽而温顺,似有灵性。忍不住脱脚淌水,卵石洁净而光滑,流水从脚面滑过,冰冰凉凉;放眼四望,群山叠嶂,白云悠悠,杨柳轻扬;湿漉漉的空气里,夹杂着森林草叶淡淡的清香与河水的鲜腥味;闭上眼,用心灵感知先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境。
我和白马紧追慢赶一个多小时,缓坡总算骑完,在鸭子口前后,神农顶与大九湖分道处,看到了队友野味熟悉的背影。此时,他被神农架无休无止的慢坡折磨得不浅,在上坡剩下最后300米时,实在忍受不了屁股的疼痛和腿部的酸胀,选择推车。
从此地到木鱼镇约15公里,全程长大下坡,且正在修路,路况不好不说,还有工程大车频繁出入,为安全起见,我们三人约定同行。临行,叮嘱白马检查车胎,加足气。从山巅往下骑,一侧是刀削斧劈的岩壁,突兀而冷峻;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忐忑又心慌;远处山色如黛、波诡云谲、气象万千。飞速下滑中,险象环生,几处险要的转弯地段,面向深渊的那一侧,隔离护栏被临时拆除,不得不小心翼翼通过;还有的地段,靠里一侧道路破损严重,逼得你只好紧贴外侧行进,忍不住朝山下望一眼,立刻收回,心跳加速,腿脚发软,至今想起还胆战心惊。
到达木鱼镇时,已接近七点,路上的汽车已打开车灯。到了队友订好的宾馆,赶紧清点人数,谢天谢地,托神农爷爷的福,全队安全到达,又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顺祝孙大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