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家国天下】余秋雨在喀什(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余秋雨在喀什(散文) ——22年前的回忆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47发表时间:2018-09-19 10:36:29
摘要:1996年秋,我陪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喀什游玩两天;我介绍了喀什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余秋雨老师予以启迪,指点;短短两天,获益匪浅。


   不读《文化苦旅》不算文化人,这是近年中国文坛流传的一句话。《文化苦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深厚的历史知识、崭新的文化视角,为当代中国文坛展示了一片新天地,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人打开了一扇深邃的心灵窗扉。
   金秋时节,在西陲古城喀什,我有幸结识了《文化苦旅》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教授。
   余教授中等个儿,身材微胖,温文尔雅,待人谦虚热情,丝毫没有某些名人那种居高临下、鹤立鸡群的神气。8月29日晚,他飞抵喀什,下塌前海宾馆。用过便餐,他毫无倦意提出要到街头转转看看。我陪他到玉木拉克协海尔路。夜色渐浓,路灯闪烁,驻足于清代徕宁城遗址前,秋雨教授感叹一句:“感觉很好。”
   在秋雨教授紧张活动的一天中,他多次重复,感觉很好。我是这样理解的,他到喀什来不是观光旅游,而是寻找一种文化感觉,一种对多民族文化发展史的探求。
   英国作家肖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后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后各有两个思想。秋雨教授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历史知识,给我以极大的启迪和鞭策。与他无拘无束的交谈实际上就是汲取他富有活力的思想。
   在《福乐智慧》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陵墓,秋雨教授仔细读着刻在墙上的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诗句,击掌赞曰:“太美了!”在阿巴克霍加墓,他缓缓而行,注视着陵墓的造型、琉璃砖的色彩和花纹。对清代的历史,他了如指掌。对乾隆皇帝,他研究颇深。他的名著《一个王朝的背影》,以一个崭新的视角,超越汉民族的狭隘的情绪,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评价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历史功绩。此文史料丰富,见解精辟,思想深刻,文笔流畅,是一篇难得的情文理三绝的散文。文章在海峡两岸、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东巴扎转了一趟,秋雨教授兴致勃勃。他的一篇《上海人》对上海人的心理、文化积淀,为人处世,分析尖锐,入木三分。朱镕基副总理曾在上海市一次大会上要求领导干部读一读《上海人》,认识自己,加速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我说,上海商品从50年代起在维吾尔族人民中影响就很大。上海成了优质商品的代名词,有的维吾尔族小商贩吆喝:“上海的烤羊肉!”“上海的大西瓜!”秋雨教授高兴地说:“我应该把这个细节写进《上海人》。”
   前海宾馆总经理毛国胜是上海知青,《文化苦旅》读得他拍案叫绝。边城遇亲人自然格外热火,他对秋雨教授说:“您那篇《上海人》读得我汗流浃背!好文章!”毛经理从塔什库尔赶回来拍摄了一批精美的照片,秋雨教授以一个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的眼光,给照片以精湛分析与准确评价。他十分注意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尤其是文化成果,他鼓励毛经理以边疆古迹为题材,出版一本画册。
   在左宗棠湘军驻军遗址东高营房,秋雨教授留影纪念。在原沙俄驻喀什领事馆,他特意进了旧房子观察一番。在原英国领事馆,他绕过一幢幢新楼房,在一栋幸存的旧建筑前驻足说:“一眼就看出这是英国风格。这就是历史!不能忘记历史!”
   秋雨教授平易朴实,我也就求教直率了:“您的文章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评价很好,而国民党统治的台湾也评为优秀畅销书,甚至海外华人都欢迎您的作品。其奥妙是什么?”他爽快地说:“文化的化是什么意思?化有化解矛盾、消除对立的含意。为什么要加剧人与人,阶级与阶级的对立呢?华人都有一个共同利益就是中华民族的利益。这个利益至高无上!从这个利益和角度为出发点才能写出有份量的作品。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汉族是主体民族。但是看历史应该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汉民族的角度去看。这就有了新的高度,新的视角,才有了那篇风靡海内外华人世界的《一个王朝的背影》。”
   和秋雨教授在一起,丝毫没与显赫名人在一起的敬畏感,只有师生之间、文化人之间平等交流的亲切感。他对兵团人评价很高。说回去后写一本新疆之行、兵团之行的书。他殷切鼓励我写一本介绍喀什的书,题名《西域第一城》。
   8月31日上午秋雨教授登飞机,他再次说明来年一定到喀什来多住几天。他言谈中已流露出一个极深刻的思考:唐僧西天取经,在疏勒国讲经三月;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在喀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喀什在这个巨大的文化交流浪潮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飞机要起飞了,我心中突然涌出一句秋雨教授在《莫高窟》中的话:“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共 17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叙述生动,内涵厚重,作者有幸陪同余秋雨在喀什之游,一路亲身聆听自己所崇拜的文化大师的参观游览中的美言妙语,写下了这篇唯美的散文记录下那些难忘的情景。作者自述,1996年秋,陪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喀什游玩两天,向老师介绍了喀什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余秋雨老师予以启迪指点,短短两天,获益匪浅。文中内容丰富厚重,涉及新疆喀什的历史文化,更有喀什现今的发展,一路的交流反映了余秋雨在历史文化上的博学多才,还有由上海知青在新疆的生活引出对余秋里散文《上海人》的评价。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9-19 10:39:43
  优美厚重的散文,叙述生动,内涵厚重,这是作者22年后的回忆,叙述当年陪同著名学者余秋里先生在喀什之游,在与余秋里先生的陪伴交流中受益匪浅。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美文,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你猜        2018-09-19 21:01:31
  学习老师佳作,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