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岸】读《岸的禅思》随想(征文·赏析)
岸,含义广泛,有很多种理解。对于我来说,岸,就是我心中的愿望,就是我心中的目的。
读《岸的禅思》,正如作者江凤鸣大哥所写的其他文章一样,大都是他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故事,以及这些经历和故事的真切感悟。
以前读过他的很多篇文章,每每读完,学习了,也很感动,却从来没有在文后留下什么墨迹。主要是担心自己才疏学浅会,可能会词不达意误解江大哥文章的本意,再有就是,也怕打扰到江大哥在百忙之中的那一点宁静,因为,江大哥对文后的留言,他都会写回复的。
这次,当我读过《岸的禅思》以后,有点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了,像是有种被叩击了心扉的感觉一样,又如同豁然开朗得看到了眼前有条明明的岸。
这岸,就是我很久以来对文字追求的一种梦想。这岸,也是我对江山文学和流年社团的很多像江大哥一样的文人的敬仰。
深读《岸的禅思》,被深深吸引,一个个文字已然读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岸的禅思》并不是因为文字有如何的优美,也不是因为文字有如何的直抵人心,真正触动我的,是那些写在文中的带有很多哲理的语句,击中了我,在我心里荡起一圈又一圈涟漪。这篇文字,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悟感。
文中所说的“生活是水,人生是船,生死便是人生命的两岸!”用这样的句子来总结人生,再适当不过了。正如文友山地的点评那样,“若为草木,当欣欣以向荣;若为溪水,当涓涓而始流”“不仅有哲理,还有禅意。”是的,真的有禅意,让我悟到很多很多。
《岸的禅思》,其实就是生命的起止呀,对吧。
人这一生,拼搏,奋勇,浮浮沉沉,起起落落,谁又不是从此岸游向彼岸到最后的轻叹一声呢。
想着这些在人海里苦苦挣扎的过渡者,没有一个是会可以展开翅膀飞到对岸去的,都必须要循规蹈矩的跟着感觉走,并经历不可缺少的几个阶段。
《岸的禅思》把人生的这几个阶段分成为童年,长大了,结婚以后。作品首先描述了童年人的思想。
懵懂的童年简单而幼稚,总会坐在沙滩上,对那些看不到的和摸不着的东西有向往,总是想着要游过大江去看看,总以为,江那边的人,都是过着桃红柳绿如神仙般的日子,把生命中的最简单的环节,用幻想的方式去经历。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作者江大哥叔叔和奶奶的很多对话,作者在叔叔和奶奶的照顾中成长着,小时候,都是游玩在没有凶险的沙滩上。
文章写到第二部分,作品把长成大人后的思想,逐渐丰富起来,不仅描述了农夫与僧人的故事,还在他们与他们彼此羡慕和互换角色中所产生的体会,都写得淋漓尽致。生与死的两岸,从近到远扩宽了。
扩宽了的两岸中间,才会有深度和有广度。文中暗示着那些个有抱负和有理想的人,他们会去乘风破浪和披荆斩棘的。
强者无畏,胜者英勇。取得成绩的人,就会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线,并获得荣耀和赞美。
然而世界上的人,有高矮胖廋,各人心中的打算和各人拥有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是有大有小的。做为一个广阔天地的平凡人,不要去妒忌勇者的光环,也不要盲目的追求不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尽其所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就是了。
在《岸的禅思》里,作者还把婚姻和成家立业,比喻成一艘同心协力去寻找彼岸的船,这个比喻也是我非常欣赏的。文中的语句,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本真的深刻理解,要跟着舵手一心一意去远航。可以说,这都是作者从骨子里发出来的正能量,是作者教导世人要如何端正做人的态度的思想。
无疑,作者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作者的脑子里,装的不是奇谈怪论,装的都是名言哲理。这些名言哲理,都会把人引到文中的思想中去。
读《岸的禅思》,看文,写字,赏析,与作者对话,加到一起,成了我眼前的岸。

感谢你将自己的读文感悟无私地分享与读者,在交流中获得共鸣,共同成长。
祝秋安笔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