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家国天下】妈妈不再晕车(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妈妈不再晕车(散文)


作者:那年那月那天 白丁,1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8发表时间:2018-09-20 16:47:12
摘要:那天,妈妈安静地躺在琨儿的后车座上,而我却泪流满面。


   一、那天
   我很粗心,是什么时候发现妈妈晕车已记不住了。只知道她很少坐公共汽车出门走亲戚购物等。我们姐弟三个成家立业后,有了私家车,她也很少坐我们的车出行。
   这几年妈妈在腰腿不好的基础上,心脑血管也不好。几次犯病,我和小凤(大弟媳妇)俩开车送她去医院,一路上她会拿着塑料袋呕吐。最严重的是去年冬天临近年底,爸爸打电话说她又不舒服了。早晨,小凤开着车和我一起回到了家,接她去市里医院。我和妈妈坐在后面,拿着塑料袋接着她的呕吐物。她说受不了了,我们一路上停了好多次下车帮他扔塑料袋子和让她缓缓。有次她吐的把车座车门都污染了,车停在路边,她坐在马路牙子上愧疚地看我和小凤收拾车,弱弱地说道:“我再不上医院里,有病就死在家吧,净给你们添麻烦。”我们安慰她没事,在家里病怎么能好呢……就这样,在大冬天里我们把门窗玻璃全揺下,走走停停的到了医院。
   今年的7月21日,爸爸打电话,说妈妈又病了,等我和小凤赶回去时,她躺在炕上说是天旋地转迷糊,不让我们拉她到医院。我们好说歹说拉着她去了附近的镇子里的医院。医生检查说是眩晕症,打了吊瓶拿了药就回家了治疗了。
   7月30日,爸爸打电话说妈妈添了新病,发烧忽冷忽热,正好琨(大弟弟)在家里和小凤两口子已经把她拉去了医院。我急忙放下手头的工作也赶了过去。看到她已经从急诊转到了11楼内科重症监护室。急诊医生说是她肺有积水,主治医生说她情况不好,说了个医学术语,什么压高到三万多,是他从医这些年遇到的第三个这样的患者,说是随时有生命危险。采了血,说是等明天出结果,先打退烧针和最好的国外消炎药。从上午9点一直打到晚上9个吊瓶才打完。我和琨儿两口子商量,一家一天的轮流来照顾妈妈。
   那晚我回到家里,和老公讲了妈妈的病情和她的过去。妈妈是个病秧子,她从27岁那年生完冬儿(小弟弟)换上骨质增生和腰间盘突出,骨结核化脓脊椎骨弯曲严重变形,年轻轻的就弓腰驼背。30岁时雪上加霜肚子上烂了一个大窟窿,那时医学不发达,农村人也没钱,从市里医院回来等死。当时,我们当地发生着一个事情:一位汽车司机他的老婆死了,留下一对儿女。他看中了一位女子,向那女子求婚,那女子说,你要是没有孩子我就嫁给你。我不当后妈!那个司机回家想了个办法,开车在大冬天把两个孩子拉到郊外,谎称他去办点事,让两个孩子在那里不要走等他。第二天,他又在找那个女子说已经把孩子解决了。女的问是什么意思?他说他把孩子扔在郊外了!女子大惊失色说,我只是找个借口拒绝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做!有没有孩子我都不爱你,不会嫁给你。他才恍然大悟明白是怎么回事?发疯地跑到郊外,发现那两个孩子已经冻僵了。六岁的小姐姐,把自己的袜子脱下来戴在四岁弟弟的小手上……妈妈躺在炕上望着我们姐弟三个(当时我9岁,琨儿7岁,冬儿5岁),她说她说什么也要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要守护着我们。她吃偏方药。那药味道我闻着都难闻受不了,也不知她是怎么吃到肚子里去的?也是天意见怜吧,妈妈顽强的和病魔做斗争,感动了老天爷吧,她的病情一点点好转……一年后竟然能下地走动了。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能活动就开始逐渐地操持家务。给我们缝补浆洗衣物,做饭喂猪喂鸡,种菜栽瓜……让爸爸没有后顾之忧的在外面劳动。现在,几十年的老毛病腰腿痛的这次不能自理了,得需要两个人帮她翻身。而她打了杜冷丁后,还是说腿疼,怎么躺也不得劲儿。要人给她翻身,还得时不时得换纸尿裤。老公安慰了我几句,第二天一大早6点多种我们俩就赶到了医院。小凤说,昨天晚上吊瓶打完后,妈妈体温降下来了。现在,一量又38.7℃。护士来给打了一个退烧针,我们扶着她吃了药。7点左右,护士给她挂上了吊瓶,小凤回家看一下。我给她用湿毛巾擦了擦脸,弟弟和老公帮她翻身,她一会儿说冷要盖被子,一会儿又热要掀被子,让我们把床摇起来她依坐着。一个吊瓶打完,我要了体温计一量,体温39.5℃,不降还升了。小护士说不能那么快退烧,等第二个打完再看看。琨儿拉着妈妈的手,她坐在那里微闭着眼睛,喘息着。琨儿把着她的右手哭了说,妈要不行了,你看吊瓶的水都不爱下了。我想这是在医院哪里就会不行?我打开了一瓶矿泉水,放在她的唇边,说到,妈喝点水吧。她睁开眼睛看了看我,嘴张了张没说话,我把水饮了她几口,发现她不像昨天几口能喝一小茶杯,这几口还没喝下矿泉书瓶子的一瓶盖的量,还都吐了出来。我擦了擦她的嘴,赶紧去喊医生问问这是怎么回事?老公掏出了手机给在另一个城市的冬儿打电话,让他马上跟单位请假回来。
   医生过来一看,立刻把床摇下来,并问我们拿没拿“送老衣裳”,我说没有拿。他交易我们马上出院。我做梦也没想到会那么严重,说抢救吧。小护士拿了一些针剂打了上了。两个医生来回的给她按压了一阵心胸。监视器上的显示成了一条直线。小护士拿起床头的一块旧枕巾盖在了她的脸上。拔下了吊瓶,整个过程前前后后不到十分钟。2018年7月31日上午8点40左右,妈妈就这样走了!
   医院说不要耽搁尸体僵硬了衣服就穿不上了。我忍着悲伤,打电话通知爸爸在家里做准备。又联系救护车往家里拉妈妈。可巧那天救护车都没空,我和老公在一名男护士的帮助下,走特殊通道下了楼。琨儿打开了他车的后座,我们三个人把妈妈抬放进后座上。我也上了车,坐在妈妈的尸体旁边,挡着她不让她掉下来。
   “妈,我们回家啦!妈!”我们喊着关上了车门。车子开动了,琨儿边开边哭:“妈妈知道自己有病,早些年就做好了送老衣服。没想到会老在医院里,没穿上衣服。”老公在劝他,说是夏天没事的,妈妈不冷。
   我坐在她的身旁,一点没感觉到她是死人,像过去那样的不敢看到死人。用手把着她的胳膊,竟然希望奇迹出现,她会坐起来,对我们说慢点开车,她晕车。可是,妈妈安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妈,你以后再也不用晕车了!我的眼泪淌满了面颊……
  
   二、火化
   2018年7月31日上午8点40分左右,妈妈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那几天正赶上我们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120年一遇的高温天气。气温达到38℃!妈妈的遗体不能久放,就在那天的下午,我们就送她去了火葬场。在去那里的路上,我和琨儿陪她坐在运尸体的车里,一路上我一直在仔细地聆听,希望妈妈能在车子的后面,突然地爬起来对我们说她晕车。那样,我会毫不犹豫地扑过去,用我的双手给她接呕吐物,或者让她把呕吐物吐的我一身都是,我也不会嫌弃。可是,世上哪里有这么幸运的事儿,一直到了殡仪馆的大厅,妈妈都是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任由人推着她走向了那个熔炉。
   四十分钟后,我的妈妈,刘门王氏(丽梅)生于1948年农历八月三十日酉时卒于2018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辰时的,一个在别人眼睛里是个普通的女人,在儿女心目中是节俭朴实勤劳灵巧善良慈爱坚强的伟大的母亲的肉体,只剩下一堆骨灰出来了。我多么想她能活过来,再让我为她收拾一次呕吐物的愿望彻底破灭了!
   妈妈永远的不再晕车了!
  
   三、圆坟
   家里的老坟地按着长幼有序的规矩,把妈妈排在了大西边的低洼处受水气。爸爸和琨儿冬儿商量后,又重新给妈妈找块坟地。新坟地的地名叫圆山,顾名思义:那是一个不高的圆圆的小山丘。它的后面依附着延绵起伏的“大岭”山脉,前面是小河环绕的“前山”。爸爸却说妈妈的坟朝向东面,太阳升起的方向,它的朝山是远处的“靠山”山。我不懂风水,妈妈下葬后的第三天,按着风俗我跟着家人一块儿来给妈妈“圆坟”。我仔细端详着妈妈躺在的地儿,避风朝阳冬天妈妈一定不会冷。前面视野开阔,一派田园风光,可以供妈妈欣赏。
   小凤拿着一个“斗”,我们一行人从那里面抓着高粱玉米大豆芝麻种子和杏核,围着妈妈的坟右三圈,左三圈的,边走边撒着这些象征着吉祥的种子。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这些种子发芽生根了,会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我倒是不在乎那些,我撒着杏树种子,只希望妈妈的坟上能有一棵树,在炎炎夏日为她遮阴而已。毕竟,妈妈的一生,活着为了我们姐弟三个操心操劳,她去世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要求她还要为了我们的未来做庇护呢?做人子女,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块让人看着舒心的地方让她无忧无虑地安眠。这个新坟地,很符合我的这一要求,我看着很满意。
  
   四、头七
   我们当地的风俗,人去世后要烧七个七。就是从人去世那天算起,每七天,家人要到亡人的坟上烧些纸祭祀一番。还有一个说法,第一个七也叫头七,上坟的人,就要以后每个七不能缺席。要是临时有什么事或者是天气原因不能上坟,亡人在那边好不安宁了。因此,有许多人家,为了这个原因就不烧头七。
   当年,奶奶去世时,爸爸和二姑俩个是去给奶奶烧了头七的。这事妈妈跟我提起过不止一次,她说你爸和你二姑真行,每个七都去给你奶奶烧。连头七也没拉下来,姐弟俩拐着个筐(装贡品),背着纸拿腿走去给你奶奶上坟。
   可是临到我们姐弟三个,上坟不用步行了,有车坐着,却怕临时有事,没能给妈妈烧个头七。在孝道上,我们没有爸爸和二姑做的好,觉得很愧对妈妈!
  
   五、二七
   农历七月初三,是妈妈的二七。那天是星期一,冬儿在星期日从LY赶了回来。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小董和侄女彤彤。
   因星期一,冬儿单位上午9点有一个会议必须要赶回去,我们一大早晨四点半,就去给妈妈上坟。
   琨儿把一大堆纸倒在靠近妈妈坟前的地方点燃后,才发现圆坟那天在妈妈坟头栽在的两棵葱居然活了。他怕把它们烤死,又拿着棍子把纸火移到了远一点的地方。
   那天,爸爸比我们起的早,想起了坟上没有防火的棍子,就在我们上坟之前,骑着电动车给坟上送来了一根长三米左右的棍子。也就是这根棍子,成功的把烧得正旺的火,移开了妈妈的坟头,保住了那两棵葱。我们说,妈妈是个过日子的人,她不会随便地糟蹋一指东西,这两棵葱活着,她一定会高兴的。
   那天,妈妈更高兴的应该是我们姐弟三个的配偶和子女辰辰,俊秀,彤彤一大家子人来给她烧七。(这是七个七里,家人聚得最齐的一次。)
  
   六、三七
   农历七月初十,是妈妈的三七。那天,坏天。不知是不是被天气影响了,我早上六点钟回家,看到小凤和爸爸互相两边指望,竟然没有做米饭。爸爸把我头几天给他买的油条拿来代替做贡品,我心里很不得劲,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也不好说什么。老公开车,爸爸,小凤俊秀和我,我们五个人,冒雨来到坟上,急匆匆地点上了纸,被大雨撵着,也没等着纸着完,就跟妈妈告别离开了。
  
   七、四七
   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规矩,说是如果烧七那天,正好遇到的日子农历里是初七十七二十七的,叫犯七字。不能在犯七字那一天去上坟,那样会给亡人带来罪过。
   妈妈的四七,是农历七月十七,因此要提前一天烧,俗语叫“避七”。
   七月十五那天是中元节,本来就是个祭奠先人的日子。我是出嫁的女儿,我有我的婆家的祖先要祭祀,这多少给我的不孝顺,没有在妈妈去世的第一个鬼节里给她上坟,找个借口吧!而琨儿两口子就没那样能找到被爸爸原谅的理由吧。
   先是琨儿在外地,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家里的小凤以为明天就烧四七了,这一天不去上坟就不去吧。她打电话给爸爸,告诉他说,她傍晚回家,不要他准备祭菜。爸爸没有说什么,带着俊秀爷两个去上坟。他看到别人家的儿女都回来给祖先上坟,自己这边就他和孙子两个冷冷清清的,一贯要强的老人家,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他说他和孙子两个在坟上好顿哭,除了思念妈妈之外,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下午,五点多钟,我和老公赶到了他那里,要帮他弄祭菜和贡品,被他拒绝了,他说小凤答应弄了。结果,一直到我们吃完晚饭,琨儿两口中才回来。
   爸爸人老了碎嘴子,开始把这些日子的不满嘟囔出来了。他认为他一直偏向琨儿两口子,他们两花了他五十多万。这五十多万是他和妈妈辛辛苦苦,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的,攒得钱。可是,他们两没给妈妈买纸烧!他都说了要是他死了以后,家里的房产等不动产,不许我和冬儿拿走一草一木,言外之意就是要他们把这个家打理起来。他人老了,懒得做饭,就是希望能吃一口现成的东西。结果等了一天也没能吃到他们送来的饭菜等等。
   小凤儿想解释两句,结果爷两个闹误会,吵了起来。连夜,老公把小凤送回家去了。
   第二天,爸爸琨儿俊秀和我们两口子去给妈妈烧七。看到妈妈的坟被三七的那场雨,冲了几个坑。爸爸不用别人自己拿着铁锹,铲泥给填平。
   圆坟时的那些高粱玉米种子,被雨水滋润,发芽了,长出绿油油的一大片嫩苗来。这要是没有昨晚的不愉快,小凤看到妈妈的新坟长出庄稼来了,一定也会像我一样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妈妈离开我们快一个月了,她的坟上都长满了新庄稼苗了!

共 667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深情的文字,叙述自己的母亲年老体弱容易晕车,母亲最近去世了,再也不会晕车了,留给子女的是不尽的思念。文章生动详实地叙述了母亲生前的身体状况,叙述了母亲病故去世的过程,家人在处理母亲后事的悲伤,按当地风俗从头七到七七,一家人的祭拜,让母亲入土为安。文末的结语,点明了文章题目的内涵:那天,妈妈没有晕车,而我却泪流满面!感人的文字,浓浓的亲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9-20 16:48:16
  感人至深的散文,生动的叙述,深情的文字,叙述自己的母亲年老体弱容易晕车,母亲最近后去世了,再也不会晕车了,留给子女的是不尽的思念。
秋觅
2 楼        文友:秋觅        2018-09-20 16:49:16
  欢迎新朋友,感谢赐稿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