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菏·家国天下】土瓜(随笔)
一场"山竹"的肆虐后,市场是恢复元气最快的地方。特别从抢购的人流和价格,是明显活血的征象。每逢自然大灾后的青蔬类的供应量和价格必定受影响。且不说农民微利的悲惨,中间商对价格的市场操控,蚁民是直接消费受害者。作为蚁民,最直观的是菜市的零售价,至于中间商的实际盈利,已不是思虑的范畴。俗话说"看菜吃饭",一般人都只能看价买菜。
今天原本计划土豆炆排骨。习惯去那个夫妻档买蔬菜,整个市场最实惠的一家放心档。未到门口,发现档铺已是里三重外三重的顾客。我好不容易挤进去,看到土豆堆上插着的木板已从往日粉笔写的"1.5"、"1.8"改为"2.5"。那个憨厚忙碌的老板看出我的犹疑,笑着对我说:"近日的菜都贵了。没办法!"左右思量的我记得刚才路过的另一家蔬菜批发档,有土瓜,写着"1.8"。我随人流静静地退出门口,决定去买土瓜了。虽然孩子们都爱吃土豆,而土瓜有被孩子误作冬瓜或萝卜之嫌。然而,我想偶尔调节一下,相信问题不大。只是一个品种,十斤就七块钱的差异啊!身为一家经营过半百人托管中心的管家婆的我不得不好好盘算一下。
说起土瓜,其实是我心怡的好食物,不管是生吃或者煮熟吃。土瓜生吃当水果,煮熟作菜,清甜爽口。也有很多人用土瓜切细做饺子、包子的馅,口感特爽脆。印象中,孩时把土瓜当水果的一种,是人间美食!记得孩时,煮饭的时候,正在切青瓜、白瓜、土瓜的爸爸,看着站在旁边垂涎欲滴的我,总会切一小块给我生吃。让嘴馋的我乐开了怀!
孩时,外公在离城二三十公里外的禄步镇水泥厂工作,如果当月没空回家,外婆就要亲自带上我坐红星船从肇庆到禄步,找外公把当月的工资带回来养家。印象最深刻是,每次外婆会带上一个土瓜,在船上当水果。外婆一瓣一瓣地拨开土黄色粗糙的外皮,露出洁白的果肉,然后用小刀一块一块地切给我吃。那时候,我吃着,味道特好,感觉特满足。
有位同事说,我们那个年代,别说水果,苹果也是中秋和新年才有得吃。那个时候,很多现在的普通食材都是我们口中珍贵而热爱的美食,同时也成为我们成长路上快乐甜蜜的回忆印记。
在这个物质丰盈、日新月异的当下,几乎没有什么物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所缺的恰恰是那些曾带给我们真切的感动和美好回忆的事物,那些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什所能带给我们那份难能可贵的满足和幸福感。一直喜欢一句话:“当你不再拥有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且行且珍惜!
201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