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家国天下】“丰收节”里话稻香(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丰收节”里话稻香(随笔)


作者:红灯花 童生,78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07发表时间:2018-09-23 20:20:29


   2018年的农历秋分,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喜闻国家确定以后每年的秋分节气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时,我克制不住热泪盈眶。农民终于有自己的节日了!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令亿万农民和关心三农的非农人士不免感慨绵绵。
   记得平时偶尔看电视时,对插播的广告真是不胜其烦。只是在闭目养神间,突然听到稻花香的酒广告,倒是精神为之一振。不会喝酒的我,对酒广告当然是置若罔闻。只是听到“稻花香”这三字,心里暖意油然而生,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故乡,想起老家的田野芬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词。我的故乡在太湖流域的江苏南部,老家门口也有一条河。夏秋季节时,稻香也充斥着河两岸。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故乡的农事以栽种水稻为主,祖祖辈辈也以大米为主食。有人曾说:水稻是最灵性的谷物,洁白的大米是有灵魂的。这句话常常撞击着我的胸膛,感慨油然而生。作为农民的后代的我,如今虽然已安居城市,远离了农事,但故乡田野四季的变幻,我铭记心中,深知日月照耀,风雨洗礼和汗水浸润下的收获,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雪白晶莹的大米,来自黄灿灿的稻谷。从浸种催芽,到秧苗茁壮成长,继而青翠的嫩秧苗被横平坚直地分插于水田间,在充足的阳光、水分、肥料滋养下,秧苗扎根、窜叶、分枝,而后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期间,少不了施肥、治虫;也少不了反复上水和放水,干干湿湿才能让稻穗的籽粒结实饱满起来,营养成分更厚实。春种、夏养、秋收,从种子伊始,到颗粒归仓,再到碾出新米,煮成米饭入口,这番历程,稻谷经受了风雨雷电,也浸透了农民辛劳的汗水。每一粒大米都带着稻谷被日月和汗水沐浴后的醇香,天力和人为赋予其灵魂,用来普渡芸芸众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句已是广传天下。我不止一次的感慨,在众多的古诗词歌赋中,居然有这么一首《悯农》,是这么直白深情地为农事所写;是如此仁慈悲悯地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代言。人类的果腹之物,固然少不了日月辉映、风调雨顺、天地造化。然而,所有的农事,如缺了人这个主体,“秋收万颗子”终将成为一句空话。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专属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表达了一个大国的固本之愿,彰显着一个国度的温暖情怀。
   金秋八月,回乡过中秋团圆日。村子被金色的稻穗团团包围,轻风吹来稻香阵阵,令人神清气爽。我知道,此时此刻,勤快的乡亲们,早已备好了镰子、箩筐;早已清理好了晒谷场,一场繁忙劳累,但也充满快乐喜悦的收割即将开始了。此时此刻,身不由己地走向田野,置身于荡漾的金色大地,深吸一口弥漫的稻香,再次领悟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精僻所在。此时此刻,也顿悟什么样的瑶池仙境,都扺不上金秋的故乡之美。
   四季更迭自如。从“农夫楫楫清波阔”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再到“喜看稻菽千重浪”,这籽满穗垂,醇香至极的丰收景象,已经成为乡村最好的幸福标签。
  

共 12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第一个“丰收节”的感悟,诉说自己的农村情怀,抒发对农民的热爱。丰收节里话稻香,稻花香里说丰年,作者想起以栽种水稻为主故乡,那里祖祖辈辈也以大米为主食。作者回到家乡,身不由己地走向田野,置身于荡漾的金色大地,深吸一口弥漫的稻香。优美的随笔,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9-23 20:22:37
  优美的随笔,第一个“丰收节”的感悟,丰收节里话稻香,稻花香里说丰年,诉说自己的农村情怀,抒发对农民的热爱。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09-23 21:18:35
  感谢编辑老师审核编辑和解读。
2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09-23 21:21:10
  随性笔触,真挚感怀。感谢赐读。
秉性书生意气,崇尚自由行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