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韵”征文】梁寺头村赏秋而歌(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韵”征文】梁寺头村赏秋而歌(散文)


作者:榆社王跃东 秀才,2874.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0发表时间:2018-09-26 07:37:34
摘要:峥嵘岁月匆匆。却叹此风箕榆未弘。幸有群骚客,寻根溯祖,吟诗兴曲,彰谱先宗。只盼惜承,流芳后世,试比南山不老松。当铭记,让全球共仰华夏文明!

听说在县城西南四十里处有个百余人口的古村落,叫梁(尧)寺头,那儿传说有着古韵悠悠的尧文化,故慕名而往。
   一天,在烟雨蒙蒙中我们踏上了去梁寺头的路上,不久便来到了村里,但见细雨霏霏中,小村静静地躺在了小圪梁间。蓦然,一只小狗从身边漫悠悠地走过。怯怯中,小狗却不回头,只顾陌然地独去。旁边的小巷里有两个人,正投来疑惑的目光。
   我们围坐在村委办公桌前,听着村民的讲述。从村委走出来,打着伞,沿着红砖铺砌的小径,去探访清梁寺遗迹。一路上,或见古槐老态龙钟,或见葫芦挂在枝繁叶茂间,或见菜园似莲蓬,甚是有趣。兴未之时,不觉来到了清梁古寺边。据《榆社县志》记载:梁寺头“初由梁氏和尚于山头建寺院,名清梁寺,后更名。“这里的寺就是指建在村南的一座石券桥南端的寺庙。有人说,梁寺头之名,应是因寺庙建在桥梁之上而得,然早已无从考证。清梁寺已荡然无存,唯见一座老气横秋的石拱桥跨于干涸的河床及石岩荆棘丛中。桥洞由一块块精雕细镂的砂石砌筑,桥身则以层层片岩叠起,前口曾雕有龙头,后口曾筑有龙尾,惜已毁。其精中显朴,朴中见禅意,先人的雕技,可见不一斑。于拱桥旁,见一通石碑,碑文已然风化,只留存记忆。扒开草丛,一段残存的墙及一截断头砖,似乎在倾诉着这里渐行渐远的文明,令人唏嘘不已。庙址之上的小丘腰处,矗立着一对似《凤求凰》的爱侣青松,不知令多少人回眸而青睐。除此外,这里还有菩萨庙、真武庙、关帝庙、古戏台等,供奉着真武大帝、观世音菩萨、九天玄女等,方园不足百平米的地方,却是众神云集,亦道亦仙,令人匪夷所思,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从清梁寺遗址出来,转巷,我们去寻访方山。这似乎是一幅梵高的油画。凭高而望,但见王婆站下的王婆沟里,一块块金灿灿的田垄地,被环绕的青山、青松簇拥于怀。蓦然,远处传来几声啼鸣,引得众人四顾,但见南岭脚下的一块石丘陵上,一群垒石,恰似一群龟儿在争相攀岭,不禁使人指指点点,生出无限的遐想。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登上了尧神岗,即尧神庙岭。凭高一望,环滁皆山也。前眺闫家沟、白家庄伏击战场、东西方山,皆隐没在烟海、山海之中;后看沟壑、峻岭,云蒸霞蔚,恍若仙境。腾雾缭绕,遮天蔽地,宛若身临在云霄宫阙,而这宫阙正是尧庙遗所。盯着那古老的断石、残砖、瓦砾,不禁畅想着那三间尧庙的芳泽,不禁想起了那神马的传说,不禁想象着山脚下那方山村之桃源。这就是《礼记.礼器》上所记载的“(尧)巡狩至于方岳,燔柴祭天“的方山,这就是《魏书》上载的”方山,上有尧庙“,这就是乾隆八年《榆社县志》上载的”尧神岗,在县西南四十里“,这就是《风俗通义》及《世本》上载的上古八代炎帝榆罔长于斯和榆罔子方雷封于斯的方山。由此及彼,上古帝尧巡狩方山并于山顶筑土为坛,望祀山川,留下柴望遗风和点旺火之千秋习俗。相比之下,梵高应是相形见绌,甚至不可比拟。这几千年的文明,这几千年的尧文化,这几千年的深山瑰宝,岂是只有数十年的梵高所能媲美的?然而,这份荣耀,却在箕榆大地上几乎堙没,多么令人惋惜、悲叹!
   或云,第八代炎帝曰榆罔,榆罔为节并之孙。“罔与方”亦相通假,所以榆罔的诞生地亦与“方”相关。方,除上述“方山”之说外,又有“方泽”之说。《唐开元占经》卷118云:“《随巢子》曰:夏后之兴,方泽出马。”《山西通志》亦云:“禹方兴时方泽出马”。然而,这方泽是否在这里,成了千古之谜。但几千年来,在尧神的荫庇下,这一带有王宁出土的闻名天下的化石瑰宝,有隔山隔漳河而相望的太行寻梦园区,而在尧寺头村,古有御史梁宇、县尹梁琬,今有抗日县令郭仲明等,真是物宝天华而人杰地灵。当回想起流连于仅存的一座古老的三间土楼院前,当忆起扼腕叹息于那座坍塌的土楼门前,这不仅仅是惋惜已失去的光芒,更是对先人的敬畏。
   在兴味盎然中,我不禁填了一首沁园春.尧神吟:
   环瞰方山,翠岭层峦,壑谷纵横。看云蒸霞蔚,烟出梦境,抚今昔古,卧虎盘龙。最念尧神,燔柴望祀,荫庇儿孙万里鹏。须回首,问千秋浪上,多少英雄?
   峥嵘岁月匆匆。却叹此风箕榆未弘。幸有群骚客,寻根溯祖,吟诗兴曲,彰谱先宗。只盼惜承,流芳后世,试比南山不老松。当铭记,让全球共仰华夏文明!

共 17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梁寺头村赏秋而歌》这一篇散文,作者以流畅的文笔,将我们一行数人,在一个秋雨天驱车前往梁寺头赏秋,寻找尧文化的的经过详细记叙。文记言语美丽,条理清晰,先叙述慕名前往的路上,及村里所见;再叙述在村委办公室所听所思;接着重点叙探访清梁寺遗迹、寻访方山,登上了尧神岗,几处所到,梁寺头村秋景观赏,尧文化领略,相关的故事与传说描述。最后将此行的感受,填写一首《沁园春》表达。总之,梁寺头村赏秋,一篇美文成就。欣赏了,力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8-09-26 07:50:00
  文写,游记的形式;赏秋,尧文化寻迹...
2 楼        文友:程南        2018-09-26 07:50:42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祝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