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有情饮水饱(随笔)
有情饮水饱
天气渐冷之后,我总是习惯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买菜,有一段时间没有去过街上买菜了。这一天,我突然兴起,孩子放学回家之后自己在家写作业,我就骑上单车,独自一个人上街买菜去了。
说实话,虽然常常去超市买明码标价的菜,但是我还是打心眼里更愿意到街上去买菜。总觉得超市的蔬菜新鲜的有点过了头,完全失去了自然生长的蔬菜应该有的色泽和味道,就跟塑料花似的,它再美给人的感觉也不真实。
在街上买菜,我还尤其愿意选择那些年纪大一点的摆摊人去买菜。他们卖的全部都是自家地里种的菜,推着个三轮车,随便在街边找个地方铺上一块塑料布,就把菜摆上了,菜的品种虽然不像超市里的那么丰富,可是菜的样貌总是很出众,混着泥土的香味儿,让我感觉异常亲切。
可能因为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吧,买着这些大叔大妈自己种出来的蔬菜,不仅仅是吃着放心,对我来说,更包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我记得有一次在街上买白菜,大概是两毛钱一斤,两棵白菜四斤多,卖菜的大妈说:给八毛钱。我拿出一元给她,本想说,不用找了。但心中一转念又觉得,人的自尊心更重要,别因为两毛钱,可能不经意的反倒伤了大妈的自尊,那就不好了。于是,我耐心地等着大妈在钱包里翻找了一会儿,才说:找不到零钱就算了吧,不用找了。然后我推起自行车就要走,没想到大妈不同意,从菜堆儿上拿了一捆青菜非要给我。才差两毛钱就给一捆青菜,我是真不好意思要,可是大妈很执拗,硬是给我往车筐里扔,最终拧不过去,我只好连说谢谢,恭敬不如从命了。一捆青菜值不了多少钱,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应该是无价的,我想,我接受的不只是那一捆青菜,更是大妈那一份朴实真诚的心意。
偶尔还会碰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头发都花白了,腰也弯了,还在用三轮车很费力的推着一些诸如小葱、香菜、萝卜之类的卖着,我不能确定他们这样做是不是因为生活的拮据,我想或者有一些人只是因为生活的习惯吧,一辈子都在这样忙碌着,一年四季吃着自己种的菜,吃不完的就会拿出去卖掉。在他们的世界里,日子就应该这样过,就算时代再怎么变迁,就算他们的子女个个都家业不错,孩子们也很孝顺,会阻止老人继续去做这样辛苦的事情,可是他们根本不去理会。习惯了操劳的人,很害怕闲下来,怕自己干不动了,不能自食其力了。再者说,吃惯了小葱蘸酱的人,偶尔吃吃山珍海味还行,如果真的完全离开了小葱蘸酱的日子,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我有时候甚至会暗暗地“责怪”他们,人家都把卖菜做成事业了,可为什么你们卖了一辈子菜了,还在把卖菜当成生活呢?因为这,即便过了再多的含辛茹苦的日子,也还是站在街上的卖菜人,他们的身影,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街上显得那么孤单。
这些辛辛苦苦自己种菜的人,那些菜就是他们劳动的结晶,可当你本着帮助他们的心意,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多买一点菜,可以让他们可以早一点卖完小车上的菜,早一点收摊回家的时候,却常常反倒占了他们的“便宜”,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感觉。与超市和街上那些二手摊贩的锱铢必较相比,你又会莫名的多了一份心酸。
这些自己种菜,自己卖菜的人,如果按照现实社会的一般标准来看,都不是所谓的“有本事的人”,更不是什么有钱的人,可是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常常是在这充斥着物欲的时代里,极难寻觅到的温度。
在买完菜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有情饮水饱。在此,我不想去探究什么生活的意义这样宏大和深远的人生命题,只愿这些卖菜的陌生人忙忙碌碌的同时,也怀揣着简单的幸福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