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瞻仰大师的高尚情怀(游记一)

编辑推荐 【绿野】瞻仰大师的高尚情怀(游记一) ————戊戌中秋林语堂故里行(一)


作者:心远 榜眼,255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1发表时间:2018-09-30 17:58:35


  
   沿319国道,九龙西溪支流——花山溪逆行而上,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是那样粗壮、挺拔与俊秀;一丛丛翠竹,是那样浓绿、茂密和修长;最是举目一望,遥遥的一点点,一簇簇,一行行墨绿的“天书”也站了满山满岗,这便是盛结硕果,质地鲜美,味道甘甜的柚树。据说,琯溪蜜柚早在清乾隆年间就被列为朝廷贡品,如今我们前往的林语堂故里,更是闽南一处“柚果之乡”。随着导航的牵引,我目视前方,心也跟着轮子一直驱奔,离“世界柚都”琯城愈来愈近了,耳畔也不经意间,聆听到语堂故居花溪畔遥遥清淙的声响……那似乎是一个多世纪前大师的声声嘱托,句句叮咛“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都感到很满意。”因此,乘着今日月圆中秋之时,我真的很有必要和家人一起目睹大师儿时的真容,并真诚、细心而崇敬地瞻仰一番大师的高尚情怀。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经坂仔镇一过广成东路一公里处“拱门”,拱柱两侧大师的至理联语便从车窗飞逝而过,两旁一层茶褐色廊柱,上托“中”字形格式模板,古色古香的,甚是精致美观,倘若不是二层水泥结构与铝质窗户,我还当真进入了大清或民国古朴的街衢……很快,便拐至林语花溪畔,几位头戴若笠身披塑衣的老者正甩着长长的渔竿临溪垂钓,此时的雨季刚过,正是花溪潮涨的鱼汛期,一大把年纪的他们一定对滔滔而去的花溪水充满希望,充满期待;正如少年时的和乐,即便日日玩泥巴荡秋千,也对山外的世界,对人生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无限幽默和快乐。
   瞬息,一落足稍定,环顾四周,我一下子就品味到语堂故里宝南村,其故居“故”的真正内涵,如此的青砖土墙,厚椽古瓦,以及浓郁的乡音乡情……哪一处不体现时光的荏茬?哪一处不显示岁月的古老?似如故居右侧石书所题“我是漳州府平和县人,是个十足乡下人。我的家乡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林语堂·《我的家乡》)儿时的和乐就出生于此,就在这么一个简单、纯朴而善良的地方,他度过了儿童时代的十个春秋,难怪他后来能道出儿童时代的环境与思想,对一个人影响如此之大的至理名言!就是左侧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的全家福石雕也能说明一个问题:上一辈的思想与言行对下一代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倘若不是林至诚艰苦勤俭的一生,再苦累也要培养好子孙后代;倘若不是林至诚年青时就投身教会神学,接触到西方文化,林语堂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一名世界级文化大师!
   进入林语堂故居,一眼就能看到左侧故居的出入门是朝东的。共占地28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20平方米,呈“同”字形四间小平房相连组成。步入其中,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如果以“同”字形底端为出入口则是“坐北朝南偏西10度”。且不谈与其此后移居美国,南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以及定居台湾是否有联系,就闽南“风水学”而言,如此的方位,是闽南人最乐意选择的房屋坐向,因此也在情理之中。故居整体为砖土木结构,前厅并排南为厨房,北为餐厅;后厅并排南为教室,北为主房,后厅廊道有两根杉木顶柱,架设在巨腰状花岗岩石墩上,并铺有三列传统红砖,每列21块,主房后有一架一米多宽斜倚后墙的楼梯,梯是松木结构,古朴、简单而牢固,由于历尽岁月沧桑,显得黝黑而厚重,并富内涵。从楼梯而上,是一间约12平方米的小阁楼,阁内设有一张床,一架梳妆台和一台旧衣柜。据说在林语堂出生前十多天,为了方便,母亲杨顺命搬到楼下居住,等顺产后才又回到小阁楼。外面的天井及甬道是鹅卵石铺就,在“同”字形中间“口”字处有一眼直径约2.5米,井口1.8米左右的水井,有趣的是——水井旁有直通厨房的水槽,能让提起的水直接灌入屋内的水缸(如今设置成水池)。儿时的林语堂就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天地玩耍,头脑灵活的他,喜欢动手搞“发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应该就是他年少时发明的最绝妙“作品”。厨房的门联是“主即粮堪饮堪食”是采纳“主即粮堪饮堪食,信为田可耕可耘”中的上联,足见林语堂年少时当地虽有数百年的柚果业,但仍以粮食生产为主,能获取温饱是当地百姓最高需求。有多个子女的林至诚为培养孩子成才立业,其艰难程度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从入园处的乌蓬船,以及厨房里所摆设的旧蓑衣、大竹笠、古提篮、木船的尾舵等,也可端倪一二,所有这一切都是清末民初,百姓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生产生活用品和外出行李。
   故居左侧是林语堂文学馆,进入一楼前厅,前面是一尊林语堂半身铜像,二楼是林语堂生平事迹图文展。据管理员说,故居前原先是大小礼拜堂、牧师楼、圣经楼等,如今已开辟成两千多平方米的故居园区。这里巨木参天,绿树成荫,有高大的芒果、法国梧桐、菩提,以及修长的玉兰;四周还有浓郁的绿竹、香蕉、龙眼等。园区由鹅卵石与条石铺就,设有石桌石椅,以供游人歇休纳凉。
   平和坂仔镇是林语堂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此地自然风光秀丽;风俗习惯纯朴;人文世界明礼;传统方言通俗……所有这一切,都是大师此后人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学泉源。从他四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生60多部著作,上千篇文章,十几部译作,就可看出他的人生与作品影响之深远,范围之广大,他已成功地将“中国”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就是晚年移居台湾时,也曾写下回忆性文章《我的家乡》,对故乡的情真意切,对故土的恋恋不忘,于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世界文化大师而言,就是日夜“千言万语”,笔墨“千行万字”也无法表尽!从他移居美国就是“租房”也不愿“买房”,不愿加入美国国籍,以及他所发表的《日本征服不了中国》《日本必败论》,就可看出他深深的故乡情和拳拳的爱国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百二十多年前,十八齿山前的花溪畔——孕育了这样一位现代文学巨匠和世界文化大师,这当该是平和人的骄傲,也是闽南人的荣誉!
  

共 23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瞻仰大师的高尚情怀,一篇游记,记录了“柚果之乡”——林语堂的故里。“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作者认真仔细的观察,和至情至理的评速,简单地记录了,一代文学大师的生平起居,以及其母亲家人的生活痕迹,语言朴实简洁,娓娓道来,像小河流水,鸟语花香,聚文学性纪实性于一体。给人带来无限的向往与享受。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心远老师。祝福秋安。【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