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瞻仰大师的高尚情怀(游记二)

编辑推荐 【绿野】瞻仰大师的高尚情怀(游记二) ————戊戌中秋林语堂故里行(二)


作者:心远 榜眼,255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3发表时间:2018-09-30 18:08:20


  
  
  
   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年少时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的五里沙度过,曾做过小商贩,24岁进入教会神学院,后来成为牧师。1880年林至诚因为学习刻苦,很快掌握了读写能力从神学院毕业,被派往平和县坂仔乡传教,林语堂也曾回忆“我父亲是一个牧师,是第二代的基督徒。”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出生,原名林和乐,后改林玉堂。6岁时的林语堂进坂仔乡教会办的铭新小学读书;10岁到厦门鼓浪屿养元小学就读;13岁小学毕业后进寻源书院读书;1912年,17岁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从此改名“林语堂”。而林至诚一家在平和坂仔一定居就是40年,直到1920年退休才回天宝五里沙。
   所以,平和坂仔是林语堂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天宝五里沙则是他的祖籍地。
   时值入秋时节,一路景观树也都竞相开放。金桂银桂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轻轻摇曳;纯白、粉红、淡紫的木槿,如是一帧帧绚丽的影屏从车窗飞逝而过;就是小巧的山茶、茉莉与竹桃也在风中欢呼着一群群远方的“客人”。“梦回五里沙,情牵香蕉海”,看完平和坂仔林语堂故居,我们紧接着驱车直奔他的祖籍地——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随着游人前往的方向,我们拐进了一片万倾蕉海。不久,便到了林语堂纪念馆。
   纪念馆在一个小山包上,有1000多平方米,三面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蕉林,微风送来,翠绿的蕉叶沙沙作响,仿佛悠扬的乐曲在轻声曼奏……纪念馆就在前面的山包最顶端,我们拾阶而上,我稍一细数,共有五个层面,它标志林语堂人生的五个阶段。底下四个层面每层17级,共68级,最上一层是13级,共81级台阶。如此的铺设,不仅符合闽南台阶“奇级”的特点,又隐喻先生九九八十一的风风雨雨人生历程。沿着先生的生命履迹,我一路走到顶端,大师的坐像就屹立于馆前,他栩栩如生,微笑地注视着一群群来访者,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安详。进入馆内,这里摆放有先生生前的纪念品,以及他的生平事迹。展厅共分两部分,一楼是生平展厅,二楼为成就展厅。共展出照片137张,实物48件,复制品42件,书刊346本(册),声像资料25盒(片)。如今,这里已成“福建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全国优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日日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成为一处公益性博物馆。
   纪念馆左右两侧,从低洼处各建一座三层琉璃瓦水泥砖面廊亭。左边为“大师讲堂”,有多媒体放映厅;右边是“林语堂文学院”。廊亭外围连接数千米红灰两色廊道,其中木栈道2650米,登山道1480米,步行道1500米,并连接16个景观节点。值得留意的是——有数百米五米多宽的廊桥上,廊道一半是沥清铺就并涂红,一半是雕有凹痕的木板制作,此番用意,正隐寓大师的那句至理名言——“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顺着左边的廊亭,我左折右拐,“脚踏东西文化”在廊道上依势而行,至近千米处有一廊亭,即“存真亭”,是由四根水泥仿制“巨木”搭建而成,下有廊椅供游人歇休。旁边有一石书,解注“存真”一词是出自林语堂先生所言“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所以,行文、作诗、处事,皆有存真,此乃先生的谨守!于存真亭往北是“心月湖”与“和乐园”,往南是“依然亭”。为寻找林语堂在五里沙的故居,我选择了往“和乐园”的方向,因为“和乐”即为大师儿时快乐的一个乳名。行至不久,在这一眼无垠的蕉海之中,我发现一处燕尾脊梁式建筑,我想那当该就是先生的故居,于是便直奔而去。然而,一映入眼帘的,还是一处景观节点——“乐享亭”,它的建筑规模比存真亭大得多,是由16根水泥仿制“巨木”结构的凉亭,每根亭柱直径有25厘米,并直立在巨腰状花岗岩石墩上,石柱下有一排坐椅,以供游人休息,总建筑面积约有40平方米,前面有一大片的亭场。
   我们已经奔走了近一个小时,还是找不到先生的故居,心里有些沮丧。于是便向过往的游客打探,才知大师的故居在山上往“天宝阁”的方位。我们长途奔袭,是有点累了,稍作歇息,便从另一条栈道往上攀,不久我们便发现了林语堂的故居。故居从外观看,虽仅一层,却十分精致美观,为欧式建筑模样,约有400多平方米。内有天井、书房、卧室、客厅、厨房、餐厅等。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大师生前的中英文笔迹,每分钟能打五十个汉字的明快打字机,富有闽南风味的“猪蹄炒米粉”,并有“飞跃”牌黑白电视,及床头一本红色《圣经》等。最让人欣喜的还是在书房,我看到了先生身着灰色长衫,手持烟斗,微笑坐在案前的“蜡像”,他是那么仁慈,那么亲切,像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者在日日关注每一位行人,每一位游客。
   步出先生故居,我四周再看了看,故居是朝着远远的九龙西溪,那正是故乡的江河直奔大海的地方。我想,当时名成业就的林语堂,早就不再固守数千年的中国封建思想,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他学贯中西,有十多部译作,及文人也在搞“发明”这些方面,就足以看出他的思想不一般,精神已大大超乎所有普通国民!
   天宝阁下是林语堂故居,而天宝阁就在虎形山的最高峰。我想,天宝阁应是大师年轻时茶余饭后散步的最佳首选之地,倘若不去浏览一番,那可太冤了这一趟林语堂故里行,于是便和家人一同花了十几分钟爬上虎形山的最顶端。此时的天宝阁就矗立在眼前,它共有三层,一层设有廊道,安有坐椅,铺有条石,阁内有一楼梯上下,我们直攀到第三层,向四周瞭望,整个虎形山2000多亩蕉林尽收眼底,就是景观园区内的纪念馆、廊台、廊桥、廊道、亭台、故居等也都在这一大片的蕉海中穿梭并依稀可见……
   走下这九九八十一级台阶,我又一次重温了大师曼曼人生履迹,他的“两脚”与“一心”是何等的痴迷,何等的专注,即便别人如何地谩骂,就连一代大文豪鲁迅,与他因理念不同也曾对骂过,他也走自己的路!如是“出世”的陆游,在享“入世”人生的同时,也给世人留下几多风采,几多奉献。有人说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且不谈第一为何人,就他遗下的专著与发明,就足以说明——在“语堂的世界”里,有“世界的语堂”。
   是的,“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一根烟斗一把人生的林语堂,用如此精妙的言语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在欣赏大师作品的同时,他的思想与精神更值得我们去瞻仰,去学习,去思考!

共 25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林语堂纪念馆,陈述了林语堂大师的父亲母亲及其全家人的身存空间及其发展过程,林语堂就是在这种生活环境条件影响下学习发展的。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出生,原名林和乐,后改林玉堂。6岁时的林语堂进坂仔乡教会办的铭新小学读书;10岁到厦门鼓浪屿养元小学就读;13岁小学毕业后进寻源书院读书;1912年,17岁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从此改名“林语堂”。这里有林语堂纪念馆,有他的故居,一草一木情情相系,耐人寻味。语言人仍是朴实大气,悠悠情思基于笔端。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心远老师,欢迎来搞。【编辑秋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