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
隔着玻璃和护栏,我知道母亲万般不舍,其实我也是。但是,年轻的倔强和所谓的“好面儿”让我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母亲轻柔地整理着我的衣角说:“干嘛那么快去安检,过了安检妈妈就看不到你了,你为什么不想在外面多陪妈妈一下呀?”“咦,怎么我的女儿头发这么长了,平时都没发现?”我的心里酸酸的,难受得很,却倔强地不让眼泪流下。我强颜着欢笑,故作轻松地说,过了安检我比较安心,我想早点去候机厅休息。估计这就是母爱的伟大、无私之处,尊重孩子的意愿胜于孩子离别自己的不舍。母亲听罢眼眶就红了,摆摆手推我去安检,絮絮叨叨地念着:“也好也好,去休息会儿,一年之后又会回来看妈妈了,没事儿。”
我想,这一推,母亲是用了多大的勇气和多复杂的心情才把我推走。我不敢回头,也不想回头,害怕母亲看到我的泪珠,也害怕自己会冲出安检抱紧她,我害怕自己不撒手。我必须狠心,我必须决绝,在母亲的眼里,我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必须逼着自己成长。我怕我的脚步不够坚定,我会不由自主地转身,这样母亲又会担忧我只身一人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如果我够决绝,脚步够坚定,母亲或许会愿意相信我,会放心我独自闯荡了。
于是,每个脚步我都踏得稳而实,至于在我的身后,是否有始终摇着的手臂,是否有炽热而心疼的眼神,是否有放手却又不舍的心情,我想是有的。想起很久之前听过的一句话,“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孩子终究有学业,有事业,有生活,有世界,即使内心万般不舍,万般难受。但是,终究需要放手。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说的,母爱无私吧!
我迫切想在这个离别的时刻证明自己的独立,而父母,也迫切地想在这一刻亲自见证我长大了,也想亲自体验这一刻的兴奋和自豪。这对自己不仅是个重要的节点,对父母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刻。所以,每当离家回校的时候,我不再执拗地不让父母来送别,不再觉得离别洒泪很别扭。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的离别,对我而言,是成长,对父母而言,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