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 父亲的自行车(散文)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日新月异的天地间,父亲那辆无牌无名的、车身被分割成两部分的自行车,静静地躺在院墙角落里,锈迹斑斑的车体上镌刻着生活的痕迹。望着已经废旧的老自行车,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早就有了这辆自行车,听母亲说,这辆自行车还是父亲从外地带回来配件自己插接起来的。清晰地记得,母亲说起这辆车时,言语之间难掩的自豪和敬佩之情。我听了之后也觉得父亲好了不起,从此好喜欢爸爸能用这辆自行车载着我去田野里干活,无论是坐在车横梁上,还是坐在后座上,都乐此不彼。其实那时的我只是为了贪图在路上坐车子的感觉,还有沉浸在被风吹着那种美妙感觉,干活却不是目的。
这辆无牌姓的自行车在我家可谓历经风雨,自从它被插接起来就开始了它固有的使命。如果说它是老黄牛的替身吧,它又比老黄牛好伺候,起码不用吃草料,偶尔上点废机油就能跑得溜溜的,虽然不能用来耕地或拉柴火,可是它能帮家里做的事却很多。除了做基本的代步工具外,为了家庭生计,它还载着父亲走街串巷,收购过鸡、鸭、鹅。那些日子,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胡同口张望,竖起耳朵听着自行车发出“吱吱扭扭”越来越近的声音。父亲骑着自行车一出现,我便会兴奋起来,因为父亲经常会用买卖家禽的零钱给我们买一点好吃的水果。在我体弱多病的坚持上学的那段日子里,它每天会和父亲一起,静静地等候在校门口昏黄的灯光下,放学的铃声响过不久,我便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父亲的自行车回家。无论大雨滂沱,还是冰雪交加,坑坑洼洼的乡村路面上留下过它或深或浅的弯弯曲曲的车辙……
这辆自行车一直伴随着父亲,它和父亲的白发一样,无声无息地镌刻着岁月的痕迹……
时间过得飞快,有一天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趁一个回家探亲的机会,和爱人一起给家里添了一辆轻便的新式自行车,这样母亲也可以骑着自行车下地或者赶集、走亲戚了。相比那辆笨重的大轮自行车,这辆新成员更适合女性使用,两辆车放在一起,就像夫妻车一样,但是遇上暴风雨天气,家人还是喜欢骑那辆架子笨重的大轮自行车,一是因为怕弄脏了新车子,二是因为旧车车架憨实,在恶劣的天气里行走更稳当。过了一段时日,村里很多人都买上了铁斗三轮,因为比自行车装的东西多,于是丈夫和我商量着给父母也添置了一辆铁斗三轮,从此那辆大轮自行车用得就更少了。再往后的日子里,家里陆续添置了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现在村里好多人都开起了小轿车,油门一踩,不用费劲儿就跑出去很远很远。用父亲的话说,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啊!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农田里流行用自行车改造耘锄,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推着改造后的车头耘锄地了,于是父亲也把那辆放置很久的自行车截断了,改造成了他的新工具――耘锄,总算这辆旧自行车又发挥了新作用。最终,现代化的农用机器普及了,耕耘、播种、收割……自行车改造的耘锄也渐渐隐退了。那陪伴了父亲多年的老伙伴也就彻底退休了,成为了我们家放置墙角的历史见证物。
父亲是个重情义的人,当我们和母亲都劝他把那些废旧的自行车残体卖掉时,他总是笑而不语,被问得多了,就回一句:“哪天抽空把它卖了去……”每当下雨时,父亲会用大的塑料纸盖一下车身,然后点上一根烟,默默地蹲在房檐下看着眼前的一切,烟雾缭绕中,看不清父亲的表情,只听他嘴里说着:“晴天后就把它卖了去。”但是,无数个春秋过去了,父亲依然没有卖掉那一堆旧车体,就任它们堆置在墙角。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我回到家看到父亲那辆老自行车残破的肢体,在阳光下闪着斑驳的影迹,感到好亲切,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我们再也不催着父亲去卖掉它了,因为它不仅是父亲的老伙伴和亲密战友,也是我心中永不消褪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