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小站(散文)

精品 【暗香】小站(散文)


作者:这一生 秀才,232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71发表时间:2018-10-05 20:30:12


   广漠的华北平原上已经是初秋了,万里青纱帐有了黄晕,玉米已经是硕果累累了。秋风过处,落叶飘摇,万里青纱帐犹如海涛一般一浪接一浪连绵不绝。小城故事多,因为这里有一座火车站——小站。
   小站就是小站,她的名字就叫小站。水泥抹的站牌是白色的,很是刺眼的白色,“小站”两个字是黑色的。
   整个县城里只有这个小站是联系外界的唯一通道,花石县唯一不缺的就是石头。李会英家就在花石县最西边,村名就叫李家庄。华北平原最西边是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花石山绵延数里,属于太行山一个支脉。花石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和着花石渠一路相伴相随,把大半个花石县都贯穿了起来。所以花石县有山有水,谁不说俺的家乡美?谁都说俺的家乡美!
   水姓家族在李家庄人本来就不多,水灵儿从小就长的特别白,村子里会相面的胡坎山说过,水灵儿这丫头,命好着哩!谁也不知道乡野丫头的命有多好。
   水灵儿的童年就和野小子没啥区别。上树掏鸟窝、下溪摸小鱼儿、爬墙捅马蜂窝……野小子能干的她都干了。
   这天正抱着一棵弯脖子柳树往上爬。你看她,碎花布衬衫曳在裤腰间,俩大麻花辫子稍嫌它碍事儿,发梢衔在嘴里。身子下蹲,脖子一缩,身子一挺,如此循环。有一窝喜鹊在树杈上搭了一个大大的窝,水灵儿就想看看有没有鸟蛋。
   “水灵儿,你又爬树!膝盖上我给你缝了几次?”水四嫂一手举着上古神器——笤帚疙瘩,一手指天画地,唾沫星子四溅,声音极具穿透力,隔着一块儿玉米田,就能认出自家女儿。
   “哧溜哧溜。”水灵儿从树上秃噜下来,站在她认为安全的地方等候娘的到来。
   “死丫头,就知道野!”娘还带着余怒。
   “都有外人来了,还在野——”娘的余音袅袅,听着却是刺耳。
   是的,娘的身边站着一个白净少年。黑色镜框的眼镜在日光下发出刺眼的光芒来,因为是仰视,他看不清树上的水灵儿。他用手挡在眼镜的上方,这双手真白,白的不像男人手,白的水灵儿都能看到他手背上的血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的手,水灵儿居高临下,心里已经“哼哼”了一百万次了。
   “你大伯家的儿子——水流儿。”娘提醒她。
   “哦哦……”“嗖嗖”眨眼间滑溜到树下,拍拍比自己矮那么一点点的水流儿的肩头。水流儿一个趔趄差点儿趴下。
   “嗤嗤,弱不禁风。”水灵儿得理不饶人。
   少年脸上红了白,白了红。
   “哈哈……”终于憋不住了,那笑声从红口白牙中迸溅而出,像碎银子一般落地有声。水流儿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这个黑里透红的豆蔻少女,怎么也看不到她有一点儿女孩子味道。碎花衬衣已经揉的百褶千皱了,比城市里的女人穿的百褶裙还百褶。
   水灵儿发现水流儿在盯着她的衣服看,自己不觉得也低下头看自己的衣服。赫然发现,自己胸口掉了一颗纽扣,要命!
   不觉狠狠剜了水流儿一眼,背过身去。
   “哎——”娘无奈地摇一摇头,招呼他俩人回家去。
   水灵儿用不太灵光的脑壳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水流儿就是自己的堂兄,在省城——水城市。
   连县城都不知道在哪个方位的水灵儿这回连手指头和脚趾头都加上了,也想不到省城在哪里。
   大伯这一次回家,一是带水流儿回家探探亲,认认老家。一是带水灵儿出去见见世面,他知道她是野丫头。
   坐了一路牛车,换上县城的公交车。他们说国道上有一个火车站,叫“花石站”。花石站太小了,小到只有两次火车停靠。花石火车站是一个京广线上的铁路车站,为三等站,建于1903年,位于水城市花石县兴龙龙路东口。
   那年是1990年,水灵儿第一次看到火车站。灰白色的建筑,全是玻璃门,四个门只开着一扇门。穿着灰色制服的工作人员脖子前挂着一个明晃晃的哨子。大家簇拥着在小小的窗口买来火车票,硬硬的窄窄的淡粉色纸板车票,还盖着红印章:孩票。半价:四元。
   工作人员用钳子卡出一个豁口,水灵儿随着大家和各种大小包裹挤上了铁皮车。那是一种绿色的铁皮车,如同绿色的大蟒蛇一般,盘踞在铁轨上。铁轨,长长的,前不见头儿后不见尾。它,通向了哪里?
   “你怎么不嘁嘁喳喳了。”一直很少说话的水流儿,挤挤细长的眼睛,眉毛微微上扬。
   “你知不知道你这个动作五官都变形了。”水灵儿说。
   水流儿知道,斗嘴自己永远也斗不过这个堂妹,所以抿一抿嘴唇,把要说的话生生咽下去了。
   “呜呜——”把水灵儿吓了一跳。“哐嘡嘡哐嘡嘡”,火车开动了。那一种有韵律的摇晃,使得水灵儿有些头晕。
   “面包——苹果——”啥玩意儿。啥叫面包!厚厚的棕色牛皮纸包裹的严严实实,一股香甜自纸包里一丝丝往外渗透,水灵儿用力吸吸鼻子。水流儿白了她一眼,水灵儿掐了他胳膊一下。
   “嘶嘶——”水流儿忍不住了。
   水灵儿也有些懊悔自己下手太狠,这次是去他家,不是去自己家。
   “哥,对不起!”
   “这样子,才像女孩子!”
   又抬起胳膊。
   水流儿反应很快,“噌”地一下子蹿起来,再也不挨着她坐了。
   水灵儿玩弄着辫子稍,低下头,不再理他。
   到了,这就是大城市。这么多汽车,还有公交车,还有好多商店……水灵儿的眼睛都不够使唤了。
   大伯家住的是三室一厅,因为水灵儿的到来,水流儿睡客厅的沙发去了。
   床,让给了妹妹。水灵儿躺在暄软的床上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狭窄的空间,处处是男孩子的气息,被子有一股樟脑球的味道,刺鼻难闻。很怀念自己家里的老粗布充满阳光味道的被子啊!
   接下来的两天,水流儿带着水灵儿转了两天。水灵儿说什么也要回家。伯父问她怎么啦!原来是打算让她呆一个星期的。可是水灵儿感觉憋坏了,脑壳都是紧绷绷的发疼,再待下去自己就会变傻。不会爬墙上树了是小事,没有人斗嘴可是大事。堂哥有的是书,没事就看书,自己都没人搭理。语言功能也快丧失了。大伯见问不出什么来了,只好把她送回家,回来时没有水流儿,只有大伯送的满满两书包书。水灵儿一路看书,也忘记了乘坐火车的新鲜感。
   终于到了,看到那个“花石站”那个水泥牌牌了。快到家了!小鸟飞回来了。
   回来了,我的野兔们!回来了,我的歪脖子柳树们!回来了,我的小伙伴们!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十年已逝。小学、初中、高中,眨眼间,水灵儿已经是一个水城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了。堂哥已经读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大伯希望水灵儿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也好有个照应。读大三的水灵儿已经不再是翻墙爬树的野丫头了。一身黑色西服,雪白的衬衣,衬托出青春的光泽。大伯那年的两书包书,改变了水灵儿。人,有时候很奇怪,一点点外力或许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呢!不是吗?
   在人生之路上,水灵儿如果继续野下去,或许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她选择了读书这条路,或许就是为了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那年十三岁,第一次进火车站,乘坐火车的经历,或许一生难以忘怀呢!读大学以后,更多往返于花石县和水城市,于是,那一块小小的站牌就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快毕业了,九十年代末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幸运的,赶上国家包分配的末班车,工作的问题应该不是问题。只是大伯的提议让水灵儿有些为难。从小山村走出来,也一直是大伯支持帮助的,自己的父母已经步入老年,母亲已经是满头白发了。还有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第一次下了火车,面对着纵横交错的铁轨,坐在站台边上的木椅上,看着呼啸而过的南来北往的火车默默地发呆。有些问题没有人会替自己解决。
   是的,不管是南来的还是北往的,都离不开铁轨,离开铁轨的火车就是一堆废铁。
   火车不管这个二十岁的女孩子在想什么,依旧“哐嘡哐嘡”不紧不慢地按照自己的轨道行驶。
   是的,叶落归根,还是回来吧!大城市的生活自己很难适应,还是守着爹娘比较好。
   向大伯说明了之后一身轻松。伯母却告诉她:水灵儿,该谈对象了。别学你哥,都二十四五了,八字都没有一撇。愁啊——伯母那一声啊拉的特别悠长。水灵儿脸都红到耳朵跟儿了。伯母默默地笑了。“你这孩子,还没有谈恋爱吧,改天我给你介绍一个。”“不不,不用了,伯母。”水灵儿逃似的跑出了伯母家,一个人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天色已晚,路边商店亮起了彩灯,黑色的高楼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女孩子的秘密怎么可以讲给大人听,她只适合写在粉红色日记本中。那些年,没有电话没有QQ和微信。只有书信。每一次精心折叠的书信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年,年轻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总是通过别人打听自己喜欢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那些年,即使爱了也没有海誓山盟,“你有你男朋了吗?”“做我的男朋友,可以吗?”或许这就是最深情的告白。总之,没有手牵手!
   是的,自己的男朋友在哪里?大街上飘来的是任贤齐的《心太软》,不知何时,连自己都觉得心太硬了,是不是和自己小时候像假小子一样玩耍,没有性别的概念了。总之,还真的没有考虑那么多。
   一封书信扰乱了所有,或许少女心是那么容易被触动。女儿心玻璃心,在心仪的人哪里透彻地藏不住任何秘密。他告诉他不想从事教育工作,而他偏偏是物理教育专业。他们是同学,她在水城,他在冰城,一南一北,只有书写往来。
   不知道几年了,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秘密,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随性自然。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她想问明白。因为她要走自己的路。水灵儿徘徊在车站,看着绿皮车来来回回奔波,他说他“十一”会来看她,会给她一个交代。
   然而,这一天,一直到天上的星星都出全了,深秋的风拍打着米黄色的风衣。他,没有出现。
   十月八日,打死也不会忘记的日子:将来我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样?又怎么可以照顾你!薄薄的纸张上只有这么两行字!只有两行!
   一个不可以承担责任的人又如何可以托付终身!为什么书本里电视剧里的爱情那么完美,生活中总是不尽人意。
   真想去找他当面问个究竟,然而,没有然而了!就像眼前的铁轨一般,有些人只能做平行线,永远无法产生交集。再也不会不可能有人那么畅快地去交谈了。心门就这么一下子关闭了。或许,以后,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人了……
   眼泪不争气地往下垂落,这里空旷无人,只有猎猎秋风。一片片白杨树的叶子打着旋子飘落,兜兜转转,稳稳地妥妥地完美地落在大地上,那么坚毅。生活中不是只有瑟瑟秋风,更有静美的秋叶。不是吗?那金黄色完成了一季的轮回,完成自己生命的使命,春荣夏长秋落,无怨无悔地扑向大地的最深处。
   弹指一挥间,二十年已过。水灵儿也找到属于自己的家,生儿育女之后,已经有多年没有出过门了。转眼之间,女儿该上大学了。
   生命的轮回又开始了……
   还在张罗着在小站买车票。女儿在她面前晃晃手机,她在网上购票了。网上购票,对水灵儿来说是个全新的东西。
   又是金秋十月,一家人到花石县小站来送女儿上大学。
   水灵儿这才发现,小站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只有一趟车在这里停靠了。花石东站,是高铁站,据花石站十公里。女儿定的是高铁票。一家人匆匆忙忙赶到花石东站,白色的火车准确地停靠在指定的地方。哦,是白色。女儿上了车,还没有来得及挥手告别,车已经“嗖”得一声不见踪影了。
   空空的站台上,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水灵儿。爱人说:“回家吧!”水灵儿才醒过味来。
   二十年时间,自己和这个世界到底拉开多大的差距,不知道。
   小站知道,因为沐风栉雨二十载,那个站牌还在坚强不屈地挺立着。
   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或没落感袭击在心头。或许,那一年在小站一个人的告别有意地屏蔽了外面的世界,与世隔绝二十年,又怎么可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生活不可以这么过!
   有人说,中文系毕业的女子从来都是诗意与远方同在,烟火和文章共行的。
   于是,人到中年的水灵儿仿佛因为孩子的出离,没有进入空巢状态,反而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依然喜欢绿皮车和那“哐嘡哐嘡”的节奏。绿皮车带着水灵儿和她的爱人,跨过高山跨过大海跨过草原,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原来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和广阔,视野的打开是胸怀宽广了起来。原来在生活中工作中风风火火得理不饶人的脾气也改变了许多,人也活出了另一种精神状态。
   在冰城,邂逅了多年以前的他。在街角的咖啡店,听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在秋风秋雨中,看一个熟悉的人挽着一个陌生的女人,忽然间没有疼痛的感觉,是时光抹平了记忆的伤疤,是岁月流走记忆的印痕。哦,原来,都会过去的!
   只是,小站是出发点又是原点。
   或许,只有水灵儿自己明白,所有的出发点都要回归。这里还有李家庄、李会英,还有水灵儿的孩子,水灵儿的学生……
   大伯和伯母也已经退休了,在李家庄翻修了老房子,起名“回李堂”。那里可热闹了。好些离退休的老人种花种树,养鱼养羊。
   出离与归来的故事,也许还会演绎下去,一代接一代,周而复始……
   唯一不能忘记的是——小站。
  

共 510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叙事情感小说。作者通过描述小说主人公水灵儿的人生历程,反映了人生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作者把主人公和小说里的人物都安排在小站,正是这个小站见证了多少人间的聚散离合,多少人间的爱恨情长。整篇小说语言流畅,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主旨积极,内润丰满感人,不错的小说。尤其是作者通过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出离与归来,对人的命运进行了终极思考和关怀,见地很深刻,使得文章韵味悠长,耐人深思!感谢作者赐稿暗香,期待更多精彩,祝作者创作快乐!推荐赏阅!【编辑:红旗如画】【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008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18-10-05 20:44:13
  人间的悲欢离合,发生在小站的故事,总是让人神伤!欣赏佳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主席在古田会议之后,进军清流途中写下的《如梦令·元旦》
回复1 楼        文友:这一生        2018-10-09 14:34:12
  所言极是,受教了。后文确实有些仓促!
2 楼        文友:韩溶        2018-10-09 05:26:24
  正如编者所说,这是一篇文字优美文笔娴熟的小说体裁,一个小山村,一个小站,联通了外面的世界。水灵这个乡村野丫头因为有省城的大伯提携在城里上了大学,后来又回到乡村,即婚生子,这期间社会的巨大变化,通过小站展示出来。文章的文笔娴熟,人物描写细腻,只是人物安排有些模糊。女主人公水灵本是在省城上了大学,又赶上分配的末班车,应该是有工作的,即便没有工作,也应该是跟得上时代的人物,对女儿网上购票还是网上购物应该不是那么的惊奇和神秘感。水灵这个人物安排应该有新意,即便不工作也要有思想上的进步,和一般家庭妇女有所区分。本文作者是有生活的,水灵应该是以自己为原型,在原型的基础上应该有更深的加工,创作来源生活要高于生活,总之是一篇文字优美,人物鲜活,情节紧凑的好文章。
将文学进行到底!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