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家国天下】拾秋(散文)(原创首发)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拾秋(散文)(原创首发)


作者:高永清 举人,5376.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85发表时间:2018-10-08 12:09:32
摘要:北方秋季,天高云淡。微微的秋风吹走了夏季的酷热,送来了舒适的凉爽。


   北方秋季,天高云淡。微微的秋风吹走了夏季的酷热,送来了舒适的凉爽。山岗上,田野里,金灿灿的谷穗,沉甸甸地弯在枝头,秋风拂过,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红红的高粱,张开笑脸,形成一片片火红的涟漪。还有那玉米大豆、花生芝麻……各种庄稼水果的馨香,汇集在一起,被温柔的秋风一吹,吹入了人们的心田,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仲秋前后,秋收开始了。太阳还没露头,东方仅仅现出鱼肚白,农民们便早早起来,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拿着镰刀农具,担着箩筐,赶着马车、牛车,走上山岗,步入田野,开始井然有序地收割各种庄稼。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比较贫穷,农具也比较落后,还没有机械化收割机等装备。那时候,童年的我,还在县城读小学。我们没有暑假,却有秋假一个月,与现在不一样。
   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喜人,也很诱人。可除了上交公粮外,分到老百姓手里却寥寥无几,大部分也是粗粮,就是每天喝糊糊,怕是一年也难吃下来,人们便视粮食为宝。秋收开始后,失去较强劳动能力的一些老人与孩童,就来到收割完的田地里,似捡金银一般,一穗一颗地捡拾遗漏下的粮食作物,以贴补家用。于是,在我们那里,便有了拾秋这一说。我们这些孩童也便加入了这个拾秋行列。
   秋假一放,我们这些左邻右舍的孩童们,把作业留在晚上,白天,便相约一起到庄稼地里拾秋去。
   秋假的第二天晨曦,太阳刚露头,我们十多个岁数不等的孩童,有男孩,有女孩。大家都拿着不大的篮子或各式各样的布袋子,按照约定时间,在胡同口集合。然后,我们这些孩童嘴里喊着唐朝诗人李绅的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迎着舒适和煦的秋风,踏着乱七八糟的步伐,在金灿灿的阳光照耀下,便向城外不远的西山出发了。
   十多分钟后,我们便出了城,在城外的不远处,有一个很大的打麦场。地面是夯实的很平整的土地面。在夏天时,用很原始的方法,将收割回来的麦子平铺在打麦场地上,把马或骡子毛驴的眼睛蒙上,屁股上挂着一个粪兜子。拉着一个很重的沙石碾子,由人指挥着,一圈一圈地碾压,然后,再把碾过的麦子汇集在一起,在有风的时候,用硕大的木铲子,铲起麦子,往高处一抛,经风一吹,麦子与麦糠便分家了,麦粒几乎在原地落下,麦糠则被风吹到了一边。然后,再一遍又一遍地碾压,一次又一次地高抛,最后,剩下的就全是麦粒了。从中可以看出,从种到收,每一粒麦子来的多么不容易。
   秋风已经把夏天吹走,现在是金秋,只见打麦场上堆放的全是刚收割回来的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作物,一眼望去,一个又一个金灿灿的玉米垛子,一堆又一堆红火火的高粱垛子,好看极了。打麦场边,盖有一间土坯房屋,里面住着两个看守的。我们这一群孩童,继续往前走着,映入眼帘的是,山下的农作物依然在蓬勃地生长着,还没收割。这到那里去捡拾啊?正在不知所措时,巧遇一老农,他善意地告诉我们说:“山上日照强,农作物成熟的快,队里安排从远到近收割,你们去后山吧。”我们便沿着山道前行。行至半山,已感觉有点累。看着山顶,落着许多片片白云,看过《西游记》的我们,心中便生出一种奇思妙想,到了山顶,一定要扯下一块白云,然后,站在上面,象孙猴子那样,腾云驾雾,想去那里就去那里,又快又省时。孩童毕竟是孩童,当我们费力地登上山顶时,那白云不见了,伸直了眼睛看去,那片片白云又出现在前方更远的山顶。真是,我在走,白云也在走,且走的比我们快了许多。
   一个时辰后,我们来到后山,跑进一片收割后的空地,在地里寻找了一会,什么粮食也没有找到,只见到处堆放着高粱秆,原来这是一片高粱地,收割的真干净。我们这些孩童们不免有些垂头丧气。只好掉转身,又跑到另一片玉米地里,在那成堆成堆的玉米秆里翻找着,倒是小有收获,我捡到了两个不大一点的玉米棒子,赶忙放在布口袋里。其他孩童也有一点点收获。再找,什么也找不到了。
   这时候,我们看到山沟对面的庄稼地里,人们正在收割大豆。我们又穿越过山沟,到了那块地的边上。没有收割完庄稼,捡拾的人是不可以进地里的。我们这些孩童便乱哄哄地玩耍起来。待收割完大豆,看到大人们用马车或牛车把大豆拉走,收割的人们又去了别的地里。在地边上等待的老人和我们这些孩童,飞快地跑进地里,仔仔细细地开始捡拾,一个角落也不放过。大豆都在豆秆上,捡拾时直接捡豆秆就行了。这块地比较大,在这里,大家还是有收获的,我捡了一小捆。一个时辰后,再也捡拾不到了,于是,大家各自抱着捡拾到的豆秆,在附近,找到几块比较大的青石板,把豆秆放在上面,那大豆成熟了,皮和秆又干又脆,我们脱下鞋,用手拿着,啪啪啪地一阵乱打,霎时,那大豆便脱落下来,我们把秆拿去,双手捧起混在一起的大豆与皮,用嘴轻轻地一吹,豆皮被吹掉了,手里剩下的只有金灿灿的大豆了。大家高高兴兴地把大豆装进布袋子里。每当捡拾到一粒大豆或一穗玉米,就好象捡拾到金子一样珍贵,孩童们异常兴奋。
   稍事歇息,捡拾的老人孩童三五成群地又寻找别的庄稼地去了。我们四处张望着,突然,看到在我们刚才捡拾大豆地边的不远处,有一个老人拿着小锄头,在用力地刨着,孩童们都好奇地跑过去,这里野草丛生,乱石成堆。这老人在刨什么?难道地下有宝。于是,我禁不住问老人道:“大爷,你在刨什么?”老人听后,放下小锄头,笑了笑,说:“孩子们,你们不知道吧。刚才我看到有几只田鼠在这里进进出出,我断定,这个洞,一定是田鼠洞。”我不解地又问道:“就算是田鼠洞,你刨它有啥用?莫非田鼠肉也能吃?”老人说:“田鼠肉能不能吃,我不知道,反正咱们这里没有人吃田鼠肉。我刨这洞,做什么?你们这些娃娃们,等着瞧。好了,我要继续刨了。”话说到此,我们就站在那里,等着瞧吧。
   这老人很有信心地在用力刨洞,不时地,从洞中窜出几只田鼠,逃命去了。半个时辰后,刨出了一个又深又长的大洞。突然,老人大声喊道:“娃娃们,快来看。”孩童们都围了过来,伸长脖颈一看,咦,有意思,这是什么魔法,洞里,竟然有一大堆黄豆和玉米粒出现在我们面前。“看到了吧,这就是田鼠偷的庄稼,储藏在洞里,供它们在冬天食用,这洞里的粮食,至少也有四、五斤。”说完,老人把洞里的粮食装入了自己带的一个布口袋里。
   看到这情景,我不由地想,能找到这样几个田鼠洞,可比那在地里捡拾好多了。这样的拾秋,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忽然,有一孩童嚷嚷道:“大爷,前面那个青石板后面,有一个洞,洞口和你这锄头把子一样粗。”老人说:“你看见有田鼠出入吗?”那孩童说:“没看见。”老人有点疑惑地说:“那就不一定是田鼠洞。”那孩童胸有成竹地说:“肯定是。”说完,把老人放在一边的小锄头拿起,跑向了青石板后面。开始用力刨洞,我们与老人也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刚走到青石板后面,只见那个刨洞的孩童“哎呀”一声大叫,扔下锄头,掉头就跑。蓦然间,一条一米多长深褐色的大蛇,从被刨的洞口窜出,向那个孩童追去。我们这些孩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叫唤着乱跑起来。说时迟那时快,老人一个箭步冲上去,一下子抓住大蛇的尾巴,提起来,用力抖了起来。又拿起地上的锄头,把蛇头放在地上,咚地一声响,蛇头与蛇身分了家。老人把蛇身扔到乱草丛中。严肃地对我们说:“打蛇,就要打七寸,你们懂吗?孩子们,在这山上,可不敢乱挖乱跑,你们拾秋,也要注意安全。”
   仲秋时节,早晚凉爽,中午还有些燥热。老人对我们说:“孩子们,时间已不早了,我要回去了,你们要切记注意安全啊!”我问道:“大爷,现在几点了。”老人看了看日头,说:“我也没表,不知道几点了,看这日头,怎么也有中午一点了。”说完老人扛着锄头,提着口袋,下山走了。
   这时候,我们的肚子也咕咕咕地叫起来。孩童们相跟着,往旁边的山沟走去。这个山沟里有一段路程,全是青石板路,沟的两边尽是青石板崖壁。在路边崖壁上有很多石洞,不知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们时常到这里玩耍。不一会,我们到了沟里,找了个比较大一些的石洞,坐在里面,甚是凉爽舒适,拿出父母给我们带的干粮,也就是玉米面与豆皮混合起来蒸的窝窝头。我们大口吃起来。渴了,仰起头,把在洞顶上石头缝隙里滴答出来的水珠,接到嘴里,喝上一会。吃饱了,喝足了。我看了看孩童们,怎么才有八个人,少了四个男孩童。
   在洞里休息玩耍了一阵,我们准备要出发了,刚出洞口不远,看到少了的那四个孩童,他们身上都背着一大捆豆秆,气喘吁吁地向青石板路走来。只见他们把那齐整的豆秆,放在青石板上,脱下鞋,用力捶打起来。不一会,他们每个人的布口袋就装满了半口袋,足有十多斤。我看了看我们八个人的布口袋,每个人,也就有个一斤左右。我便问他们道:“你们怎么能捡拾到这么多这么齐整的豆秆。”他们诡秘地一笑,说:“我们在没有收割的大豆地里拔的。”我说:“你们就不怕让人给逮住吗?”他们说:“怕什么?大中午的,都回家吃饭去了,没人能看见。”我说:“那不好吧,你们这不是拾秋,是偷秋。”他们说:“管它是拾秋还是偷秋,进了自己口袋就是自己的。这就叫,胆大的吃饱肚,胆小的饿的哭。”说完,他们都哈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他们说:“我们四个人不去拾了,在这青石板洞里玩呀,你们回家时,过来叫上我们,咱们一块回家。”
   剩下的我们这八个孩童,大都胆小,从不敢做那偷鸡摸狗之事。我们又上了山,继续到那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捡拾大豆玉米。
   孩童就是孩童,总免不了玩耍。在一个偏僻的山仡佬里的一块大豆地里捡拾时,不知从那里跑出来三只灰色的小野兔,在大豆地里乱跑,我们这几个孩童,不约而同地开始追逮起来,小野兔又跑到山上的荆棘丛里,我们也跟着在荆棘丛里仔细寻找。一会又看见一只,我们又追起来。到头来,小野兔跑的无影无踪了,我们什么也没逮着,白白地浪费了一个多小时。又捡拾了一会,耐不住寂寞,便拿出弹弓开始打鸟玩。或者到草丛中捉蚂蚱。一下午时间,有一半多尽是玩耍了。
   一抹夕阳快要落山了,我们几个孩童都看了看自己携带的布口袋,大都是捡拾了不到二斤豆子,三两个非常小的玉米棒子。看着一天的辛苦换来的却是一点点粮食,孩童们感到有些颓丧。从太阳刚露头到太阳落山,在山上整整奔波了一天,孩童们有些疲乏了。回家吧,明天再来拾秋吧。
   下了山,走到沟里,路过青石板洞时,把那四个偷秋的孩童叫上,我们十多个孩童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我们走到城外打麦场时,路边站着两个看秋的中年男子,见我们走来,便拦住我们,让我们十多个孩童站成一排,依次检查我们的布口袋。检查完毕,对我们安分守己的八个孩童说:“你们八个孩子,可以带上捡拾到的粮食走了。”把那四个偷秋孩童的布口袋全部没收了,并训导那四个孩童说:“拾秋,你就是怎么拾,也不可能拾下十多斤粮食。小小年纪,胆敢偷秋,以后再这么做,就叫你们家长来,把布口袋留下,你们走吧。”那四个孩童哭丧着脸,空着手,跟在我们后面,回家了。我们走在前面的八个孩童,提着布口袋,还真有点洋洋得意的样子。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在天高气爽的秋日里,我们连着上山拾了十多天秋后,那天傍晚,回家后,听大人们说,队里明天要到西山南沟里收红薯,孩童们高兴了,因为我们小孩子都喜欢吃红薯,而且拾回来,就可以煮熟吃。第二天,我们睡了个懒觉,等到半下午时分,提着箩筐,拿着锄头,跟着老人们一起向城外走去,当我们来到南沟红薯地时,队里人们还没有收挖完,我们看到,满沟都是红薯地,好大啊。到处都是人头攒动,锄头晃动。那沟里,一堆一堆的红薯正在往马车上装。我们只好在地边上等,那地边上等待拾红薯的人也是黑压压一片,至少也有七、八十人,不过,都是老人和孩童,没有一个壮劳力。
   当太阳离落山还有一竹竿高时,红薯收挖完了,生产队长大声喊道:“大家可以进地捡拾了。”哄地一声,人们争先恐后地奔向了红薯地,开始捡挖起来。这拾红薯比拾粮食有意思多了,人们就象疯了一般,抡起锄头,拼命地挖着,我拿着锄头顺着一个红薯的粗根一直往下挖,好深啊。我横下心来,挖了一米多长,半米多深,头上的汗水也禁不住地往下滴答。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挖出一个好大的红薯,足有三斤多,人们都跑过来围着看,有个老人说:“这孩子,真有本事,好福气。”我手里拿着大红薯,有点垂涎欲滴的样子。听了此话,便有些洋洋得意了。在偌大的红薯地里,人们一直拾挖到天黑的看不见了,才罢手。拾的多的有十多斤,捡的少的也不过二、三斤。我看了看我的箩筐,怎么说,也有十多斤。回到家里,受到父母亲的夸奖,当下,我母亲便洗了一些红薯煮了。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我终于美美地吃了一顿今生难忘的又香又甜的饱饭——煮红薯。
   一个月的秋假,足有二十多天为拾秋。我与孩童们一起,又捡拾了一些土豆、花生、红萝卜等一些农作物。为贴补家用,我们这些孩童,深深地懂得岁月的艰难,生活的困苦。每天都是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裤,踏着露脚趾头的布鞋,奔波在山岗,穿梭于田野,饿了,吃点豆皮窝窝,渴了,喝点空山泉水。
   日月轮回,四季更替。无论冬天有多么寒冷,秋天永远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年年有,拾秋却远去了。
   童年的拾秋,奔跑在田野山岗,一粒一粒金灿灿的大豆玉米,还有那高粱土豆,伴随着泥土的芳香,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遐想。事情虽小,但意义非凡。使我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明白了许多道理。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不管做什么事情,切不可三心二意,像小猫钓鱼样,玩玩耍耍。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持之以恒。就如拾秋样,只要有辛勤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做人,一定要诚实厚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偷偷摸摸,坑蒙拐骗。只要做了坏事,就一定会遭报应。就如拾秋样,切不可偷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拾秋,让我更加懂得了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铺张浪费现象也太多了,讲排场,耍阔气,在饭桌上扔掉的粮食无以计数,那是在糟溅自己,也是在糟溅广大老百姓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们要铭记,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百姓的汗水与泪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金灿收秋时。秋天来了,秋天走了,时间过的真快,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作为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一定要有勤俭节约的意识,爱护粮食,珍惜生命,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让我们以健康的身躯,站在秋风中,听听那丰收的歌唱,看看那金灿灿的的田野,望望那湛蓝的天空,闻闻那黄土地的馨香,人生多美好!
  

共 58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树上的叶子一片片落下,似乎带着一丝丝的遗憾,轻轻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而农田里的庄稼金灿灿的,秋风拂过,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在作者的笔下,将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时期。出生在农村,生活及长大在农村的我,对作者叙述的一幕幕画面感同身受,似曾相识。童年的拾秋,奔跑在田野山岗,一粒一粒金灿灿的大豆玉米,还有那高粱土豆,伴随着泥土的芳香,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遐想。如作者一样,在小时候也经历过拾秋。在仲秋的季节,收完自己家种的粮食,约上几个伙伴一起去拾秋。孩童的我们,在田地里便嬉戏,便找寻可以捡拾的粮食,以来弥补家用。作者所描述的那几个偷秋的孩子,最后受到了惩罚。作者呼吁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厚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偷偷摸摸,坑蒙拐骗。只要做了坏事,就一定会遭报应。虽是简单的拾秋,但也看出一种做事的态度,作者再次呼吁,不管做什么事情,切不可三心二意,像小猫钓鱼样,玩玩耍耍。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持之以恒。就如拾秋样,只要有辛勤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最后作者懂得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铺张浪费现象也太多了,讲排场,耍阔气,在饭桌上扔掉的粮食无以计数,那是在糟溅自己,也是在糟溅广大老百姓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们要铭记,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百姓的汗水与泪水。作为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一定要有勤俭节约的意识,爱护粮食,珍惜生命,做一个有意义的人。又是一年金秋十月,秋来秋去,作者的文章让我们在收获的季节里明白与领悟了许多。其文章语言质朴,笔法灵动,推荐共赏,感谢赐文晓荷,拜读作品,期待更多精彩,遥问作者,秋安!【责任编辑:柠檬清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幸福千里        2018-10-08 12:17:51
  散文语言质朴,笔法灵动,一篇散文佳作,欣赏。
一生风月且随缘,穷也悠然,达也悠然。
回复1 楼        文友:高永清        2018-10-08 12:54:17
  幸福千里老师,我也读过你写的文章,写的很好。感谢老师辛苦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柠檬清香        2018-10-08 12:28:12
  感谢作者,编辑,读你的文字很愉快,问候作者!
路在脚下,自己要一步步坚持走下去。
回复2 楼        文友:高永清        2018-10-08 12:52:45
  谢谢老师,请多给以指导,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 楼        文友:水梦清荷        2018-10-11 19:41:40
  看了你的文章,想到我的童年,我也拾过稻穗,多么美好的岁月,如今已经渐行渐远。人生应该节俭,爱惜粮食,确实如此!!
回复3 楼        文友:高永清        2018-10-11 20:22:28
  谢谢文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 楼        文友:邓州徐君泽        2019-03-23 16:55:57
  穿越沧桑岁月的珍贵记忆!童年似诗!语言形象、生动;故事鲜活;很有艺术感染力!
5 楼        文友:邓州徐君泽        2019-03-23 17:00:49
  向高老师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