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刊视界】我的外婆是汉奸
有一天,我告诉母亲,村中某某走了。儿女都成家立业,好日子刚刚开始,他还没适应怎样享受儿女们的孝顺,就突然离世,老天爷太不公平了。
母亲接口说:“人的寿命与小时候生活得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就拿我来说,十九岁出嫁那一年,同一晚上村中有四个姑娘出嫁。到如今,仅我一人活在世上。有人六十不到就去世了,最大的没有超过七十三。解放后,有的当上了共产党员妇女干部,生活比我过得好,可是就是不能长寿。原因大概是,她们小时候没有一个比我生活得好。你的外祖母非常疼我,我整天跟在她身后,吃好的喝好的。”
我不解地问道:“我听老师说过,在旧社会,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是很普通的现象。外祖母怎能有那么多的钱,给你买好吃的好喝的……”
母亲笑着说:“我的傻儿子!我娘家过去是大户人家,家里开着糖坊、染坊、炕房、槽坊,还在柘皋开了布店。可惜你外祖父不争气,整天赌钱、看戏和抽大烟,把家业渐渐衰败下来。幸亏你外祖母很能干……”
我大笑道:“外祖父,败得好!败得好!要不然,子孙后代都要戴上‘地主’这顶帽子!子孙要忍受多么大的磨难和痛苦……”
母亲认真地说:“我娘家没有划成地主分子,主要还是靠着你外祖母能干,不肯得罪村中人。她对人都好,不问贫贱,有求必应,广结人缘。文化大革命闹得那么厉害,村中也没有那一个人提出要斗你外祖母。”
“这么说,外祖母做事圆滑?”我突发奇想地问道,“外祖母是对共产党好,还是对国民党好?”
“我的傻孩子!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两边都不得罪了!你外祖母胆子可大啦!日本鬼子要进村子,你外祖母叫家里人,放鞭炮迎接……”
我大惊道:“这不是汉奸吗?!解放后,人民政府审判外祖母了?”
“怎么没有审判?”母亲霎时变了脸色,惊恐地说,“我十三岁那一年,在我娘家开公判大会。人山人海的,有几个贫下中农走上台作证。指控你外祖母指挥人抬着半扇肥猪肉,抬着两头羊,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小鬼子。还杀鸡杀鸭,酒饭相待小鬼子!‘打倒汉奸王氏!’……”
“王氏是谁呀?”我听糊涂了,问道。
“当然是你外祖母了!过去,女子社会地位很低,很多女子在正式场合都没有名字,在姓后,加个‘氏’就成了自己的名字。那时,你大舅二舅和外公都在外地当炕房大师傅。外婆因为好推牌九,被你外公打得忍受不了。有一天,带着扁担绳子和一个砍草刀,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家里就奶孙俩相依为命,我吓得躲在人丛,大气也不敢出。当官的问一声,你外祖母答应一声。‘别人指控你是汉奸,你服不服?’‘我不服!我家里,藏着九名新四军伤病员。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这样做,是为了家里人和新四军伤病员都能活命……’”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外祖母当汉奸是有原因的。那时做事都是很秘密的,有的事父子不相知,夫妇不相知是很正常的。我听母亲说,那时家里还开着炕房,一刻也离不开人。别人都跑鬼子反,逃到山上树林里躲藏。那时候,大户人家都有独角楼,登上楼顶,四周有情况尽收眼底。家里也有几条枪,假如遇上土匪强盗,只要枪一响,再打一下锣鼓,周围大户人家也都带着枪来支援。可是小鬼子太强大了,大户人家都不敢正面对抗,有所反抗也是秘密的。
那天是端午节,家里正好杀了一头猪。知道家里藏有新四军的只有三人,外祖父外祖母和长工何昌贵。鬼子逐村逐户地搜查,目的就是为了搜捕新四军的伤病员。转移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更容易暴露。外祖母急中生智,叫家里人放鞭炮迎接小鬼子……
“何昌贵,现在在哪里?”穿军服的干部和气地问道。
“他后来跟着李政委参军去了。好几年了,也没有回家过。”外祖母忧心地说。
“李政委叫什么名字?还有谁知道这件事?”穿军服的干部提醒道。
“那次,李政委也负了伤。伤病员都这么喊他,我哪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外祖母满脸忧愁地说,“还有何百昌也知道,他是伪保长,我男人。他去年过世了……我不是汉奸……”说着,忍不住放声大哭。
穿军服的干部站起来,走到外祖母身边,和善地说:“老人家,不要哭。你放心,人民政府绝不会冤枉好人的!你冷静地想一想,比如说,李政委有没有书信留在你身边?”
“有,有有!”外祖母激动地大声说,“我想起来了!昌花,我看见你了!你上来,帮奶奶回家拿一样东西。奶奶就没事了……”
我母亲颤颤兢兢地走上来,外祖母低下头,贴近耳朵,小声地说着什么。不一会儿,我母亲抱来一个很小的仿红木小匣子。外祖母用钥匙打开小匣子,递到穿军服的干部面前。他伸手拿起一张纸读道:“借条。今借到何百昌大洋三千整。经办人,李兴国。民国某月某日,上面盖有通红的巢县军分区公章。”
穿军服的干部数了数,一共十张,激动地说:“老人家,你和你的家人,都是革命的功臣!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你和你的家人借三万大洋,不简单呀!李兴国,是我的老连长,他的笔迹,我能认识,不会错的。你救过李司令员……老人家,我把你的情况向上级反应。你要现钱的话,暂时没有,但人民政府一定会想办法还清的!”
“首长,我不要钱!这能证明我不是汉奸吗?”外祖母流着泪说,“为了过上太平日子,年轻人都能献出宝贵的生命,我家人捐献三万大洋,又能算得了什么?解放了,我有一双手,不愁没饭吃……”
“老人家,你是革命的功臣,怎么可能是汉奸呢?!”
“奶奶,匣子里还有一张小纸片呢!”我母亲眼尖,提醒道。
穿军服的干部,拿起折叠成干子大的纸片,展开读道:“证明。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证明王氏不是汉奸。端午节,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小鬼子,是为了救家里藏的九名新四军伤员……证明人李兴国,民国某年某月某日。”
“老人家,你是革命的功臣!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向上级反映……”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问起母亲,外祖母会有什么要求呢?
“什么要求也没提,只要不是汉奸就行!”母亲一身正气地说,“你外祖母一生都在做好人!那么大的家产,到解放后,败得只剩下几间大瓦房。说句良心话,外祖母也捐钱给国民党抗日!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有钱人日子也不好过,土匪强盗也在暗中盯着你。倒不如把钱捐出去,做个好人,保子孙后代平安。现在看来,你外祖母做得很对!”
我笑着对母亲说:“妈吔,你的意思我懂!做个好人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