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收获】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杂文)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方一座不大不小的县城里,家里没有电视看,当教师的父亲就偶尔带着我和妹妹上街去看电影或歌舞剧。
离我家不远处的大街上有一家公家的大电影院,再拐过一条马路就有一家小型的歌舞剧院,虽然没有什么美观的装修,但在这座小城市市民心里是很高档优雅的艺术宫殿。当时看的电影有《英雄儿女》、《卖花姑娘》、《苦菜花》、《南征北战》等,歌舞剧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
每次与父亲、妹妹坐在黑洞洞的电影院或剧院里,观看似懂非懂的电影或歌舞剧时,我的心情就感到非常愉悦和自豪,像有只小鸟快乐地在心底唱歌。因为在那个精神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能有这样与亲人共享文化艺术的时刻,已经是生活中最“高级”的一件事了。母亲因为有小弟弟和家务缠身,从来没有和我们一起这样享受过。
随着荧屏上、舞台上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剧情的跌宕起伏,我就开始了自己的“小动作”:我从一个军用垮包里掏出一些早已准备好的玉米棒、大豆、葵花籽等零食,分给妹妹一些,然后心安理得、津津有味地一边观看一边吃。一般情况下父亲是不吃的。
这是多么令一个小女孩深感幸福的时刻。舞台上、屏幕上演的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享受这种与家人美好幸福的生活感觉。
由于性格大大咧咧,我经常肆无忌惮地大口大口嚼东西,弄出了响声,随着剧情哈哈大笑或稀里哗啦地流泪,这时父亲就提醒我:“声音小点。我们要尊重台上的演员,也要尊重身边的其他观众”。
一般情况下,只要父亲提醒,我会收敛的。而比我小一岁半的妹妹却是一个与我性格完全相反的女孩,她不善表达,性格沉稳内向,从不会让大人做这样的提醒。
“尊重演员,尊重观众”。多么有分量有哲理的话啊!难怪许多年后父亲的这句话仍然叫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人生是个大舞台。
经常听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想想人生这个大舞台,我们有时候是演员,有时候却是观众。我们会身不由己地走进不同的角色领域里,还要在这个角色里做适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并且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好。
但,无论如何,我们首先要在特定的时刻弄清楚的是:自己是观众还是演员。因为观众与演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和角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作为一名观众所不能感悟到的。
因为性格活泼,从小能歌善舞,善于表现,大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工作,就与“舞台”有了无法割舍的联系,大小班级演出,学校演出,团体演出,单位演出,一直到目前的广场舞,虽然什么成就也没有,但跳舞和积极以及参加“演出”的兴趣从来没有间断过,热情更是没有减弱过。所以,毫不谦虚地说,自己对“演员”的心态还是有一定的经验感受和体会的。
所以,我常常闷着头想:当我们是“演员”的时候,当我们孤独地站在某一个人生舞台的时候,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围绕主题,精益求精,表达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演出个性,演出精彩,演出奇迹。不论鸳鸯戏水,还是龙凤吉祥,把最大的光华和能量演绎、展示给观众,对得起为我们点赞,给我们力量的台下掌声和鲜花。
不仅如此,演员还要认识到应该感激观众,没有观众,你的戏演给谁看?再惊世骇俗、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如果没有人为此感动流泪,长吁短叹,捶胸顿足或羡慕嫉妒恨,自己演给自己看是不是很可怜?很悲凉、很寂寞、很失败?剧情是不是没有空间的发展余地?再精彩的道路如果没有春风化雨,没有鲜花美酒,没有坎坷没有波涛,没有蓝天没有细雨,是不是越走越窄?再辉煌的历程如果没有高山和河流的陪伴,是不是很容易走到墙角尽头?
当我们是“观众”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观众守则,富有责任心地珍视台上的表演,尽管台上没有我们的戏份,但我们应该努力做好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观众角色,做一个有品位、有修养、名副其实的合格观众,对得起辛辛苦苦为你表现才情芳华的台上人。
同样,观众是否也要感恩舞台上的演员。如果这个世上,人人都完完全全地投身于当下,让人性中的弱点肆意膨胀,比如懒惰自私、世俗物质占有了自己所有生存的理由渠道,不需要精神生活,不需要享受心灵层面的追求和提升,就不会有人勇敢地跨上人生的舞台,把缤纷万倾的心灵彩练当空挥舞,你也就没有地方去观看人间奇迹,体验不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地,没有机会让自己的情感得到震撼和释放,也感悟不到人类灵魂深处浩瀚宇宙那广阔无垠的精彩画面,是不是感到活着很平庸、很压抑、很委屈、很寂寞、很无聊?。
毕竟,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
百闻不如一见。
写作,就是在演员与观众之间互动,在别人的故事里绽放自己也是一种幸福。
也许演员举世无双,但观众芸芸众生,三六九等,应有尽有。演员不能要求观众和你一样的素质,一样的世界观,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情感境界。也许会有一些流氓无赖为你喝倒彩,泼脏水,但你的心灵磁场在你一出场就已覆盖了整个剧场,你精湛的投入表演早已净化了舞台下一颗颗可爱的心灵,没有什么可阻挡你美丽绝伦的精彩演技和玫瑰花儿般的优雅绽放。
有现代人调侃说:人生是台戏,全靠你演技。
演员在舞台上用心血演戏,成为观众眼前的一道风景,表演着催人泪下,乃至千奇百怪的故事,而观众是不是也是演员心目中的一条斑斓多姿的彩带?没有这道彩虹,哪有台上风雨变换的历练?没有这道彩虹,靠什么激发台上演员去爆发人性美感的激情?
众人添柴火焰高。
本人认为,不论在哪个人生阶段的舞台上,做为演员,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接纳来自台下观众浪潮里的各种风云突变,明枪暗箭,欺诈辱骂。你应该非常清楚,你的高贵和价值,就在于你成为了令观众无法否定的看点、亮点、美点、景点。你不能随意放弃观众,放弃观众就是放弃自己。
反过来说,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和舞台上的表演者产生点点滴滴灵性的共鸣,突发一些意料不到的灵魂震撼,并让这些微不足道的情愫主宰着自己的行为去关注眼前的表演者,并长长久久地互动感染下去。
一枝独秀不是春。
演员的收获就是观众对自己的认可和理解。而一个观众的收获则是能够与舞台融为一体,找到心灵上的共鸣,成就自己的精神追求和高度。
生活是一把无情的尺子,刻有精确冷酷的度数,不是谁都有能耐有资格有机遇登上舞台,充当演员,表白自己,妩媚华年。毕竟,大部分人活在俗不可耐的现实里。
演员和观众是不是好比鱼水关系?相互欣赏,彼此感动,相互需要,共同支撑,并互为表里,一个主演,一个主看,是不是互为生存的条件和理由?彼此视为一面镜子,互映互补,相互依赖,彼此欣赏,完成一台戏,铸就人生舞台的神奇境界?
这是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决定的。
要演好人生这台戏,演员和观众缺一不可。
客观而明确地定位自己,对一个生活在复杂而混乱现实里的人,体现活着的价值和成功的指数至关重要。
一个人最大的能力不是制敌,而是化敌为友。不是心存嫉妒仇恨对待眼前舞台上那些在你面前晃来晃去闪光的人,而是怀揣仰视的目光去了解别人的舞台。
你是观众还是演员,人人应该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