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当下作文怎么教?(随笔)
新理念指导下的统编教材作文怎么教?
我们招募了10名大学生,有文学专业、传媒专业、教育专业等,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有三位名牌大学生的指导方法值得借鉴。他们的理念是,以生活导引能力。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举例。
方法一,画面联想。
课例《我来编童话》。第一步,回顾导入。以单元所学的童话体课文回顾导入,引导孩子梳理出童话情节离奇、结局奇美、地点奇特、角色神奇的特点。聚焦一个“奇”字。第二步,词语联想。出示三个看似平常又互不关联的三个词:“黄昏”“厨房”“国王”,让学生想象看到的画面,激活思维。第三步,串联故事。引导学生将三个词串连成一个有趣的故事,紧扣一个“奇”字。第四步,自由创编。以角色、时间、地点三要素和“国王为什么来厨房”“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三个问题为支架,在童话创编的语境中进行练笔。第五步,习作赏析。结合两个要点,一是“一切东西会说话。”这是单元写作知识点。二是以“奇”为核心,全文一以贯之。第六步,拓展阅读。出示童话书封面,从自己编写的童话进人广阔的童话世界,从尝试学写童话故事引到阅读丰富经典的童话。
方法二,问题研讨。
课例《我有一个想法》。第一步,出示问题:相处了两年半的同学要转学,你有什么想说的?第二步,激活思维:司机跟放学的学生抢道,你有什么想说的?教师引导一要发表真实的想法,二要与生活链接。如:由对司机的想法扩展到对校方、对家长、对交警等多方的想法与建议。第三步,拓展思路:“在你的身边,类似这样让人不愉快的事情还有吗?”小组研讨,尝试“任务链”写作。第四步,学习写建议书,自媒体发文。
方法三,植入科学元素。
课例《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第一步,实验引入:动脑想就让玉米变成爆米花。第二步,变废为宝:玉米骨变飞船(播放视频)。第三步,寻找身边的科学,小组分享。第四步,把科学植入我的生活,想像一个生活场景写下来,小组交流。第五步,学习写科幻文:现实依据+科学元素+人文思考。
以上,画面联想、问题研讨、植入科学元素,这些方法可以解决写作中的什么问题呢?
答案是,发现照亮生活。
第一,聚焦。“画面联想”是有意识地将注意力投向生活,集中注意力去感知。联想的关键在于通过词语联想画面,“黄昏”“厨房”是现实的,“国王”是想像的,理想照进现实,画面就真正成为你的生活,因为你的觉知照亮了“词语”,“词语”活了。
第二,定向。“问题研讨”就是确定一个观察的角度,角度决定着生活。事实上,同样的生活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最终的感知结果是不同的。由司机扩展到校方、家长、交警等,感知的方向成为广角,在这里,角度意味着选择。因此,所谓的照亮就是拓展维度。当你照亮某个维度时,你的思维就有了新的高度。
第三,觉知。“植入科学元素”是对生活的照亮,也是对生命的照亮。想想现在的孩子,哪里还有什么生活?周一到周五,上学、读书、放学;周六和周日,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不能上网,不能看电视,不能独自外出游玩,不能在同学家过夜,不能看闲书。孩子们被圈养,“自我觉知”被封存了。放飞孩子,让他们多读书,多实践,融入大自然,用“科学”引导生活,学生的生命状态会大不一样。第三位教师“玉米骨变飞船,你信吗?”用科学改变生活,一下子照亮学生的觉知,自然去关注生活的细节和变化。
我们来做个比喻。如果把聚焦比作手电筒,科学是把手电筒的开关打开,定向是让手电筒的光投向一个地方,觉知则是让灯光持续照亮每一处细节。生活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充分觉知,才能显现出她的色彩、质地和旋律。感知、觉知是感受力的重要方面,用生活激活感受力,是以写作的方式培养人。
写作,就是要培养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