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金秋走进新安江,宛如山水画中游(散文)

精品 【星月】金秋走进新安江,宛如山水画中游(散文)


作者:王国平 童生,890.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79发表时间:2018-10-13 08:43:05
摘要:“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历经此地时,对新安江山水的赞誉。在游船上,我抬头远望,只见江面宽阔,水绿如蓝,芳草萋萋,偶有几只打鱼船飘摇其中,游弋在江面。 行进中,两岸山峦在眼前展现开来,连绵不绝,山色空蒙,白墙黛瓦、马头山墙的徽派民居隐居在绿茵中,时隐时现,两岸依坡就势的枇杷林郁郁葱葱,景色立时变得生动起来,一峰一状,一树一态,一屋一景,交相辉映,犹如一幅流动着的山水画卷。

【星月】金秋走进新安江,宛如山水画中游(散文)
   时值桂花飘香时节,我决定到皖南新安江去,去体会江南的自然风光和山水之美,感悟那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经过两天艰辛的行驶,在穿越了陕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四省后,来到了皖南新安江江边。这里位于黄山歙县境内,是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著称,也是徽商兴盛数百年重要的水路交通要津。曾经对徽商的发展发挥过特别重要的作用,是皖南的母亲河。
   由于来的早,避开了游人高峰。我在深渡登上了游船,开始了新安江的游程。“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道出了新安江的山水之美。在游船上,我向远处张望,只见江面宽阔,水绿如蓝,芳草萋萋,偶有几只打鱼船飘摇其中,静谧的风拂遍整个江面。江水显得是这样的温柔,就是那耀眼的阳光,在这里,也是那么的柔和。新安江就像一个温柔的江南女子,高雅,清新。置身其中,感到它有着无法言说的诱惑。
   行进中,两岸山峦在眼前展现开来,连绵不绝,山色空蒙,白墙黛瓦、马头山墙的徽派民居隐居在绿茵中,时隐时现,两岸依坡就势的枇杷林郁郁葱葱。景色立时变得生动起来,一峰一状,一树一态,一屋一景,交相辉映,犹如一幅流动着的山水画卷。
   我心情也放松了许多,虽然还有些旅途的疲劳,似乎已经完全忘却了,身心全部被这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悠闲地欣赏着沿江的美妙。眼前的景色在天际间慢慢展开,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那新安江之水,清碧见底,皎洁如镜。空中不时有水鸟飞过,在秋的空旷中,给人带来了别样的温情。岸上的群山和村落清翠秀丽,在江中倒影毕现。人宛如行进在明镜中,鸟犹如飞在屏风里。
   游船上,年轻的导游在绘声绘色讲解着这里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船经之处,江面上漾起层层涟漪,好似一首轻悠的春江曲在心间划过。这是多少人趋之若鹜的自然风光,只有身临其中,才会感到惟妙惟肖,才会感到的完全回归了大自然的怀抱。我手中的相机一刻也没有停下,努力去留下历经的瞬间,去留下永久的记忆,这里真是天下佳山水的好去处。
   游船缓缓前行,有些游人感到绻意,回舱休息,我依旧独坐在船头,兴趣不减,任凭溅起的江水打在身上,觉得惬意。因为船头没有座位,困了就席地而坐,以至于沾了一身泥土,也不去在意,一直注视着沿江的景色,努力去寻找色彩,寻找变化,寻找亮点,去寻找心中的感悟。
   在和煦的秋风里,我独坐船头,静听着江水的流转,看到一座座青山犹如行云般从身边划过;粉墙黛瓦的民居显得古朴,醇厚,处处透露出悠远的历史痕迹;看到那绿莹莹的江水,清澈、明亮、清秀,缓缓的流淌;看到江面上不时有鱼鸟从头顶飞过,又在江面上蜻蜓点水后飞回,犹如美丽的仙女飘飘而来,飘飘而去。我陶醉其中,在江南水乡我尽得这里的山水之妙,尽享着大自然的无限风流,这是何等的乐事。
   记得北宋画家郭熙讲过:“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为得。”虽然我在这里不是路过,也不可居,但我是个游者,可以尽情放松,去体会这里山清秀而壮美的境界,感悟这里水精灵而甜柔的心情,感觉自己看到的是风景,真正尝到的是回味无穷的滋味。
   这美的山水,催生了中国一个新画派的诞生。在明末清初之际,徽州的画家,借景抒情,师法自然,备受青山秀水之薰陶,悟出了山水之精神,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它一反柔媚甜俗、奢靡华贵之气,开创了一代简淡高古、秀逸清雅之风。他们以山水之美来表现自我,宣泄苦闷,表现超尘脱俗与忘我无我,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新安画派”,成为中国画坛上一朵奇葩,独放异彩,体现了山水合一,人文合一的自然融合。
   这秀丽的景色,千百年来,多少人对此一往情深。当年唐代诗人孟浩然途经此地,夜宿江边,见山河锦绣,湖光月色,深深被感染,当即吟出了:“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时光虽然已经跨越了上千年,已是物是人非,但此诗的意境却依然与当今的江水同流,滔滔不息。
   在新安江两岸山水之间,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沿途景点有依山傍水的九砂民居、三潭枇杷园、绵潭徽戏、鱼鹰捕鱼、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里红妆馆等。
   我随船登岸来到漳潭,江水绕村而过,在这里转了九十度的大弯。村里有一棵千年古樟树,荫覆两亩多,需要十余人才能合抱,被誉为樟树之王,传说为汉代张良所植。传说张良帮刘邦打下天下后,看淡红尘,喜欢上了这一片山水,来此隐居。村中现在还有一座建筑雄伟的张良庙,庙中壁画上展示着张良的盖世奇功,供后人怀念。供奉张良的庙在全国各地很少,能在这里建庙,说明这里和张良有一定的奇缘,具体张良是否在此隐居,由于历史久远,已不得考证。因樟、漳、张同音,目前该村百分之八十都姓张,都自称为张良后裔。
    畅游在沿江岸边,看到有许多小贩在招揽生意,卖着新安江虹鳟烤鱼,毛豆腐,枇杷油以及各种小吃。鱼可能因当地产的缘故,十元就可以买到十条不小的纯天然烤鱼,我品尝后,味道真是鲜美。还看见卖着的毛豆腐,一身白毛,不怎么好看,但吃起香醇爽口,芳香诱人。
   听导游讲到,新安江虹鳟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名贵鱼类,味道好,骨刺少、少腥。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彩虹样的痕迹,所以叫“虹鳟鱼”。听说虹鳟鱼是周总理当年访问朝鲜时,朝鲜把它作为"国礼"送给的,周总理将虹鳟鱼带回后,在这里试养成功,现在成为我们餐中的美味。
   毛豆腐也是徽菜的一种,它通过发酵后,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并使豆腐的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经烹饪后,不仅味道特鲜,而且特别有营养,深受人们喜欢。
   据当地记载,明初时,朱元璋在这一带征战,这里的百姓常以豆腐来搞劳将士,因豆腐送多了,一时吃不了,又因天热缘故,豆腐就长出了白色的绒毛。为防止浪费,朱元璋命厨子先油炸,再用多种佐料焖烧,便产生了这一道别具风味的名菜。导游说这是“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
   随后又参观了反映徽州女子文化的红妆馆,整个馆内饰件都是以红色为基调。在这里,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古代嫁妆、轿子和床,以及当官的轿,商人的轿,还有平民的轿,做工都特别讲究,精美之至,展现了徽州人的高超技艺。
   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轿,这座似可移动的“房车”,属龙凤双人轿,不仅外部设计豪华,内部也比较讲究,各项生活设施齐全。这顶轿身四周有窗,绢画为幕,所有立柱、隔板均精雕细刻,花鸟、龙凤皆有典故,仅雕刻的各种古代人物就以千计,个个栩栩如生,神态活现,艺术设计巧夺天工,形态表现美轮美奂,其整体俨然似一座移动的的豪华宫殿,耗费工时当以万计,是一顶16个人抬的双人大轿,古今罕见,为红妆馆镇馆之宝。
   据考证,此轿与"泥马渡康王"有关。康王在逃难中得农家少女相救,为感其恩,诏娶为妃。当地知府闻之,遂建此轿为贺礼。谁知少女已情有所属,坚拒不从,皇命难违之下投河自尽。康王感其贞烈,口谕此府之女从此不受皇家选妃节制,此轿也因此而封存。在这里深深感悟到中华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体会了江南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
   参观完樟潭,登船来到“九姓鱼户”表演区。他们打着锣鼓,念着咒语,在江面上,或划着小船,放出鱼鹰捕鱼;或十多人喊着号子,听着鼓声的节奏一起拉网,进行捕捞。场面热闹而有声势,努力在表现他们过去江上的艰难生活,那场景依然感动了我们这些游人的眼睛。
   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和了解了“九姓鱼户”的悲惨命运。传说在北宋徽宗二年,朝廷剿灭了方腊起义,并在歙县实施了株连九族的政策,捕获了陈、钱、林、李、袁、孙、许、叶、何九个姓氏的老弱妇孺百余人,由韩世忠押解到汴梁处置。船行至绵潭,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只得停泊。当夜,韩世忠做了一个梦,一个道童送给他九株人参,口中念到:“善哉,善哉”。韩世忠醒后,思沉许久,九株人参,代表九姓人家,参生同音,示意要放生,韩世忠顿生怜悯之心,将九姓家族人全部释放,谎称船覆人亡。
   为免日后生祸,给这九姓人家下了四条禁令,一,禁止穿鞋,二禁止离船定居,三禁止与岸上人通婚,四禁止讲述今日释放之事。又增加了不准穿长衫,不准读书应试等限制,从此,九姓人就生活在新安江上,靠捕鱼为生。
   在明清时期,又将“九姓渔户”列入另籍,贬为“贱民”,长期受到官府压迫和社会的歧视,那时他们地位还不如乞丐。当时乞丐可以对他们在岸上的行动任意干涉,因为乞丐是居住在陆地上的,自认为比他们还高贵一些。在漫长的水上漂泊生涯中,这个境遇悲惨的特殊群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和语词、规矩、风俗、禁忌、信仰,流风遗韵,延及近世,因此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这种生活状态一直到解放后才得以改变。 
   离开九姓鱼家表演区,又上岸来到绵潭,看了这里的徽戏表演,就随船返回。直到登岸还有点恍惚,一步一回头去回望着这美丽的江水和群山,感觉自己好像走出了画中,仔细在回味那刚刚过去的时间,犹如梦幻一般。登岸后,又在江边注目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新安江之行虽然仅仅几个小时,却让我瞬间迷失在这短暂的光阴里。那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黛瓦白墙的徽州民居建筑,令我心旷神怡。在这里,心中的杂念得到了抛弃,实现了尽情放飞我心中的思绪;感到自己的生活不是那么的单调无味,好象又找到了另一个自我;也使我感到人其实就是一种小自然存于世间,在这里实现了和大自然的交融,使我的心灵就有了一种归宿之感,喜悦之感,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灵得到陶冶吧。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古镇悠悠、流水江南、烟笼人家、山色逶迤的情怀。有时,艰辛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就是为了寻找另一个自我,去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旅行,在旅行中,每个人就会体味到不同的人生,体味到不同的感慨,体味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我们长希望努力去寻找和收藏那一份感动,留待追忆,这就是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快乐,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我们也会发现,在历经的奇山妙水之间是藏不住快乐的,心情会得到最彻底地释放。我曾经走过许多美丽的地方,好多都已付于笔端,或用照片记录了下来,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种财富。行千里路,读万里书,在体验旅途艰辛的同时,也长了知识,延长了人生的脚步,记录了丰富的人生。新安江之行,令我难忘,我也会将这次短暂的旅行记录下来,时常去回味那生活的多彩,使我的生活更快乐和更充实。

共 42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利用国庆假期,历经千里之遥跋涉到皖南,为的是一睹心仪已久的新安江芳容。新安江地处江南,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其秀美风光,博得诸多人文墨客的赞誉而留下千古绝句及妙笔之作。循着古人足迹,沿一脉江水畅游,人若画中行走,不觉触景生情,人我两忘;用双眸触摸美丽的湖光山色,用心与眼前一景一物悄然对话,人与大自然之间亲切交流,这是何等的惬意而放松。文章以游览的先后为顺序,移步换景,展开时空想象;恰当引入典故与传说,更增添了本文的纵深度。结尾为文眼所在,道出旅行中的意义和感悟。一篇使人增长见识的游记,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柏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02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18-10-13 08:45:11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星月,辛苦了。
2 楼        文友:柏丫        2018-10-13 08:49:22
  感谢把旅游新安江的见闻和感想分享给大家,萌发了我到此地一游的想法。徽州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令人心神向往。
3 楼        文友:柏丫        2018-10-13 08:53:44
  个别处做了小改动,不到处请海涵。温馨提醒:以后文章中的逗号,可斟酌使用,不然会影响加精品文。
4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8-10-13 09:57:15
  先问好丫丫,再问好作者。辛苦了,编文和码字一样辛苦。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5 楼        文友:王国平        2018-10-13 10:07:18
  感谢丫丫,辛苦了,一篇文章多次修改才能更好,谢谢对我的支持,你的点评很好,道出了我文章的真实感悟
6 楼        文友:淡淡一笑        2018-10-13 10:36:58
  诗意山水眼前现,徽韵悠悠入情怀。景美文美令人向往,喜欢!
张明颖
7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0-13 15:35:07
  如画的新安江,如诗的语言表达,醉了。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8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10-13 19:59:52
  好文欣赏学习,拜读佳作,感谢老师对星月的支持!
9 楼        文友:王国平        2018-10-14 19:12:52
  诗意山水眼前现,徽韵悠悠入情怀。痴情陶醉已忘我,流水江南几感慨。人生匆匆多遗忘,记于笔端融于怀。到此一游心意了,青水溪溪心中爱。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