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思念依然无尽(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思念依然无尽(散文) ——怀念永远的母亲


作者:烟雨僧念 白丁,4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66发表时间:2018-10-14 23:06:26
摘要:青山黯然、长歌当哭!怀念天堂的母亲!

对于母亲,我一直无法原谅自己的,是她临终时我未能在床前陪伴。作为长子,我感觉自己不孝顺,欺骗了陪伴自己四十一年时光的母亲。想来,这将是我终身最遗憾的事。
   父亲见我对此事牵萦于心难以释怀,便对我说,去世时跟前有哪个亲人,都是命中注定的,跟孝不孝顺没关系。也许真是如此,而我,却依然自感有负于母亲的。五年来,这份负疚感愈来愈烈,没有丝毫减弱。
   母亲去世前几天,虽被病痛折磨的骨瘦如柴但体征还算稳定,丝毫没有感觉到天人永别正一天天临近。母亲的辞世,成为儿女们心头永远的痛。
   母亲出生于晋南一个叫段村的小山村,自幼身体赢弱。外祖母告诉我,母亲小时候经常生病,十二岁那年感冒发烧昏迷不醒,外祖父母到处寻医问药、求神问卜不见好转,当时村里人都以为母亲挺不过去了,几天以后,坚强的母亲睁开双眼,躲过一劫……。母亲二十岁与父亲结婚,那时候,祖父在霍州工作,虽离家不远,但因工作原因也难得回家一次。父亲在生产队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候偶尔搞点副业补贴家用,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体弱的母亲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毅然挑起照顾多病的祖母和我们兄妹的重担。在我们记忆中,母亲从不叫苦叫累,侍奉翁姑、竭尽孝道,柴米油盐、挑水担煤、修补裁缝,家里家外、和亲睦邻,无怨无悔。每逢过年,除了我们全家的衣服,母亲还要把舅家表兄妹、叔家堂兄妹的衣服都做好,大大小小二三十件,母亲裁锁缝,整夜赶制,实在熬不住了,就在炕头躺一会,经常一熬就是好几夜。在母亲心里,那个年代孩们能有件新衣服过年,是很不容易的,孩们欢喜、她也高兴。母亲不分昼夜的辛苦,就为亲人们都欢欢喜喜开开心心过大年。后来父亲顶替祖父去煤矿上班,母亲也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家事村事、公道无私。为了补贴家用,还得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羸瘦的母亲愈发忙碌了。无数次傍晚,我们兄妹四人手挽手望着远方,等候田里劳作或者大队开会的母亲归来。那时候,我已经学会生火、蒸红薯土豆馏窝窝了,母亲不在我就照顾奶奶和弟妹们吃饭。稍大一点,便和弟弟一起帮母亲去地里干农活,春播秋收、夏锄冬藏,虽年少却也跟着母亲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我们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是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从母亲身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润物细无声,慢慢浸润到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一生享不尽的财富。
   我们村在镇上,每年有两次古会,村里会请戏班唱五天大戏,这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隆重的事情。方圆几十里的人大多要来逛会看戏,没有对象的会来寻摸谁家的姑娘小伙长的不赖、准备结婚的会带着对象来买婚嫁用品、新过门的媳妇也会借机问公婆要点赶会钱。那时候农村日子很苦,但整个会期,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和父亲一起蒸几大笼二面馍馍、炖几锅烩菜,让逛会看戏的亲戚朋友吃,母亲总说:“谁家出门也不带锅”。对有些比我家还拮据的亲戚,母亲总会三块五块的给些零花钱让他们在会上买些必需品。尽管那时我们的日子也很苦,但母亲深信苦日子总会有头的。正是母亲这种坚强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鼓励着我们全家慢慢走出生活的困境。
   我住到县城后,经常把父母接来一起住,母亲闲不住,千方百计的找事做。把不穿的旧衣服裁开,用浆糊一层一层粘起来做千层底布鞋,要不就给全家大小纳绣花鞋垫。母亲去世五年了,我们兄妹各自都珍藏着十来双母亲为孙辈们结婚纳的绣花鞋垫,睹物思人,哀泪盈眶。母亲手巧,面塑捏啥像啥、针线活远近闻名,绣的花更是活灵活现,十里八村的姑娘媳妇慕名前来跟母亲学手艺。母亲总是热心相助,悉心教授,对远道来的甚至管吃管住,不索报酬,方圆几十里有口皆碑。好心有善报,母亲生病的十个月中,每天都有三五亲朋好友探望母亲,陪老人家说话、逗老人家开心,无形中减轻了疾病的痛苦。
   我们兄妹各自成家后,家境一天天好起来,父母也不用再操劳了,母亲便主动承担起照看孙辈的任务,子侄们在父母的照看下茁壮成长,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每当看到孩子们有点小小的出息时,母亲总爱自言自语的说:“这子种就是聪明”,眼里是满满的欣慰。
   母亲对孙辈非常疼爱,不允许有任何伤害,有一次,五岁的女儿淘气,我顺手拿起一本杂志在女儿腿上拍了一下,结果女儿还没哭呢母亲却泪流满面,起身收拾好自己的随身衣物摔门而去,我死活拦不住。一会儿舅舅打电话说母亲去了让我别担心,我就去舅家接母亲,一进门,母亲说:“狗日的打孩和打贼一样”,末了和舅舅都笑了。
   孙辈们上学后,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回村里看望爷奶,母亲和父亲总会在每个周末进城,看看我们兄妹、看看他们的孙辈,和孩儿们聊聊家常,问问学习情况,给买点好吃的,走的时候还会偷偷给点零花钱。慢慢的习惯了,每到周末,女儿、儿子,侄儿、外甥都会盼着父母来。母亲与孙辈的感情是融于血中的,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父母精心呵护丝丝缕缕积累的。
   母亲病情加重后,癌细胞的扩散导致双目失明,加上大剂量使用镇痛药物,副作用导致母亲意识不清、几近癫狂。而当上学的女儿、儿子和两个侄儿回来看奶奶时,原本糊涂的母亲握着孙女孙儿抚摸奶奶脸颊的手突然失声痛哭了起来,边哭边喊“还有饭吗?”并让一旁的妹妹赶紧去给孩子们做饭。姊弟四人与短暂清醒的奶奶相拥而泣、凄凄哀哀,惹得所有的亲人都哭了起来。母亲的这句“还有饭吗?”的问声,在儿女,在孙辈、在跟前的亲戚们心里是那么的慈爱、那么的期待、那么的关切,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大慈大爱,即使病入膏肓,心里仍念着他人。母亲去世后,儿子在奶奶灵前读祭文,一句“还有饭吗?”读哭了所有的孝子孝孙、读哭了所有亲朋来宾。母亲这句“还有饭吗?”将萦绕我们一生、挥之不去……
   母亲在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日子就那么平静、温馨的过去了。母亲不在了,我忽然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一听见别人叫“妈”就会默然垂泪。母亲不在了,我们兄妹没有了妈,下辈子,下下辈子也未必再有缘给她老人家做儿女了。母亲不在了,我再不能枕着她的腿和她老人家唠家常、说贴心话了,也不能每次回家在大门外就叫着让妈赶紧做好饭,更不能在逢年过节时听见母亲电话里呼儿回家吃团圆饭的声音了。然而有很多时候,我却是没有感觉到母亲的离去的,不经意间,总感觉她就在院里亦或在灶间忙碌着,站起身想去找,才想起老人家已走了很久很久,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多少次都是这样恍悟的想起母亲,然而母亲是实实在在的不在了,天人永别,我是永远不会再见到我亲爱的母亲了。
   “妈,天堂安好”!
   怀念母亲!
   怀念我永远的母亲!

共 26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只有一个,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作者的回忆点滴,那是真情,毫无造作的。大部分人的母亲,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平凡是指在社会中,不是有头有脸,或名人什么的。而她们的伟大是在于,不畏艰难困苦,以极大的忍耐性去面对生活,任劳任怨。对子孙,更是无私奉献,极尽其能。我们悲,是因为了解母亲,是因为母亲把我们抚养成长,有情于其中。母亲,会是每个人永远的记忆。文字情真意切,情感自然流露。佳作!推荐阅读!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编辑:妖怪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妖怪山        2018-10-14 23:07:24
  欢迎继续赐稿流年。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