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和田走笔(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和田走笔(散文) ——乌鲁瓦提水库;红枣基地;吐尔迪阿吉庄园纪行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4发表时间:2018-10-18 15:01:49
摘要:水库;红枣;庄园组成了我的和田之行的底色

【流年】和田走笔(散文) 一、神壶碧水
   新疆人把河流的出山口叫“龙口”。这次去和田乌鲁瓦提水电工程办公楼,看到美国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和田地图,山川河流,大漠绿洲,准确、形象、逼真。我击掌叫绝:上了太空看地球,才知道地上真的有“龙”!
   你看,“龙”的身躯在气势磅礴的昆仑山脉盘旋缠绕,扭动壮大,探出头来一张口,一道激流滚滚而出,像甜美的乳汁滋养着万顷绿洲。
   巡天遥望一千河。航天飞机看到的地球,有两块巨大的烫伤般的疮疤:撒哈拉大沙漠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我凝望着地图上的和田,一种危机感涌上心头:我们的生存空间太狭小了:“死亡之海”人踪稀少,昆仑山脉群峰密布,人类繁衍在狭小的河流所到之处。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
   地图上的乌鲁瓦提水库,是万山丛中“巨龙”衔着的一枚胡芦状的碧玉。我想起一个词:悬壶济世!
   和田维吾尔老百姓传说,和田河由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汇成;一个是母亲河,出白玉;一个是父亲河,出墨玉。“乌鲁瓦提”维语意为伟大的父亲,原是一座大坂的名字,是喀拉喀什河源头山峰之一。现在是这座气魄宏伟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名字。维吾尔人把冰峰河流比作“父亲”“母亲”,非常贴切生动,充满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登上水库大坝,纵目望去,昆仑群峰聚,高峡出平湖。水波倒影,石崖青灰,横向层叠着风化石纹,如洪荒老人的万载愁眉。那水如大海深蓝,在骄阳下闪烁着蓝宝石的灵光,使人想起爷爷怀中胖孙儿的清亮旡邪的大眼睛。“横空出世,茫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人们筑起一道长428米、高135米的大坝,横断峡谷,引来春色换人间。那宏伟的建筑,精美的设计,集蓄水、浂溉、发电、旅游为一体的效益,誉之为“昆仑小三峡”当之无愧。
   往事溯百年。1900年11月,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斯坦因,由印度入境到和田,考察和田河的两大支流。他溯河而上到达乌鲁瓦提大坂。雄伟壮丽的冰川、河流、山脉,淳厚朴实的民风,给他留下难忘印象。西方人也因他的探险知道了和田玉、和田河,而且他的日记中有一段乌鲁瓦提大坂月夜的精彩描绘:月光皎洁,雪峰剔透,万籁俱寂,冰河玉带。百年之后,此公如果健在,旧地重游,一定会惊呼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豪华游艇犁出万顷碧浪,陪同我们的退休的水利局长陈锭锋介绍说,大家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图照片看到了,喀拉喀什河全长600公里,其中400多公里在山区,年泾流21亿多立方米。大部分集中在洪水期,没水旱灾,有水洪灾。和田人民世世代代盼望“父亲河”的慈爱。1995年,乌鲁瓦提工程启动。经过七年艰苦施工,终于完成这座昆仑山中最大的水利工程。蓄水可达3亿多立方米,发电6万千瓦,满足和田地区用电需要。同时,这里成了新的旅游胜地:水深可达百米,水面宽五六公里,长二十多公里,高峡出平湖,冰川遥相映。溯水而上可达风景幽美的山区牧场,昆仑深处,别有洞天;水草肥美,牛羊硕壮。距这里上游七十多公里处的深山里,有两个牧民村,一千多人口。自古以来,他们顺河滩出山与外界往来。大坝建成蓄水将淹没河道。为了山区牧民的利益,专门开凿了一条山路,投资750多万元。老陈说,秋天你们来就好了,水面宽阔,山腰上挂着的那条路上,一望无尽的转场的羊群。水蓝崖青,羊群如脂玉横串,倒影如幻,美景这边独好。
   老陈是乌鲁瓦提工程的建设者。他叫陈锭锋,上海人,1963年慷慨高歌告别黄浦江,支边进新疆。1968年塔里木农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和田垦区47团工作,一干三十多年。后任水利局长参加乌鲁瓦提工程建设。他又黑又瘦,两鬓飞霜,乡音未改,一口上海普通话。他动情地说三十多年真正享受探亲假回上海只有两次,对孩子我是不称职的父亲;对高堂我是不孝之子。
   是啊,正是无数“不称职的父亲”的无私奉献,才能把“伟大的父亲”的慈爱存储在昆仑山中,惠泽百万生灵!
  
   二、神奇红枣
   几年前,我从和田乘汽车西行。出墨玉县只见车窗外平沙莽莽黄入天,苍穹无飞鸟,地上无人迹。死寂荒凉,人过不回头。民谣“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
   这次再来惊呼巨变!我登上制管厂高大的龙门吊车远眺:楼房崛起,道路平坦,输电高塔,纵横有序,宽阔的防渗渠从天边划一道优美的弧线,引来清泉润荒原。有水有绿人气旺,饭店商店宾馆等,招牌在望。到新开荒地看看,宏大的果品基地己现雏型。数千亩枣苗嫩绿摇曵,仿佛已闻到红枣的清香。
   和田的太阳格外热情,因为太阳从万里昆仑露出眉目见到的第一个绿洲是和田;和田的水格外滋养人和树,因为那是雪水融化浸泡过玉石的清流;和田的土埌种什么都神长,闻名遐迩的法桐王、核桃王、无花果王,谁见了都会被树木的神奇所感动。和田皮山的红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两个金奖一个银奖。那枣秋天成熟不忙采摘,冬天叶子脱尽,红枣被糖胶粘在树枝上,雪白枣红,别有风味。取一枚粘乎乎的冬枣尝尝,香甜满口,枣肉蜜软,令人叫绝。皮墨垦区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枣生产基地。“一天一把枣,终身不显老”,全疆的百岁老人和田最多。奥秘其实简单,他们常吃核桃、杏子、无花果、葡萄、桑椹、石榴、红枣,哪一样不馋人不养人!
   先进科学技术创造大漠神奇。新开耕地只见枣树苗不见渠道,输水管道埋在地底下,电脑调控,滴水灌溉。原始地貌上,红柳丛中种大芸,红柳丘间枣苗绿。地下管道引来喀拉喀什河的清泉,滋润着万顷枣树果树苗。几天前,和田七县一市组织县乡领干部们参观皮墨垦区。他们看到直径两米的管道铺施地下,滴灌技术把不毛之地变成生气勃勃的绿林,新的居民点砖房整齐美观,人气沛然,果品加工厂破土动工,这里展示着人类最终战胜沙漠的希望。
  
   三、吐尔地阿吉庄院
   当这座庄院居高临下映入眼帘时,我仿佛看到穿着汉族服装的维吾尔老人在俯瞰着我。他历尽沧桑皮肉枯尽仅余峥骨,但那一股大胆学习汉文化的豪气犹在,那历经百年风波处变不惊的大家气派犹在。难怪一百多年来方圆百里的维吾尔老百姓景仰和怀念这座庄院。
   面包车停在几株苍劲古老的大柳树下,抬头望去,高台上一座古老的中原风格的庄院:回廊抱厦,挑檐飞斗,四方规正,门庭巍然。门悬一匾“自治区文物保护建筑”,门两边是又长又高的方格雕花木窗,如果在木结构上铺上黄澄澄的条瓦,梁柱刷上红漆,活脱脱一座《红楼梦》中的贵族庄院。如果在陕西平遥见到这样的庄院,你会感到很平常,但是在和田在伊斯兰文化的穆斯林聚居地,见到它你会大吃一惊的。和田是新疆的偏僻之地,皮山县是和田的偏僻之地,皮山农场又是皮山县的偏僻之地,贵族庄院就在偏僻之地。因为,这里是吐尔地阿吉的故乡,维吾尔人是非常热爱家乡的民族。
   当地维吾尔老乡说,一百三十多年前的清光绪年间,左宗棠击灭阿古柏收复新疆。新疆与内地的商业交往又活跃起来。皮山县商人吐尔地阿吉到甘肃陕西经商。那年月经商之苦难以想像。运输工具是沙漠之舟骆驼,日行五六十里,要走民丰若羌至敦煌,穿过阿尔金山,再穿河西走廊到兰州,走得顺也得一两个月。路途尽是沙海、碱滩、无人区,更不必说炎夏酷暑沙暴狂风。吐尔地阿吉把玉石、干果、皮毛贩往陕甘,把布匹、茶叶、瓷器等运回和田。他不但善于经商而且善于学习。他花费万两白银,从陕西请来汉族工匠,由他设计建造一座汉维文化合壁的庄院。我们现在看到建筑仅为原庄院的三分之一,但已经使人惊奇了。据当地老人说,庄院前有大水池,后有大果园,桃杏核桃无花果繁盛一时。主体建筑为汉族建筑风格,进大门有正房厢房天井,雕梁画栋,壁上有《古兰经》文,有维吾尔人喜欢的又长又宽的土炕。仔细看那残余的室内壁画,有莲花、牡丹、花篮等,透出浓郁汉文化的气息;而其间又有可兰的图饰和古阿拉伯文的图纹,表明主人是虔诚的穆斯林。当年吐尔地阿吉庄院轰动和田,那时没有电影没有照片,没有人知道汉族人住的房子什么样儿,吐尔地阿吉把“汉人的庄院”搬至皮山来了!人们骑着毛驴赶着大车纷纷参观庄院,被汉文化的精美建筑赞叹不已。而且这种感情世代相传一直保留至今。
   我抚着粗壮的立柱,徘徊廊下,端详着保存完整的棱形格子木窗:一百三十年岁月流逝,油漆落尽,豪华落尽,风骨犹存。汉族工匠的高超技艺,所用木料的精良,令人赞尝。而更令人赞叹的是吐尔地阿吉努力学习汉族文化、把两种文化融和起来的大胆探索精神。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被恩格斯称为“杰出的宗教活动家”的穆罕默德,就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他曾忠告弟子“即使学问远在中国也当孜孜以求之”。吐尔地阿吉庄院体现了维吾尔人的好学传统。
   我走向面包车时,一位花白胡子的维吾尔老人走近了我。他注意到我用维吾尔语与人交谈。他以为我是高级干部的随行人员。他说,请你向领导反映一下,这水池干涸了许多年了,那几棵老柳树快渴死了,那是神树呀!能不能把水池修好,把房子维修一下。你看,太阳把木头晒裂了……我点点头说,你是吐尔地阿吉的亲属吗?他摇摇头说,我不是,吐尔地阿吉的“孙子的孙子”是我的同乡。
   汽车启动了。回望古宅古树,我在思考:吐尔地阿吉庄院体现了汉文化与维吾尔文化的交融贯通,体现了一种大胆学习、追求不同文明的共同美的可贵精神。
   这是和田希望所在!

共 36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疆和田,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景色宜人,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早些年,对于新疆和田的认知,还源于闻名遐迩的和田玉,和田红枣。然而,从此篇文章中得知,新疆和田早已今非昔比。除了玉与红枣外,还有核桃、无花果、葡萄等那么多好吃的水果,供人品尝。还有那些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父亲河出墨玉,母亲河出白玉美丽的传说,以及保存了一百三十年的雕梁画柱的精致汉族建筑、汉族文化等人文景观供人欣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和田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修建了一座水利枢纽,是集蓄水、灌溉、发电、旅游为一体的,被誉为“昆仑小三峡”。登上水库大坝,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昆仑群山巍峨,高峡出平湖,湖面粼粼,湖光山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此篇美文,意蕴丰厚,主题丰满,描写细腻,画面感强。作者用灵动的笔触,为读者描绘出了和田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歌颂了改革开放。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10-18 15:19:25
  欣赏美文,感谢作者的分享!
   感谢投稿流年,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修文        2018-10-21 21:50:53
  拜读佳作,超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