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芝兰沟,那片红色的山川(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芝兰沟,那片红色的山川(散文)


作者:燕山樵叟 布衣,26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99发表时间:2018-10-20 15:47:58
摘要:太行腹地小村——芝兰沟,曾是八路军一分区指挥部旧址。这里掩埋着150名烈士遗骨,这里有可歌可泣的军民抗战往事。凭吊先烈,不忘老区人民。

芝兰沟,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提起它,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然而我所指的芝兰沟,无芝亦无兰,与空谷幽兰无缘,却与当年抗战相关,那是一片用烈士热血浸透的红色山川,是令我肃然起敬的神圣之地。
   出保定市,沿保涞线西北行,过刘家台下道右拐,有一条穿越山谷,通往太行山深处的公路。越往前走,山势越高,山谷越深,林木越密。在一片绿荫里,隐隐约约地呈现出几间农舍,一道小溪从村边流过,一座小桥把小村和外边的世界连在一起,这就是芝兰沟——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指挥所旧址。
   走进指挥所旧址大门,一处不足30平米的农家小院,两间破旧的土房,阳面是杨成武老将军的卧室兼办公室,阴面是警卫员住房。办公室内一床土炕,墙上挂着地图,一分区主要领导合影,桌子上陈列着马灯,电话等文物。在这,我们聆听了乡亲们当年听父辈们亲口传下来的战事。
   芝兰沟自然村属保定市满城区刘家台乡长角台村。地处太行深处,山高险峻,沟壑纵横,草深林密,是当年八路军抗战的根据地。
   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这一代曾是晋察冀第一军分区司令部、边区部分直属机关所在地。也是日寇重点围剿的目标。1941年10月6日,由于汉奸告密,百余名日军突袭芝兰沟,150名八路军伤病员、部分白求恩学校的护士、50多名民兵惨遭杀害。遗体就地掩埋在附近的山坳里。烈士中那些年轻的护士,有的年仅16岁,最大20岁,下葬没有棺椁,几个人埋在一处,没有留下姓名,没留下家庭住址。至今,烈士们的尸骨仍在守望着他们为之浴血奋战的热土。2011年10月,在惨案发生70周年之际,《慈家台抗日烈士纪念馆》为那些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竖起了一座纪念碑。
   自1942年至1944年,杨成武将军带领晋察冀一分区的八路军,在党中央领导下和老区人民的支持下,在太行山、冀中大地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躲避敌人袭击,杨成武将军的指挥所经常易址,先后在芝兰沟驻过三个月。期间,当地老百姓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救治伤员。冬天,村民自发捐献羊毛,供战士御寒;夏天,送菜蔬为战士充饥。老红军战士、指挥部老房东焦金池把自己15岁的孩子交给杨司令员。这种军民情谊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抗战的岁月里,小小的芝兰沟,住过多少八路军战士,打过几次仗,牺牲了多少烈士,祖辈们没说准。如今的村民只留下残缺的记忆。但是,他们知道,这片翠绿的山川,浸透着烈士的鲜血,这片热土下,有烈士们的遗骸。每当回忆起这段不平凡的岁月,乡亲们的眼里都充满泪光。
   夕阳西下,一缕缕火红的晚霞映红了眼前那这个小山村的山山水水。晚霞里,指挥所旧址外那几株号称大红袍的花椒树,在飒飒的秋风里,已经成熟的果实,闪着耀眼的红,把小山村映衬的神采奕奕,生气勃勃。那是当年白求恩卫生学校年轻的姑娘们青春的笑靥,是八路军伤员的鲜血。
   芝兰沟,你是八百里太行的一隅,你是晋察冀广袤大地的一角,在如火如荼的抗战年代,这一隅、一角连起来,就是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汪洋大海。
   芝兰沟,你因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就像幽谷里的绽放的芝兰,流芳千古!
   燕山樵叟2018年秋
  
  

共 1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语言凝练,诗情饱满,思古通幽,情景交融。太行腹地小村——芝兰沟,曾是八路军一分区指挥部旧址,这里掩埋着150名烈士遗骨,这里有可歌可泣的军民抗战往事。因了那段悲壮历史,就像幽谷里绽放的芝兰,流芳千古!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我们在这方土地上,尽情地享受着欢乐幸福、太平安康的生活,不应该忘却那些为之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英雄先烈们。满满的爱国情怀,推荐发表,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绿野社团,祝福时光静好,创作愉快。【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樵叟        2018-10-20 18:58:19
  感谢林科老师鼓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