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又见横坡银杏壮(散文)
在山西平遥段村镇,有个横坡村,横坡村发展起了个农林生态园,生态园里有排银杏树。说是一排,其实是在温家岭桃李园的道路两旁,绵延1里多地。在暑天,葱茏碧绿,打老高老远看,才可称做一排。
初次见这银杏,是在2012年。至今,已历时整整五年了,它们已由五、六公分长到了十一、二公分粗,个子也增高了有一两米吧。
说来,算是有一段渊源。当时,我在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作,监理的具体项目是山西平遥煤化集团兴盛公司佛殿沟煤业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佛殿沟煤矿,平遥人习惯上叫一矿,因为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是县属第一煤矿。佛殿沟在横坡村东面,与横坡村隔着一道岭,相距四、五里。与此同时,紧靠横坡村西口,隶属于平遥煤化的鸿发煤业新坑口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监理单位也是我们公司。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们时常经横坡村到鸿发去。更为撇不开的是,在2011年3月,煤化公司与横坡村实行了企社合作,共同开发农林生态园及古村落,主导方向是种植、养殖和旅游。这种联姻,使煤化与横坡结下了不解之缘。煤化人到了横坡,就好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横坡人待煤化人也如待自己家人一样。记得那时,每当到了横坡,如果有人问是哪里的,我总告人家说是“佛殿沟矿的”,以蹭“家人”,侥盼优待。煤化下属各企业在横坡生态园里都有植护责任区,每年去除草还组织好几次呢。有时,我也欣然去打个帮手,这当中,便见到了这银杏。当时听人们说,栽上一年多了。
我特别喜爱银杏,缘于郭沫若老的一篇散文《银杏》。在郭老看来,银杏当是中国的国树。它的性格首推坚牢与庄重,当我见到它时,情不自禁地想,真的,这不正是业主——煤化集团及煤化人的秉性吗?
驻佛殿沟矿工作的几年里,使我近距离接触到了煤化人,比较深刻地了解了煤化集团公司。
从佛殿沟到鸿发,不过区区四、五里路,我们开车一般用十几分钟就到了。但外人谁能晓得,煤化人从最老的佛殿沟煤矿走到最新的鸿发煤业,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期间,虽然不乏欢歌笑语,但路过更多的是坎坷风雨。他们有过产品滞销的焦急,有过资金短缺的忧虑,有过对企业前途的思考抉择,还有过对企业价值的标准考量。从兴盛煤化到洁源天然气,从宇皓新型光学材料到唐都推光漆器,从唐营源古城奇幻宫到丽泽苑国际酒店到横坡古村生态旅游园,再从一个个职工小区到公司总部,不要只看到一座座大楼和一排排厂房巍然屹立,你可知道,这些灿然的脚下和背后,曾经——有的是无人问及的荒地,有的是留舍难决的鸡肋,有的是谈虎色变的烫手山芋,有的甚至是避之不及的激流险滩。然而煤化人,在现为煤化集团董事长,当时为第一煤矿矿长郭兴银同志的带领下,不畏艰难,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以“决不辜负好年华”的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1997年出发,一路以联营、兼并、整合、兴建、购买、改造、合作等多种形式,把一个年产9万吨原煤的煤矿企业,打造成了一个资产超40亿,年总产值突破45亿的集团公司。成为平遥第一利税大户。也成为晋中50强优势企业第三名,山西民营企业百强第16位的骨干企业。
站在这银杏树下,摘一片清脆、莹洁、精巧的银杏叶,看着它这独特的叶脉,不由得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热烈的画面。
佛殿沟矿有个传统,不,应该是这一带煤矿的一个传统习俗,每到冬至时节,都要供拜窑神爷,祈求窑神爷保佑平安,健康,发财。在佛殿沟矿,还有范围不小的会餐。
每年的这一天,郭兴银董事长只要没去外地出差,必然带领公司其他领导下各煤矿,与矿工们一起供拜窑神。并且只要有时间在矿上吃饭,首选总是佛殿沟。每当这时,佛殿沟矿的工友们就又能享受到一次偏爱:接受领导的祝福,聆听郭总的教诲,感受公司的展望。
“我们供拜窑神,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窑神也是保佑那些遵守操作规程的同志。我们搞煤矿的,安全责任重于山,大于天。”
“说我们不能忘记佛殿沟,不仅是不能忘记佛殿沟的形,而且是不能忘记佛殿沟的神,那种团结、奋斗、坚韧、奉献的精神。”
“明年,我们的职工平均收入提高5%—%7”……
听着郭总铿锵有力的讲话,会餐厅不时地响起阵阵掌声。
2014年春节前,佛殿沟矿的地面建设加紧了进度。好多原先的旧建筑将被拆除,矿容矿貌将有颠覆性的改观。为了让佛殿沟矿的退休老职工老战友最后一次看看他们曾经并肩战斗过的这简陋的地方,留下最美好的念想,郭兴银董事长要求矿上,本年度对老职工的慰问不要采取以往逐家逐户慰问的形式,而要把他们都请到矿上来。慰问座谈会上,不少退休老同志感慨万千,热泪盈眶,“很难想象煤化公司是由此发展而来,我们的奋斗很光荣,再见了,老窑洞,我们煤化的\\\'井冈山\\\'就要大变样了,要穿上现代化的新装了!”。
……
2015年5月,佛殿沟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我们履行完了监理合同内容,9月,从佛殿沟撤离。由于大形势上煤炭建设项目基本高一段落,我将监理证变更注册,由矿井建设转为水利工程。
说来真巧,平遥县农田水利灌溉项目(段村项目区),2016年底,开始实施。主体工程蓄水池的位置就在横坡古村脚下,据“横坡古村文化与生态旅游分布图”所示,应该是在仙鹤湖畔北端吧。水源就是利用鸿发矿井水,经过处理,变废为宝。虽然我是监理着水利局的另一工程,此工程项目我没有直接参与,但也有时随建设方和施工方来工地参观检查。于是,自然有了看看这排银杏,解解这个情结的机会。
虽然它们还小,但是正在茁壮地成长。虽然它们还不足以像郭老赞美的那样,为多少庙宇戴上巍峨的云冠,但我分明感觉到它们正在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清凉的华盖。
横坡古村生态园旅游度假区,自2011年煤化集团农林生态开发公司与横坡村峰硕种植合作社联合开发以来,已投入资金一亿元。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态与古村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生态产业园。整个园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春天,百花盛开,蜂飞蝶舞;夏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秋天,孔雀开屏,百禽和鸣;冬天,灯笼高挂,红妆素裹。近两年来,生态园采取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已创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
煤化集团现有职工6000人,90%以上来自当地,横坡村现有826人,80%的劳动力在生态园与煤化公司。除三户五保户因老因病致贫外,村里再没有贫困户,横坡村的家庭人均收入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2016年已达15200元,是脱贫线的五倍。而他们的目标是2023年达到30000元。
不由得想起在煤化春节文体活动月中参与的书法作品暨打油诗句来了:
两山五岭九条沟,地貌窑形占鳌头。
企社联合成典范,连年每上一层楼。
参观检查就要结束了,一同前来的同志已经开始呼唤,准备回家了。望着这排银杏那挺撑在太空中的枝桠和那洒脱的背影,我依然恋恋不舍,浮想联翩。这银杏正在一步步地向壮实发育生长,它们定能伴随和见证煤化集团以及横坡古村文化农林生态旅游度假区,走向更高、更强的未来!我也相信,每当来到横坡村及煤化集团,总能听到这银杏赞美生命的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