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韵”征文】秋日上梁山(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韵”征文】秋日上梁山(散文)


作者:齐鲁田 白丁,7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10发表时间:2018-10-20 22:47:02
摘要: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间,不仅孕育自然之美,而且孕育诸多文化哲理。留恋于山水之间,会给我们多少的智慧和启迪。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山之行,受益匪浅,使我对此有了更深感悟。   

梁山距离我的家乡菏泽仅一百多公里,在1992年之前梁山县曾隶属菏泽地区,之后划归济宁市。二十余年间,从菏泽到济南办事,因忙于公务,多次路过梁山而未登,成为心中一大遗憾。去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邀三名好友一同驱车前往,终于了结了多年的心愿。
   闻梁山之名,大多缘于施耐庵的《水浒传》,将北宋末年晁盖、宋江、吴用等一百零八将在水泊梁山英雄聚义的故事写得绘声绘色,也从而使这块英雄之地名扬中外。
   梁山原名良山,据《山东通史》记载,汉文帝刘恒次子刘武,被封为梁王,建都商丘,此山当时为梁国封地。梁孝王刘武常到此地打猎,看到此地风景优美,山水相间,山上绿树成荫,周围水面广阔,浩淼无际,天人合一,视为风水宝地,后于公元前161年6月,病死在良山,并葬于此山,良山从此改为梁山。
   我们一行四人,驱车直达梁山山门,在山门之外,有一《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高大塑像。他手持一册书卷,若有所思,仿佛在向游客娓娓讲诉着梁山好汉英雄聚义的往事,将我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到近九百年前的北宋宣和年间。
   进入景区,我们按照景区设定的路线,沿着蜿蜒上升的山道一路前行,所开辟的山道并不宽阔,大约三米左右,石阶穿行在柏树林中,阳光穿过树丛照射下来,并不显得耀眼。
   登上一百零八级台阶,就到了《水浒传》中赫赫有名的“断金亭”,取《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之意。从外观看来,“断金亭”只是一处普通的亭台,并无特别之处,但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豹子头林冲为接纳晁盖、吴用和阮氏三雄等七位好汉入伙梁山,就在此处火并心胸险隘、嫉贤妒能的白衣秀士王伦,之后共推晁盖为梁山之主,从此拉开了水泊梁山广招天下豪杰英雄聚义的大幕。
   今日“断金亭”,在一百零八级石阶的末端,地处悬崖之上,三面环临深谷险涧,此亭为木石结构,亭中设置石桌石凳,供游客短暂休憩所用,匾额所题“断金亭”三字,潇洒俊逸,乃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手书,给此亭增添了诸多风韵。坐在石凳之上,凉风习习,极目远望,但见云雾茫茫,令人浮想联翩。
   在此小憩之时,一位50岁左右的说书艺人正在亭内表演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片段,绘声绘色的表演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观看,出色的技艺不时博得一阵阵掌声。
   我们继续沿山路前行,来到梁山的军事战略要地“黑风口”,黑旋风李逵曾把守要塞。这里有一处李逵的塑像,手持板斧,威风凛凛,一双嫉恶如仇的大眼怒目而视,因此处是个风口,故名“黑风口”。在这里,一位身穿黑色戏服、手持板斧的中年男人正与游客合影留念。周围人文景观众多,主要有宋江马道、分军令、号令台、孙二娘脚印、花荣射箭雕塑等人文景观。分军令是连接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的纽带,是当年义军分拨将卒把守各寨之地,因而得名。号令台是当年义军瞭望寨情,向各寨通报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挥哨所,坐落在分军岭与黑风口的至高点上。
   我们一路前行,终于登上了梁山主峰虎头峰,这里是水泊梁山的主题景区——忠义堂,在《水浒传》中,这里是梁山的指挥中枢和英雄聚义中心,这里也是好汉们聚会、议事、欢庆、出征、颁令的场所。在忠义堂前的广场上立着一高大桅杆,杏黄大旗上书着“替天行道”四个醒目大字。该建筑由演兵场、山门、忠义堂、中廊、回廊栈道、议事房及瞭望楼组成。忠义堂由36根直大立柱形成纵横各六排的柱列,象征三十六天罡。厅外围廊栈道由七十二根柱子组成,象征七十二地煞,寓意一百零八将应顺天意。廊外由坚实的石块筑成,屋顶上设立栈道便于把守,军事功能完备。廊内侧是无墙开放的,体现了众好汉豪放不羁的性格。在忠义堂大厅正中摆放着三把交椅,为梁山排列前三名领袖之位,其余将领按照职务大小依次分列两旁,交椅后方,各自悬挂着相应名号的锦旗。为过一把英雄瘾,了却对梁山好汉的仰慕之情,我与好友分别坐在三名梁山头领座椅之上,效仿诸多游客合影留念。
   走出忠义堂,来到了位于后方的演兵场。略等片刻,由景区专业演出人员扮演的梁山好汉齐聚演兵场,表演了高超的梁山功夫、腾拿翻越等功夫,令人瞠目结舌。他们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等兵器用得出神入化,刀光剑影,呼呼声风,令人惊叹!
   在梁山山顶有一处重要的景点——靖忠庙,这里是纪念梁山好汉英魂的地方,庙门两侧的对联分外引人注目,上书“宛子城中藏虎豹,寥儿洼内聚神蛟”。水浒寨又叫宛子城,梁山泊又叫寥儿洼,这幅对联说的就是当年梁山好汉聚会的故事。走进庙内,迎面立着一块“替天行道”的刻石,这是梁山英雄信奉的人生理念。在东西北三面的墙壁上,大型唐三彩壁画《水泊梁山聚义图》分外引人注目,画面将近130平方,恢弘大气,堪称当代壁画艺术珍品。靖忠庙两边的厢房内,依次排列33名天罡星的彩色塑像,按照真人比例放大,形态各异,形象逼真,个性突出,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英雄形象,使人仿佛回到了当年梁山好汉英雄聚会的场景。
   在游览了山顶的主要景点之后,我们原路下山,又来到位于山脚下的梁山水泊文化博物馆。这里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用一幅幅图片讲述着梁山的前世今生。从图片解说中,我们认识到,梁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文化之山。历代文人墨客到此寻访水浒遗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1919年,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当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并不相信在西方能找到解决中国前途问题的方法,他毅然离开北京,来到山东,在登泰山游孔庙及孟子出生地之后来到了梁山,住在了梁山后寨。毛主席一生对《水浒传》这部书爱不释手,可称得上是一位水浒研究专家,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政治和军事启发。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间,不仅孕育了自然之美,而且孕育了诸多文化哲理。留恋于山水之间,给了我们多少智慧和启迪。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山之行,让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

共 23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梁山游记。梁山因《水浒传》而闻名,梁山上有许多水浒故事,水浒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读过书的人都知晓的反抗压迫,被逼上绝路的一部书。作者以自己行进的路径为线索,写了108将在梁山上生活留下的痕迹和故事。像摄影镜头一样给我们展现梁山上英雄好汉的“断金亭”、“军事要塞”、“忠义堂”等地点,更展现了当地人在梁山上或评书,或戏剧演绎着的《水浒传》流传下来的如武松打虎等英雄故事。让我们更加敬佩这些义字当先、十八般武艺身怀绝技、不畏强暴、不欺凌百姓的英雄好汉。文章层次分明,主线清晰,游而不散。感谢作者赐稿荷塘,期待你更多精彩!【编辑:言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言农        2018-10-20 22:52:08
  作者详略得当,不仅把梁山上的景点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把人们表演梁山故事的文化活动也展现无遗,让人看到了一幅生动活沷的画面。
2 楼        文友:言农        2018-10-20 22:54:53
  山水之间,不仅孕育着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文化之韵,梁山,将是中国版土和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胜地。向作者齐鲁田老师问好!
3 楼        文友:齐鲁田        2018-10-21 06:35:03
  谢谢编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