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我所经历的五次高考(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我所经历的五次高考(散文)


作者:金龙 秀才,174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11发表时间:2018-10-25 18:10:15
摘要:我在高考中的坎坷经历及酸甜苦辣。


   1978年7月初,骄阳似火,我又一次走上了高考的考场。
   虽然离首次参加高考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但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的高考,也是粉碎“四人帮”,推倒其强加给教育的种种污蔑不实之词以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
   与以后的历届高考相比,1977年的高考有以下三个特别之处。首先是高考的时间安排在年末即冬季。其次名义上是高考,其实是中考和高考一起来的。只要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或相当的学历,都可以报考。当然,录取也是大学和中专一起录的。再次是由于报名的人数较多,在正式高考之前还进行了预选,淘汰掉一批。
   1977年以前,大学和中专、技校等招生采取的不是高考的制度,而是推荐的制度。被推荐对象只要写一篇文章交上去就行,地方上再组织人员对被推荐人员的政治表现、家庭背景等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再向有关学校推荐。推荐出来的人就叫工农兵学员。这种推荐制度很看重被推荐人的政治表现和家庭背景,对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我的一个哥哥,据说文章写得不错。但是在上面组织的人到生产队调查时,就因为被有些人说了坏话,推荐上学的事泡汤了。
   这样推荐出来的工农兵学员,进入大学后,往往跟不上学习,学习的效率极低。有的大学老师感叹:以往是一个大学教师平均带五个学生,现在却要五个教师平均带一个学生,而且还不一定带得出。和我同大队的一个人,由于沾了父亲是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的光,被推荐到设在龙泉小梅的一家汽车驾驶技术学校学习。那时的汽车驾驶员还是挺吃香的。有一种说法,叫“喇叭一响,黄金万两”。可他愣是学不会开汽车,最后只得给他安排了一个汽车修理工的差事。
   如果还是实行推荐制度的话,凭我不怎么好的家庭成份(富裕中农)和父亲的历史问题(曾想去当土匪,后来被人拉回来),我是连大学的梦都不敢做的。在公社的初中毕业后,同大队的几个同学,都因享受少数民族(畲族)的照顾政策上区里办的高中去了,我却只能作为回乡的知识青年,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生活。而且在我老家那并不“广阔”的天地里,一呆就是三年。
   像我们这种处在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读书求学一途。而当时,我的求学路算是被堵死了。但我不甘心,终于在三年之后,凭着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谋得了一份民办教师的差事。
   虽然自己是初中毕业的学历,却被安排在大队办的林业初中教语文。只好边教边学,现学现卖。在教学上不甚得法,于自己的学识上却大有长进。
   突然传来消息,被“白卷英雄”张铁生否定并停止多年的高考又要恢复了!这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落水的人捞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上了名。
   经过预选和正考,我的名字居然上了高考的红榜。但在录取的时候,却被淘汰了。是什么原因,至今不得而知。
   “你是上过高考的红榜的,只不过机会差那么一点点。今年没有机会上,明年还可以再考嘛!”在首次高考失利之后,我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二
   1978年高考开始的时候,我又一次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不久就进入了考场。
   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不允许我离职去复习,我只能一心两用,白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晚上自己复习。当时乡下的条件十分艰苦,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在煤油灯下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起来时,鼻孔里面都是黑黑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仅凭手头仅有的一点复习资料,要想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年的高考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因与最低录取分数线相差5分,而被拒在大学门外。
  
   三
   转眼到了1979年春季,又一年的高考报名又开始了。在报与不报的权衡中,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还是不甘心失败的想法占了上风。
   高考过后,我焦急地等待着结果。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靖居区教办传来的话,告诉我上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了!
   高考上线后,第一件事就是填报志愿。为此,区教办的刘家潮同志专门把我们几个上线的民办教师召集起来,进行了专门的指导。原来,我们这些人虽然上线了,但是上的是民办教师的照顾分数线。为了切实解决中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也为了替民办教师谋求出路,丽水地区文教局决定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一个民师班,学员从当年参加高考的民办教师中择优录取,学制两年,学成后回教育系统任教。
   老刘同志在介绍这些的时候,我却开起了小差,在省内的几所师范类高等学校之间神游了起来,觉得这所好,那所也不错。结果在志愿表上,填上了好几所非本地区的高等师范学校,唯独没有填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接下来就是参加体检。我和我们区里一道考上的高连生两人一起去了遂昌县人民医院。体检结果一切正常。就回家等录取通知书了,我心里美滋滋地想。
   可是人还没回家,老刘派人找上我了。一见面就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民办教师的,我只好如实相告,是1977年的8月份。他又问我是否在什么学校当过代课教师,我一口回绝说没有。心里奇怪他为什么会问起这些来。老刘这才告诉我,根据上面的规定,考上丽水师专民师班的学员,必须有当民办教师三年以上的经历,当代课教师的经历也可以算。我与这条规定的时间差了足足一年!因此,他才问我是否当过代课教师。既然我说没有代过课,那这件事就不好办了。
   抱着与人为善的宗旨,老刘说和我一起去县招生办公室,看能否通融一下。我们去了之后,老刘将我的情况跟招生办的人说了一下,招生办的人找出我的志愿表,让我随便选择一所学校,填上代课一年的经历,再让老刘给我证明一下。
   事情看来有转机!可是当我的志愿表找出来,摊在桌子上时,老刘发现我填的志愿,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自作孽,不可活。“你既然不想上丽水师专,那就回去重新当民办教师吧!大学的门暂时对你关闭了,但中小学的门始终是向你敞开的。”老刘这样对我说。
   这以后,每当有人问起我高考上了线却不能被录取的事情,我总是推说是自己当民办教师的时间不够。而对另一个原因,我确实是难以启齿。
  
   四
   1980年的高考,是我参加的第四次了。与往届不同的是,为了切实解决民办教师的出路问题和因为工作在身抽不出时间复习的问题,当时的遂昌县文教局决定在松阳师范学校开办一个民师班,专门招收民办教师。为了便于大家集中精力复习,在高考之前的约半年时间,在松阳的塔寺下举办了一期民师高考复习班。说起这个复习班,不得不提到其中的一段小插曲。
   为了体现复习班招生的公平性,县里分区组织了考试,根据考生的成绩决定录取的名单。录取的名单公布了,我的好几位同事被录取了,却没有我的名字。我一个高考两次上过线的人,居然连民师的复习班也考不上,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这其中是否有其他的猫腻?持着这种怀疑的态度,我给遂昌县文教局的领导写了一封信,怀疑他们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是按分数录取,其实是暗箱操作。
   信寄出去后不久,老刘同志又找上我了。一见面就将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说我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就写信上访,弄得县文教局的领导十分生气。然后又告诉我,你被民师复习班补充录取了,回去将教学方面的工作交代一下,三天后去松阳塔寺下报到。并且还跟我说,届时,县文教局的严局长也会到塔寺下,参加民师高考复习班的开学典礼。让我一定要当面向严局长认错。
   看来是我错怪了领导。既然犯了错误,认错是必须的。
   到了塔寺下后,我才了解到,这次被补充录取的并不只是我一个人,而是一个班近50人。为了以示区别,将原先录取的编在1班,而我们这些补充的,被编在了2班。
   见到了严局长后,我首先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认错的话尚未出口,严局长对我摆了摆手说:“认错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我们在工作中确实存在着考虑不周到的错误。要求上民师复习班的人那么多,我们却只给了一个班50个人的名额。松阳师范招一个班,民办教师高考复习班也招收一个班,两者几乎是等额的。难怪在先期招收的一个班里,有人私底下说,进了这个复习班,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松阳师范的大门了。这不符合高考择优选拔人才的要求。收到你的来信后,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于是调整了策略,在原有50人的基础上再补充录取50人。你的情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你参加考试的两门功课,语文成绩在所有的民办教师中是最高的,尤其是写作的功底很扎实。但是数学成绩不是一般的低,连两位数也没有达到。因此只能屈尊到第二批录取了,请你不要见怪。”
   来这里上复习班的人,就是冲着松阳师范的民师班来的。开设的课程除了语文,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等。我这个人偏科十分严重,理科的东西,一听起来就头痛。因此,当着大家都在拼命做理科的习题时,我却一个人在宿舍里苦攻我的政史地。有人劝我放弃好高骛远的想法,随大流好了。我却不为所动,一条道走到黑。
   原先以为各地的师专会向民办教师伸出橄榄枝,就像1979年丽水师专那样。没想到这一年的情况有点特别,全浙江省的近十所高等师范学校,竟没有一所招收民办教师的。
   没有了民办教师分数上的照顾,凭我的高考成绩,是无论如何也上不了大学的。因此,这一年的高考,我又名落孙山了。
   伴随着这一次高考的失利,各种风言风语也随之来了。我的一个远房的叔公,问起我参加高考的事,我说还想再考,他却对我说:“你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如果考得上大学,除非公鸡会下蛋。“
   “没准山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呢!“我挺自信地回敬了一句,就不再搭理他了。
  
   五
   1981年的高考又来临了。照例是等到高考分数出来之后再填志愿和体检。我在报过名之后,已经做好了高考再次落榜后的两手准备。第一手是继续当民办教师,一边教书一边复习,下一年再参加考试。第二手是民办教师不当了,找个地方潜下心来复习高考。我的舅舅在南京师范大学教书,我跟他说如果今年高考还是考不上,就到南京复习去,舅舅爽快地答应了。
   这样一来,我的心里就有了底。心中有底,考试就不会慌张。这一届的高考,我觉得发挥得特别好。除了数学只能干瞪眼外,其他的自我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高考成绩公布,我又一次上了高考分数线,但依然是民办教师的照顾分数线。
   志愿填报仍然集中进行。吸取了1979年的教训,这一次我听得十分仔细。这一年招收民办教师的,文科有中文和政治两个专业。中文专业在宁波师范专科学校,政治专业在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我于是毫不犹豫地填上了宁波师专的中文科。我的一个同事程建平填的却是温州师专的政治系。
   然后是参加体检,再然后是接到了宁波师专的录取通知书。我的连续五年的高考,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经历过这五次高考,我有如下几点感触:
   一是非常感谢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如果没有他极力主张恢复高考,就没有我考上大学的今天。
   二是非常感谢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他们能设身处地地为我们民办教师着想,为民办教师提供热情而又周到的服务。如果没有当时对民办教师开的种种绿灯,像我这种只有初中毕业学历的考生,是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应届的高中毕业生的。
   三是无论经历多少的艰难曲折,都不要轻言放弃。如果我经过一两次考考失败就放弃不考了,那就只能一辈子当民办教师了。

共 45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回忆叙述散文!977年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下,中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到重新恢复。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十多年来积累起来的青年的命运,更改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航向。从1977底到1978年夏的半年之内,由1080万青年学子会聚而成的浩荡大军所参加的那两次高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作者是这浩荡大军中的一员,经过预选和正考,名字上了高考的红榜。但在录取的时候,却被淘汰了。在首次高考失利之后,作者没有放弃,之后又连续四年参加了高考,经历了坎坷,也尝到了酸甜苦辣。然而,作者一直充满着自信,终于在1981年的高考后接到了宁波师专的录取通知书。连续五年的高考,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文章叙述流畅,语感亲切自然,夹叙夹议,作者一边教书一边参加高考,认准的目标能始终坚持,让人肃然起敬。文末抒发了作者的感恩之情,也告诉我们无论经历多少的艰难曲折,都不要轻言放弃。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0-25 18:12:05
  作者五年的高考经历,也映射了一个时期的脚印。五年的艰难曲折,除了坚持,还有良好的心态。为作者点赞!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0-25 18:14:02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顺序分层叙述,层次清晰,真实自然,如实再现一行清晰的人生历程。如今回望,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恩。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0-25 18:14:27
  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