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祝福祖国】有闲,是把双刃剑(随笔)
闲适,是每个人所喜欢和追求的。古代文人雅士有的把此作为终身的理想。所以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才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才有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才会出现“竹林七贤”,才有“闲来垂钓碧溪上”。但我们应该知道古代文人雅士所生活的时代是农耕社会,没有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没有迅猛的知识大爆炸,可闲可雅。如果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还像古人那样整天到晚隐居山野,弹琴赋诗喝茶吹牛,除非你有万贯家财,否则你如果不被饿死,也要被时代彻底淘汰的!
所以说,有闲,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能化闲适为生活的情趣,那么你自然会享受到它给你带来的乐趣;如果你把有闲仅当作无聊空虚的发泄,那么你就要承受它给你带来的惩罚了。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仅有的一点短暂有闲时光,休养一下身体,调整一下情绪,舒缓一下压力,这对于我们再一次投入到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很有裨益的。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有限的一点有闲时间,去读几本益智的书、看几部经典的电影、听几首优美的乐曲,这对我们提高自身的素养,是大有益处的。如果我们能够掌控闲适的自由,学习一门手艺,培养一种兴趣,增长一点知识,这对我们今后增加谋生的本领、培养自身情趣,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我们利用好闲暇的空隙,去游览大好的河山,去做一些有益的社会调查,去当几天助人的义工,这对我们热爱自然、了解社会、开阔视野,也是有非常大的社会意义的。当然,如果我们是退休了在家赋闲,可以帮子女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带带下一代,也是不错的选择,是为家庭作贡献,给社会减轻负担的好事。这是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其实,我们利用闲适,还可以做许多许多有益的事情,或对社会有意义,或对自己有益处。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可是,也有许多人因为有闲而迷失了自我,在极度空虚无聊的状态下,做出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危害社会,损害家庭!
我们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长期的无所事事就会滋生许多不良习惯。比如有些人整天游手好闲,东家长西家短的,整天飞短流长,无事生非;比如有些人整天混迹在娱乐场所网吧酒吧歌厅等地方消磨光阴颓废堕落;更有甚者整天吸毒赌博男盗女娼。现在社会上犯罪率最高的就是社会上那些闲散人员!他们长期无事可做,精神极度空虚,无所寄托,制造出许多事端,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不和谐。正因为这样,我们就不能不对闲适进行另一个角度的审视,更多地去看到它的负面影响以及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后现代工业社会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比较忙碌,但有闲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比如那些在改革开放初期瞅准了机会大赚了一笔的人,他们拥有的钱财已足够他们今生及子女安居乐业挥霍享用的了。于是,这些人就靠资本闲适地生活着。还有一些人是靠了长辈的恩荫,继承了大笔的遗产,他们也能过着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更有一些下岗待业靠低保生活的社区闲散人员,他们对生活要求很低,只要食能果腹衣能蔽体即可,他们不思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却把大把的空余时间都花在麻将桌上,他们过得也非常悠闲。还有一些啃老族的小青年、丈夫挣大钱的全职家庭主妇以及孩子读大学或工作了的中年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也都成了有闲一族。这样庞大的闲适族,如果不作正确的引导,说不定就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的。
怎样引导这一批有闲的人,让他们能把他们空余时间用在正道上,用在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上,这就需要我们整个社会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整个社区工作者的耐心细致的工作,还需要我们每个公民提高自身的素质,每个家庭有效地教育和有力地引导!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考虑到这些有闲人的存在,怎样让他们的生活得不空虚有意义,而且又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给他们提供一些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的空间,让他们能变空虚为有趣,变闲散为有序,变消极为积极。这样就会大大降低社会的犯罪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指数。
假如我们大家都能真正客观全面地认识到有闲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并能正确地使用它,合理地运用它,优雅地享受它,那么我们不必去向往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古代的文人雅士了;都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情地去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闲情逸致;都可以在忙中偷闲的空隙中去放飞自己,感受自我解放的乐趣。
朋友,假如你恰好是有闲一族,在这把双刃剑面前,你既能享受它给你带来的乐趣,又能有分寸地把握它因过分散漫而带来的危害,那么我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离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的追求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