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捡砖头”思维的真谛(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捡砖头”思维的真谛(随笔)


作者:太行飞剑 进士,6526.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60发表时间:2018-10-27 20:34:48

新东方英语的老总俞敏洪曾经总结他的成功经验是“捡砖头思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关,俞敏洪也不例外。他的父亲是是一位农村的木工,经常帮别人家建房子,每一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家来,或是一块两块,或是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到路边的砖头和石块,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院子里的砖头和瓦块堆得像小山一样。他的父亲就用这些碎砖乱瓦建起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俞敏洪受他父亲这种“捡砖头思维”的启发,把高中的复习当作“捡砖头”,复习一道题,就是捡了一块砖头,当捡砖头足够多的时候,他考上了北大;后来又把背英语单词当作“捡砖头”,一个英语单词就是一块砖头,他背了三万个单词,就相当于捡了三万个砖头,于是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再后来他做新东方,把招收学生,给学生上课当作“捡砖头”,最后他做成了中国最牛的英语培训机构。
   这种“捡砖头思维”可以上升为什么理论呢?我以为这就是中国一个古老成语“厚积薄发”。打开百度搜索一下,我们不难找到它的解释:“厚积,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是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发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埃及金字塔和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是积蓄了一块一块的石头和砖的结果。我们要想实现一个宏伟的理想,必须从一砖一瓦开始积累。我们年轻人做事情,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眼高手低,我们应该学会“捡砖头”。所谓“捡砖头”就是从不起眼的小事情做起。多多积蓄,才能厚积薄发。
   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到硕士生博士生,都是一个“积蓄”的过程。积蓄的越多,后劲越大,成功越大。当然“积蓄”的方式不仅仅是上学一条路。但是用读书的方式去“积蓄”,是最短的捷径。我认识一个内蒙古的农民企业家,他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他选择了拜师学艺的道路,跟着焊工师傅学习电焊。从简单的焊工活儿学起,学会看图纸,按照图纸施工。学会以后再学习制作简单的图纸。后来是较为复杂的图纸。焊工技术上也是精益求精。最后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钢结构工厂,开始承揽加油站、收费站、大型油罐等等钢结构工程。现在公司利润上千万了。他就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方圆油罐长的经理刘瑞雪。
   联系到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一个“捡砖头”的过程。大学毕业的时候正赶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在学校学习的经济理论都没有用了。于是,我开始自学市场经济的理论,看一本书,就相当于捡一块砖头。就这么一块一块的砖头积蓄起来,成就了我的经济学功底。从《西方经济学》到《西方会计》;从《证券投资学》到《货币银行学》。就这么一本书一本书地学习开来,学习一本讲授一本,一本一本地熟悉消化。最后,成为一名理财专家。一名专门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的副教授。所以我说,上大学是一个积蓄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蓄,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积蓄。有了这种积蓄,就有了脑力劳动者的看家本领,就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时刻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由此可见,“捡砖头思维”的真谛就是厚积薄发。
   有时候,“捡砖头”还有“殊途同归”的功效,我有一个表妹,学习文化课就头疼,所以虽然上了中专学校读书三年,文化知识却是初中水平。后来喜欢上了旅游,然后就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去旅游,通过旅游见识了很多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现在也慢慢地成长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说业余作家。写的游记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有些朋友没时间去国外旅游,就看看她写的旅游日记,竟如身临其境。她的每次旅游都是捡砖头,最后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你说,对吗?
   如今我虽然老了,但是继续在“捡砖头”,儿子家有许多书籍,我一本一本地读,最后肯定可以写出好的作品来。因此我的座右铭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则从捡砖头开启”。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能留给人们一本书,这本书是我人生的总结,这就足够了。不管我是否有过荣华富贵,还是高官厚禄,或者两袖清风。
  
  

共 16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拣砖头思维”真的很形象,很贴切。俞父靠它搞了宏大的建设,俞洪敏本人靠它成为名人。其实,这种“拣砖头”的比喻朴实易懂。任何人只要勤于拣砖头,必定有所收获。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它需要长时间地拣砖头。古人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正是这个道理。飞剑老师对拣砖头思维的激赏肯定与其长期实践和成功分不开。如今年过花甲,还要一本一本地读书,也就是一块砖一片瓦地拣拾着知识和智慧。有此决心和勇气,何愁不会功成名就?读此文,不仅感佩于俞氏父子的拣砖头的功夫,也分享了飞剑老师的经验和体会。飞剑老师的随笔具有知识性和思辩性,读后必有所得,推荐共赏。【编辑:寻找姚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10-27 20:36:50
  飞剑老师真是厚积而薄发,写文既快又顺畅且具有哲理,值得我辈认真学习效仿。
寻找姚黄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10-27 20:52:20
  过奖啦,寻找姚黄老师,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10-29 10:55:09
  最近写了一些散文,主要是为了梳理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个老年人没有了伴侣,失去了说话交流的人,就将文友作为交流的对象,把江山文学网当成了娘家人,说了很多心里话,希望朋友们不要见笑。
太行飞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