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山村那朵晚霞(散文)

精品 【看点】山村那朵晚霞(散文)


作者:山涧戏水 秀才,2357.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2发表时间:2018-10-29 09:52:21


   前几日,我和朋友进了一次山,在深山沟里小住了两天。
   十月是个万物即将枯萎的日子,树叶凋零,草坪衰败,自然规律给了我们一个道理:盛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说,再过一段时间,严冬来临,大地万物就进入了冬眠期。生命在经历了火红后,就该休息了,等待来年的繁荣。严冬,仿佛是生命必须经历的一个苦难历程。
   山,离我住的城市不是很远,也就百十里。一说到进山,我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说,可以在山里寻到不一样的石头,或者,可以在山里看到自己想象不到的景观,再比如,可以看到山里妞妞什么的,总之……
   前两天的太阳很毒,早上一起来,阳光潇潇洒洒地撒到地上。灿灿金光似乎的带着点响声。你望远处的天边,那道阳光一丝丝、一缕缕,很像是五线谱在碧蓝的天上跳跃着。头一天,我就问朋友,是不是准备点面包和矿泉水什么的。
   你这也太老土了。
   咱这次进山,要在山里住两天,标准的农家小院。
   我问,有神仙没有?
   神仙有,可我们凡人肉眼看不到。
   看不到的那是鬼,不是神仙。
   汽车跑了将近一个钟头,终于到达了山脚下。汽车直接进到了山脚下的一座农家宾馆。这几年,山区旅游发展,很多地方都建了宾馆。我们这次来,不想住宾馆,我们只想找到一所山村农家院。因为,我们可以直接体验农村生活。
   存好了汽车,我们开始爬山。
   以前,朋友来过,知道农家小院在另一头的山坳里,据说离这里还有很远,必须再走十几里的山路。一条小路,蜿蜒曲折。路的两旁,是一些巨大的石头,灌木丛沿着山的走势延绵出去很远,众壑皆嶙峋啊。我有种感觉,这简直是波浪起伏的绿海嘛。
   朋友边走边告诉我,咱们进山里头就不出来了,要在那里住一两天。宾馆住着没意思,那还不如咱在市里住。
   说的也是。
   直到走得腿肚子转筋,终于上到了山顶。
   鸟瞰山下的那个山拗子,是一些灰褐色的房子。朋友告诉,那里就是我们要住的地方了。再往前方看,山峦耸立,有一道小溪水从山的半当腰垂直摔下。偶然间,可以看到在阳光的折射下出现的一道彩虹。
   上山容易下山难,到了小院门口,我们一个个都已经灰头土脸的了。
   山势虽然不算陡峭,可还是爬得我们一身的燥热,此刻,要是能洗个温水澡,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掉了门牙的中年长者。为我们引路的却是一个年轻的山姑。一根独辫直达腰际,清清爽爽的模样。这让我想起了李白诗句里的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我们城市里的姑娘不同,没有了浓妆艳抹、胭脂口红,更有一种纯净的美。
   我发誓,就这位山姑,一定会让我的那位年轻的朋友看得直咽吐沫。这是个标准的美人坯。
   这次,我可是当了一回青云客。
   说到青云客,倒是让我想起了韩愈写的《送惠师》里的几句诗词来了。要说吧,这还的感谢我当年的语文老师。那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一些古诗词,我当时对老师让背诵古文不理解,认为老师是多此一举,有书本放着,什么时候想看了,拿起来看看不就得了?现在看来,潜移默化的背诵是真少不了,尽管已经年代久远了,可有些还是能隐隐地在某一个偶然的场合想起来的。
   比如: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幽踪邈难得,圣路嗟长堙等等。
   记得,袁枚在一篇游记里这样形容山水,他说,以深山为池,悬崖为屏障。一些句子,仅从字面上看不出来它绚丽,真正到了实地,你才能蓦然发现,句子的描述只是冰山一角。
   第二天,我们上到了山顶,俯瞰整个风景,就有悬崖为屏障的奇妙感觉。
   走在山道上,我想起了初中时候,老师让我们背诵的另一篇古文,是苏轼写的《石钟山记》。他曾经去一座山,听当地的人说,那里有石头能在大风间隙,发出像音乐般的响声。
   我怎么会突然想起他的这篇文章呢?是因为,我们来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前,猛地听到了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一阵声响。那种天籁般的声音,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仿佛来了一次亘古的穿越,通过这块石头,我也随着走进了苏轼的那个世界。
   耸立在我面前的悬崖,有着鬼斧神工般的魅力。站在它的脚下,立刻就能感受到千古的教化。溅起的水花,仿佛是在向你倾述着一个远古时代的故事。在这样的时刻,又能想到些什么呢?是不是有那样一种感受,想融化在历史长廊中去呢?是不是能从那些冰凉的石块上,感触到地心岩浆的涌动?这一切,只有用生命的脉动去感知了。
   水花溅到我的脸上,有股子冰凉的感触。石头上,附着一片淡淡的青苔,偶然间,你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青涩的味道。这种味道竟然能莫名地引起内心的一丝伤感。这伤感又来自哪里呢?这样的感觉在某种时刻,也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许,这里存在着很多的因素吧。
   这仅是一瞬间的事,很快的就被那些跳跃的绿色给取代了。
   其实,青云客并不是好当的。
   这里面既有兴奋,也有惆怅,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奈吧。像梭罗,自己躲在瓦尔登湖,潇潇洒洒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享受着水里自由游动的小鱼和啁啾飞翔的小鸟,在静谧的水域间思考着自己的生活,是那么的其乐融融。
   那时候,看了徐霞客写的游记,自己曾经想着也能像徐大仙那样走遍山水间。可后来,我倒是觉得自己在这片寂寞中能做到的就是逃跑。我不可能去过梅妻鹤子般的生活,因为那种隐居生活对我来说是艰难的。那样做,在古人看来是羽化登仙的境界。之所以我想逃跑,是因为我内心都已经被世俗欲望占满,心灵已经没有了承装灵魂的孔隙
   或许能像刘伶那般放荡形骸?恐怕也难做到了。
   其实,究其原因,那都不是“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正好我身边就带着老白干,怎么样?抿一口?一醉解千愁吧。喝了老白干,我醉眼朦胧间,望着眼前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我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了自然中,才能升腾出一股神性图腾,因为我们只有将生命再来一次腾挪,才能真的跳出世俗怪圈。
   折回农家小院,已是傍晚。
   农家小院没有围墙。是用枝条围起来的篱笆,一扇门,用山里的酸枣枝制作成而的。在开门时,必须端着门上的木桩,不然,酸枣枝会让你吃苦头的。几间茅草屋,屋子里倒也挺干净。按照开农家小院的老农说,城里人爱干净嘛。你不整好点,你家来住一次,下次可就不来了。
   来小山村住的城里人,他们会带来一些故事的。
   按照老农的说法,他的眼睛是犀利的。只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夫妻,哪些不是。
   在篱笆墙外,有一只老母鸡正在领着它的小雏鸡在啄食。你看它的样子,伸长了脖子,迈着步子,很有绅士的风度。时不时的,还有它那双小眼睛盯着我看上一眼。我暗想,这家伙警惕性还真高。
   一群小雏鸡围着她唧唧喳喳地乱叫。这样的场景,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老鹰捉小鸡。童年是美好童话,早就被成长的老道遮掩在了狡诈中。
   老公鸡一派大丈夫的气派,昂头挺胸,睥睨一切的傲慢。有时候,这只老公鸡会炸着一只翅膀,围着母鸡转一个圈子,以显示自己男子汉的气度。
   院子外,是一颗不知名的大树,在大树下,是一个老磨盘。这种场景,我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想了想,应该是在电影里或者是书里看到过。比如,小兵张嘎里的老钟叔,或者是电影里,一个八路军战士站在树下,看着围着自己的老乡们。高声说:乡亲们------
   小时候,对于乡村的映像就是在红旗谱上看到的。那个主角朱老头,拿着一把开了刃的大刀。声如洪钟。乡村尘土气息始终会缭绕在我鼻息间,那些气息,有着黄河黄沙的记忆,这是基因的记忆,也正是这种基因记忆,使得我们承传了几千年古老文化经久不息。
   在这颗大树下,我和老农相对而坐,老农拿出一杆旱烟袋递给我,正当我准备去接时,他又把烟袋收回去,在衣服上擦了擦。
   哦,久违了的旱烟味啊。
   记得我第一次吸这样来劲的烟,还是在很久以前,趁父亲出去狠吸了一口,结果被呛得满眼流泪,差点被发现。现在想想,好像是隔了几个世纪一样久远。不过,记忆有时候很会调皮地把那些早就过去了的事情不经意间一股脑的推到我的面前。
   我也能从这些残破的记忆里,嗅到那时候的气息。
   薄凉的山风拂面,一丝爽凉。
   一阵脚步声在我身后。
   我扭过头看,是那个山姑。小蛮腰一扭一扭的。她走到了外面,将一盆饲料倒在地上,嘴里咯咯地唤着那些鸡子。圆润轻细的声音融合着婆娑的树丫声,简直是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
   这也就难怪我的那个小弟兄老是那么色眯眯的了。
   面对这个山姑,老农有时候总是坏笑地着看着我们。我从老农善意笑中感受到老农狡诈的智慧,虽然他可能不曾走进高楼耸立的城市,但我相信,老农脸上布满的那些皱褶正是经验化成的智慧,我从老农笑意中体会到了含义。
   什么叫尴尬?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你才会明白这个词里包涵的含义。
   面对群山,你会想到什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可是苏轼在被贬后来到了赤壁后写的。我不能想象到他当年是怎么的一种心情,可是我知道,当我站在一块岩石上,瞭望着面前的群山叠嶂时,却想起了他的这首诗词。因为,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流逝成为历史。
   这种感叹,是不是有些英雄末路的悲伤?
   你能说汉高祖刘邦在平叛了英布胜利回营半道上唱的那首《大风歌》,没有这样的感伤?
   人生的悲剧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吧。
   “转眼百年,谁又能抵挡住时间对岁月的磨损?在时间中,人是孤独的。也许人们只有在孤独中磨砺,才能对生命有独特的感悟吧-----我的罗斯,我的生命,我们将同受煎熬?”于是,刘小枫在一本书里解释了:只有无限崇敬十字架受难的灵魂,才唱得出这种为受难的爱而颤栗的歌。
   又是一个冥冥夕阳西下的傍晚,我抖抖伏在我身上的山风,便向着山下的小院走去。
   突然间,我看到了在岩石的夹缝里,竟然还有一朵小黄花在悄无声息地开着。
   贴近了黄花闻闻,有股子淡淡的清香----天空中,猛然间一丝长鸣,一只不知名的鸟划过去,仿佛都将天空给撕成了两瓣。空气中立刻有了灵性。显然我没有佛心,感悟不到其中的灵性。
   但我能用凡夫俗子的心去感受那些虽然有些破碎的美艳,这一点,对我来说,就已经是足够了。
   足够了,生命中曾经有的那点黯淡也被美给照亮,阴影散去,这还不足够了?

共 40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次山里行,“我”做了一回青云客。山道、悬崖、掉了门牙的中年长者、引路的年轻山姑等等,还有掩映在山里的农家小院,散养的鸡仔、篱笆围墙、酸枣木门、茅草屋、大树、磨盘、老农等等,每一样都透着远古的影子,尤其是那朵夹在岩石夹缝里的小黄花,凡此种种,使得“我”感觉走进了诗人的风景里,生命跳出了世俗怪圈。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笔轻松,语句明快,遣词用句看似随心随行,实质别有深意。【编辑:兰花悠悠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030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8-10-29 09:54:09
  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笔轻松,语句明快。感谢给看点带来的精彩。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10-29 14:49:44
  欣赏老师散文。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10-31 08:31:03
  祝贺山涧戏水老师连续斩获两枚精品!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