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哨兵(外一首·旗帜)
摘要:边关哨所/你目不斜视,注视远方/半轮明月/在注视着你/你的眼神坚定得/具有穿透力 /而月光却显得温和忧郁
◎哨兵
边关哨所
你目不斜视,注视远方
半轮明月
在注视着你
你的眼神坚定得
具有穿透力
而月光却显得温和忧郁
耳边的风声
像奔腾的野马
踏过家乡的原野
你紧握长枪的手
像父亲攥着发亮的锄头
“注意力要集中”
你提醒自已
眼睛又睁大了几分
远方、远方
越过风声,越过国境
你再一次
将焦点对准了
另一个哨兵
◎战斗打响之前
我站在662.6高地上
问排长
山的那一边是什么?
山的那一边还是山
排长说着
一把把我甩进了战壕
山的那一边
还有敌炮阵地,
还有漂亮的越南女兵
你不要命啦
听说眼前这位胡子拉茬的
老兵打过两次仗
我对他无比敬仰
排长,我有点害怕
我第一次打仗也是一样
枪一响就不怕了
记住
敌人的炮弹
总是对着怕死的
我没有说话
抱着枪坐在战壕一边
我不能当怕死的
于是
恐慌地等待着第一声枪响
【编者按】《哨兵》,刻画了边境线上的哨兵,一双警惕的双眼注视着远方。“月光却显得温和忧郁”,隐含着内心的起伏波澜,此刻的心情,源于对家的思念。“注意力要集中”,意在提醒自己,念家勿忘责任。“你再一次/将焦点对准了/另一个哨兵”,尾句意味深长,是目光的焦点还是枪口的焦点?国境,风声,风来挡不住,给人以太多的想象空间。《战斗打响之前》,刻画了一名初上战场的新兵,站在高处,满是好奇的心理,却不知死亡的危险。老兵的几句话,让新兵懂得了看似平静的战场所暗藏的杀机。“恐慌地等待着第一声枪响”,心理描写精准,待到枪响时,恐慌就会消然而去,唯有冷静淡定勇敢,才能克敌制胜于战场。两首小诗,虚实结合,质朴流畅,言简意赅,写出了兵滋味。问候诗人,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