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古枫(散文)

精品 【看点】古枫(散文)


作者:张金石 白丁,5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71发表时间:2018-11-02 15:39:32

【看点】古枫(散文) 童年的记忆里,忘不了的是乡里乡亲,最难忘的是那些古枫树!
   房前屋后,一棵棵古枫树拔地而起,顶天立地。她们像守护神一样,庇护着一代又一代勤劳而朴实的枫木山人。
   我从小在枫木山长大,古枫树的身影,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像儿时的伙伴,像至尊至爱的亲人,特别的亲,特别的爱,特别的情怀!他的模样,是我对故乡永恒的记忆,更是我思恋故乡挥之不去的乡愁!
   以至于我长大以后,无论在哪里工作和生活,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每每看到枫树,都会觉得无比亲切,也常常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摘一片枫叶,或捧在手心里,或细细观察,或凝思静想,或两指抡动叶柄让枫叶快速转动,让思绪飞越千山万水,让游子的心向那个有古枫树的村子靠近、靠近……
   二月龙抬头,三月水涛涛。春节的炮竹声还在耳边回响,孩子们还沉浸在新春的快乐中,突降一场春雨,乡亲们就忙碌起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天还没亮,我家叔父就站在禾当头古枫下吹响了集工的号角,扯开了喉咙喊:各家各户,起床了!出工啦!男的犁田,抢水田啦!快滴起床了……那年月,看得最多的是集体出工的热闹场景,听得最多的是男人们犁田时嘿哧、嘿哧的催牛声。
   儿时印象最深的,老屋前面是层层梯田,如螺纹一样顺势而去,形成一片宽阔的田垅,远处群山起伏,云天相接。老屋后面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向东南绵延。一溪清澈的小山泉,从后垅山深处蜿蜒而来,平缓地流经叔父家的禾当头,然后一头栽进屋门口的稻田里。禾当头下边是一片坡地,依次生长着一棵老桂花树、三棵老皂角树、五棵古枫树、三棵老稠树、一棵老酸枣树。一到开春,白鹭归来,古枫树上成千上万的白鹭栖满枝头,他们相互追逐喜闹,谈情说爱,筑巢累窝。一旦受到惊吓,群起漫天飞舞,别有一样风景。那时,村子里全是土砖瓦房,四十多户人家,一百三十多口乡亲。乡亲们都是祖辈一脉传承的亲人,呼叔唤侄,尊老爱幼,亲如一家。叔父家禾当头有一块空阔的平地,傍边有一棵很大的老桂树。乡亲们常常在这里乘凉、集会、聚餐。每逢老桂树开花,十里飘香,清香怡人。
   盛夏,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老桂树下坐满了老老少少乘凉的乡亲,我们这些小屁孩围着十五爷爷,听他弹琴,唱歌,讲故事。
   十五爷爷是个健谈的老人,弹琴、唱歌、讲故事堪称一绝,一把二胡在他手上拉得风生水起,各种调调有模有样,我至今记忆尤深的《孟姜女哭长城》《迎新歌》《十八摸》……他左手抚弦右手拉弓,边拉边唱,手指在琴弦上跳跃的节奏灵巧柔美,时快时慢,时上时下。他专注的神情自我陶醉,半耷着脑袋双眼微闭,竖耳倾注沉醉于优美旋律。头随着韵律的节奏舞动,忽左忽右,有时整个身体也跟着晃动起来。他嘴里不停的轻轻哼唱,当激情高涨时也会大声的唱出几句,声情并茂,如急流勇进,万马奔腾,又如泣如诉,婉转优美。
   一曲终了,大家鼓掌起哄,有的嚷嚷再来一首,有的要求接着昨晚的故事讲故事,我们争吵着,喜闹着,尽管年轻人吵吵闹闹,十五爷爷从不生气,慈爱有加,乐呵呵的,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
   年轻人喜欢听故事,总是缠着十五爷爷讲《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蒒仁贵》《武松打虎》……故事里的英雄人物,在十五爷爷的讲解和比划下,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我们听得聚精会神,如醉如痴,意味无穷,每每讲到故事高潮,让人热血沸腾时,他故意留个悬念,来一句且听下文分解,让我们带着悬念和不舍回去。故事听多了,我们自制木刀、木枪、弹弓,弓箭,模仿故事里的人物,装皇帝、扮好人坏人、学英雄、惩恶霸,玩枪弄棒,打狗射鸟……其乐无穷。
   在故事的熏陶下,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为人要有忠、孝、义的正气和良知,诚实守信,懂得感恩,明辨是非善恶,知道什么是因果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果。也许,正因为老一辈言传身教,枫木山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最受人欢迎的。
   十五爷爷不仅给我们讲故事,还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枫木山的事,他常说,枫木山是个好地方!枫木山人齐心,不怕事,也不惹事。想当年,土匪横行,到处抢老百姓东西,就是不敢来枫木山。枫木山的地形独特,守住奠山冲,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算放土匪进来,也可以关门打狗,最主要是枫木山人齐心,一声吆喝,男人们提枪抡棒,个个威风凛凛,喊打就打,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外人算是怕了枫木山人。你去打听打听,附近几十里,只要说是枫木山人,再嚣张的土匪流氓也得老老实实,服服贴贴。1945年4月,日本鬼子垂死挣扎,那年鬼子到了哈莫侠,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有十几个鬼子,想沿着浩山冲一路来枫木抢东西,听说枫木山人,民风彪悍,人人有枪,打死人不填命的,加上枫木山地理环境特别,像口袋,山高林密,冒然闯进,怕是有去无回,吓得不敢来。
   自古以来,枫木山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三面环山,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谓是渔米之乡。一溪山泉从山腰涧咕涌而出,清澈甘甜,蓄井溢池,顺山沟蜿蜒而下,一路欢歌,流经村庄奔向田园,滋哺庄稼。溪涧井池,鱼虾欢跃,蓝天白云,山水相映,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相传,很多年前,井崖田有一阴河水流出,据说有十多股车水大,清澈见底,鱼虾成群,一路涛涛流经村前,流向浩山冲。有一年天降暴雨,连续七天七夜,山洪爆发,阴河水喷涌而出,浊浪翻滚,气势汹汹,直扑而下,顿时下游的田野和村庄一片汪洋,死了好多人,于是知府下令,用九口大铁锅把阴河水给堵了。知府的这一作为,让阴河的水从此销声匿迹,枫木山那条美丽的小河,随着历史的烟尘消失在世人的记忆里。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开发能造福万民,假如当年的知府大人能组织百姓开渠引流,至今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流经村前,那该多好啊!现在想找到那条阴河,也不知道在什么位置了。正因为阴河水被堵,枫木山地下水资源变得非常丰富,种庄稼成了个好地方,方圆几十里村庄,就算枫木山田地上宝,种什么来什么,土地耐干旱,作物产量高。五八年到六零年,全国三年自然灾害,天旱年成,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饿死好多人,只有枫木山粮食丰收,红苕、花生、包谷、豆子、南瓜等等,应有尽有,没有一户人家挨饿,还添了几个大胖小子。
   枫木山的古枫树,到底生长了多少年,正如我们祖辈在枫木山繁衍了多少代,都无从考证,据老辈相传,从他们记事起,后垅山、殿检坪、剑山冲、皇帝岭、枫球岭、横骑岭,大岭上,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连成一片,林木丛生,古树参天,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常有野猪、野狗、獐、狸等动物出没,甚至有黑熊和老虎。听父亲讲,自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出生的时候就有这些古枫树了,追根溯源,在万国图库有这么一说,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举全国之力修筑万里长城。修万里长城的石头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秦始皇派大臣蒙恬到全国各地挑选石头,当蒙恬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枫球岭到处都是麻纹青石,并且这种石头非常坚硬。蒙恬把这事上奏秦皇,秦始皇非常高兴,下令就地开山取石。蒙恬奉旨,带领军队和劳工,首先在山里开挖出一大片坪地,并修了座办公殿,取名殿检坪,以便监督验石和采石搬运。
   长城工程浩大,在这里采石也持续了很多年,期间秦始皇还到枫木山巡视过一次,对这里的风景大加赞赏。工程完成后,秦始皇觉得枫木山的地理环境优美,石头资源丰富,石质又好,不舍忘却,命蒙恬在这里栽枫木树为记,取名枫木山。如此算来,枫木山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往事。几千年过去了,历史洪流一去不返。古迹隐存,寻古思今,故乡的历史值得骄傲,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上面就有枫木山的石头!枫木山的石头是神圣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抵御外寇的长城,保家卫国!每当想起故乡,想起长城上枫木的石头,他们是否也会和我们一样,热爱家园,想恋故乡。
   蒙恬栽下的枫树,如今已是树大根深,根深叶茂。树兜周围,暴露的根系纵横交错,如蛟龙盘踞欢聚,蜿蜒起伏,向四周肆意伸展,渴了,一头扎进深深的泥土里,贪婪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树杆高耸挺立,如撑天大柱,云天相接,粗糙的树皮瓦片似的附在树杆上,过往的客人好奇地张开双臂试抱树杆,五六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环拢合抱。仰望树冠,极目树顶,古枫直冲云霄,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红叶似火的季节,夕阳西下,晚风拂过,枫叶云天漫舞,如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在云层中,应映血染霞云,分不清枫叶似火,还是霞云如血。
   我对故乡的古枫,情有独钟!我对故乡的乡亲,至亲情深!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无论身在何处,每每梦见的还是故乡的亲人和古枫!

共 34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秋意浓,枫叶红,层林尽然弥乡情。这是一篇回忆家乡古枫的散文,借此怀念家乡。在童年的记忆里,家乡处处是枫树,护佑着家乡人民。枫树伴着我长大,经历了许多人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文章以枫树为引子,叙述描写了家乡的一些人事,刻画出那个时代独特的时代风貌气息,为我们展示了物质贫乏年代一幅乡村生活图腾,溢满温情。文章还重点详细讲述了十五爷爷拉二胡和讲故事的情景。十五爷爷是个健谈的老人,弹琴、唱歌、讲故事堪称一绝,一把二胡在他手上拉得风生水起,各种调调有模有样,讲的故事也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教化我们如何做人。在十五爷爷的讲述下,我们也知道了枫木山的许多典故和枫木山的来历。枫木山蕴藉着厚重的历史,其中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石头就采集于此。文章以古枫为线索,穿针引线,讲述了家乡的人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作者文笔精湛流畅,语言厚重,生动鲜活,文脉分明,条分缕析,难得佳作,倾力推荐赏阅!【编辑:欣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104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月        2018-11-02 15:42:16
  一篇以古枫穿针引线怀念家乡的文字,底蕴深厚,感谢赐稿,期待更多佳作!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1 楼        文友:张金石        2018-11-02 15:48:28
  谢谢编辑老师!
2 楼        文友:空城深深        2018-11-02 15:54:09
  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浓浓乡情跃然纸上。好文,拜读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张金石        2018-11-02 16:01:29
  谢谢编辑老师点评,感谢!感谢!
3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8-11-04 22:44:38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欢迎加入看点文学交流群,群聊号码:624684287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回复3 楼        文友:张金石        2018-11-05 08:55:18
  感谢编辑老师点评!谢谢!谢谢!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11-05 07:54:53
  非常厚实的作品啊。怀才抱器点赞,留言。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张金石        2018-11-05 08:56:12
  感谢编辑老师点赞!谢谢!谢谢!
5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11-05 09:47:01
  古枫是抒写思乡之情的载体,古枫树下,是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民俗和文化。一篇散文能写得如此厚重,可见老师的功底。恭喜获精。祝您在看点佳作频出。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5 楼        文友:张金石        2018-11-05 09:58:51
  编辑老师过奖了!谢谢!谢谢!向各位老师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