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普希金,我终于站在您的铜像前(散文)

精品 【流年】普希金,我终于站在您的铜像前(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07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3发表时间:2018-11-03 15:29:54

【流年】普希金,我终于站在您的铜像前(散文)
   一
   啊!普希金,我终于站在了您的铜像面前!
   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的飞机,从中国飞到俄罗斯;又坐一夜火车,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然后,乘坐大巴车,前来瞻仰您。车到普希金广场,我就迫不及待地跳下大巴车,直奔您的铜像。之所以如此,是为着心里隐藏了四十多年的一个执着的念想:要在圣彼得堡——您短暂的三十八年的生命历程中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站在您的铜像前。
   大老远,我就看见,您的铜像竟然和我头脑中虚拟的形象十分相似,或者说,跟我在四十多年前读您的文集的时候,头脑里深深镌刻的您的形象十分相似。稍稍侧斜的身体,高昂的头颅,微微上扬的右手,让我感觉,您是在向所有前来瞻仰您的人诵读您的诗作,或者,您是在发表激情洋溢的政治讲演。但我更相信前者,因为,您首先是一个诗人,正如果戈里所说,您是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空前绝后的俄罗斯诗歌泰斗,俄罗斯民族的诗魂;然后,才是一个与沙皇专制制度格格不入的自由主义者,是一个“十二月党人”的同情者和支持者。络腮胡子,自来卷的卷发,尖尖的鼻子,跟我在四十多年以前读到的您的文集封面上的头像也一模一样。而您微笑的面容,紧绷着的嘴唇,既彰显了您激情澎湃、浪漫豁达的气质,又彰显了您执着倔强的个性,还彰显了您对强权、邪恶的嘲笑和蔑视。
   正如诗人莱蒙托夫的诗《悼念诗人之死》中所写,您“自由的、勇敢的才能”,连同您伟大的俄罗斯诗人的“壮丽的花冠”,都被“冷血无情”的杀手“毁灭”了。三十八岁,您年轻的生命,被一八三七年二月八日的那一声充满着邪恶和阴谋的子弹定格。专制权力和阴谋家们把您的尸体悄悄迁移,偷偷埋葬,他们想一起埋葬掉您在俄罗斯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您的死,不但在当时的圣彼得堡掀起了抗议浪潮,而且迅速在整个俄罗斯国土蔓延。他们更没有想到,再后来,您的年轻俊逸的形象,又被雕塑家镌刻在当年的米哈伊洛夫广场上,而且,时至今天,您的铜像,还耸立在广场中央,供千千万万人瞻仰。
   您的铜像,背靠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也就是米哈伊洛夫宫,还有穆索尔斯基歌剧·芭蕾剧院,俄罗斯民俗学博物馆,圣彼得堡爱乐交响乐演奏大厅。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和俄罗斯民俗学博物馆,是俄罗斯历史和文明的浓缩。穆索尔斯基歌剧·芭蕾剧院和圣彼得堡爱乐交响乐演奏大厅,是俄罗斯艺术的最高殿堂。不难理解,俄罗斯人民是要让您被伟大的俄罗斯文明历史经典场馆和最高艺术殿堂拥抱。如果说广场周围的那些鳞次栉比风格各异的建筑是花瓣,耸立在广场中央的您的铜像,就是花蕊,就是整个俄罗斯花朵的精魂。而日日夜夜川流不息的涅瓦河,时时刻刻为您流淌着天籁琴韵。曲折蜿蜒,穿城而过的涅瓦大街,向两端长长地延伸着您睿智明亮的目光和您恣肆奔放的诗情。
   广场里,有许多鸽子,有的,就在游人脚下悠游自在地踱步;有的,就在您头顶上的天空自由飞翔。也巧了,一只鸽子正栖息在您的头顶,自在,安详,从容,丝毫不受游客的打扰。我想起了俄罗斯地导讲过的在东正教教义里关于鸽子的阐释。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在东正教教义看来,鸽子是圣灵——神圣的圣父的化身,它们代表圣灵引导世人进入真理,在心中结出善良、仁爱、温柔、和平等精神果实。所以,在我们已经浏览过的一些俄罗斯东正教教堂里,许多宗教壁画上,有不少的鸽子在一些著名的宗教人物头部上方飞翔,那些飞翔的鸽子既是在佑护教养高深的圣子圣徒,也是在向世人昭示:它们所护佑的那些圣子圣徒,已经升华到神圣境界。所以,那只鸽子栖息在您的铜像的头顶上的鸽子,还有地上走的,天上飞的,这广场上所有的鸽子,不都是在时时刻刻庇佑着您的伟大诗魂吗?同时,它们不也在昭示世人:您的魂灵已经升华到神圣超凡的境界了吗?
   我还听说,不管是在莫斯科,还是在圣彼得堡,抑或是俄罗斯其他许多城市,都有很多历史人物铜像,其中最多的,就是您的铜像。这就足以证明,在俄罗斯人民心中,比起彼得大帝,比起那些曾经在俄罗斯史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们,您才是他们心中永垂不朽的俄罗斯的诗魂,俄罗斯民族的魂,俄罗斯文化典范的魂。在俄罗斯人民心中,对您的敬仰,代表着对像您这样伟大的作家、诗人的敬仰,对文化、文学的敬仰。这种民族敬仰,也许就是俄罗斯文化才人辈出,丰厚隽永的民族心理积淀。
   据说,普希金广场曾经被称为米哈伊洛夫广场,这一称呼源自米哈伊洛夫宫。米哈伊洛夫宫是沙皇保罗一世为自己修建的皇家宫殿。保罗一世执政的时候确实占尽了风流,不但可以靡费大批钱财为自己修建宫殿,还可以一言独尊,以自己宫殿的名字代称广场。但是帝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因为米哈伊洛夫宫而起名的广场,也最终被您的名字替代。广场名字的变迁,毋庸置疑地证明了,人类文明终归要让您这样的文化风流超越王侯将相,永远活在一代代后人的心中,因为,您这样的人所创作的文学瑰宝,才是人类文明遗产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您的铜像基座上刻有您的诗句:“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蹇滞的人们,祈求过怜悯和同情。”这是您的《纪念碑》一诗里面的诗句,写于一八三六年,离您一八三七年二月八日决斗之死只有一年左右的光景。在这首诗里,您写出了一个伟大诗人的崇高意向和使命,也为您一生的诗歌创作,作了充满自信的总结。其实,这首诗的第二三段,更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中,
   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
   我将永远光荣,即使还只有一个诗人
   活在月光下的世界上。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
   它所有的人民,都会讲着我的名字,
   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
   以及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
   和草原上的朋友——卡尔美克人。”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您的灵魂在您圣洁的诗歌中得以永垂不朽,您伟大诗人的名声不但在整个俄罗斯人民中如雷贯耳,也在十多亿中国人民心中光辉灿烂,还早就成为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所以,直到现在,世界各地的人民都络绎不绝地前来瞻仰您。而我,在圣彼得堡,站在您的铜像前,忝列您的仰慕者行列,绝对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二
   我告诉我的一位同伴,四十多年前,就是您的一本文集,您的诗歌,特别是您的《假如生活欺骗了您》那首短诗,在艰难的日子,给予我生活的勇气、理想和浪漫。
   大概是在一九七四年,那年,我二十岁。按常理,那样的年龄,正是一个人充满浪漫和激情的时候,但是,我却不,我高中毕业,因为是农业户口,回到户籍所在的生产队劳动,又加上祖父辈、父辈有所谓的历史问题,只能老老实实地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上大学、找工作、当兵,都与我无缘。那时,在命运之路上,我的双脚陷在泥淖里,拔不出腿来;我的双眼,几乎看不见任何希望的光亮。我自卑,低沉,沮丧,失望,困兽犹斗,却又困兽无斗。
   某一天,我得到一本厚厚的书。白线装订,灰布封皮,封皮上,五个大烫金字——《普希金文集》,烫金字上面有您的头像和您的签名。民国时期,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第一版;解放后,一九五四年一月修订重版,当年八月第三次印刷。书中收录有您的长短诗、戏剧、散文代表作,还有您的传略以及俄国、苏联时期的作家及诗人对您的评价。主要翻译者为戈宝权。那时候,像您的文集这样的书,还是禁书,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也不敢看。但是,天赐我宝,我竟然得到了它,而且,最终,归我所有,还非常荣幸的是,陪伴了我四十四年,至今,仍被我珍藏着——尽管,书页已经发黄,书脊已经脱落。
   从得到它的第一天开始,我如饥如渴,从第一首诗开始,读到正文的最后一页——别人对您的评价文字。
   其实,那是我第一次读您的作品,那之前,我只零零星星读过一些苏联作家作品,譬如高尔基的作品,譬如柯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那些作品,都带有明显的阶级斗争倾向。但读您的作品,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都弥漫着一种新鲜气息,因为您的作品,除了对沙皇专制和腐朽邪恶势力的强烈的批判意识,更深刻而多角度的展示人性的复杂多样,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对自由的渴望和赞颂,所弥漫的激情和浪漫,都强烈扣动我的心弦,引起我的心灵共鸣。
   特别是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您》,犹如漫漫长夜里一声声夜莺的啼鸣,在我的心里划破沉沉黑暗,呼唤出黎明的曙光,让我的心“永远憧憬着未来”;让我相信“那愉快的的日子即将来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让我相信心里只要有太阳,世界就会有光明,美好的生命之花终会灿烂盛开。我一遍遍地背诵,工工整整地抄写在本子上,有时候,在繁忙的农业劳动中,田间地头,我还在心里默默诵读,没人的时候,我就大声地朗诵。
   真的得感谢您,怀揣着您的文集、您的诗歌所带给我的勇气、理想、渴望、激情,四年之后,当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恢复高考时,我就像一条长久积攒了许多能量而又毫无畏惧的鲤鱼,一下子,跳过了龙门。而您带给我的对诗的敏感,对文字的挚爱,也一直陪伴着我,到如今,它们依然如同阳光、水分、食物一样,给我不断补充精神能量,充实着我,完善着我,美好着我,愉悦着我。
   也巧了,您的文集在我们中国重新修订于一九五四年一月,这一月,我呱呱坠地,来到人间。这本书,属于一九五四年八月第三次印刷,它与我同岁。也许这就是天意,是天意要将我这渺小而普通的的生命与您的不朽的文字联系在一起。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您的文集在中国图书市场刚刚面世,这本书就被一个叫丽生的人在河南许昌购买到手。因为,至今,在扉页上,还有着清晰可辨字迹隽秀流畅的钢笔字,“丽生购于河南许昌”,下面写着日期,“1954、10、1”。他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十个月大。
   我与丽生这个人,素未谋面,恰因为您的这本文集和其它一些书,我才得以和他结下了书缘。他是我的一位高中女同学的前姑父,中国南方人,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一九四九年以后,辗转来到我们这个三省(当时的山东省、河南省、平原省)交界的小县城工作。一场政治运动吞噬了他,他被卷进监狱。听我当时的那位女同学的奶奶讲,他爱买书,爱看书。他入狱后,存在我那位女同学家里的书,一直放到文革初期“破四旧”时,因为害怕受牵连,家里人才偷偷将好多书——包括好多大部头,诸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中外名著——一本本拆散,扔进灶火当柴烧。剩下的书,都被偷偷藏在床底下。
   藏在床底下的书,其中就包括他买的这本书——您的这本被翻译成中国文字的文集,在二十年之后的一九七四年,有幸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一开始,是一本一本地借,再一本一本的还,后来,干脆,背了两麻袋,都背进了我的家,成了我的私有财产。里面有不少中外古今的一些名人名著;诗歌、散文、小说、文学理论,各种题材都有:还有,好几本乐谱——他会拉小提琴,“破四旧”时,那把小提琴也被扔进了灶火。背回我家的那一部分书,有一部分,至今还放在书橱里,大多,都放在了最下层;唯独您的这本文集,我还放在上面最显眼的位置。时不时地,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读一读《假如生活欺骗了您》、《致大海》等诗篇。一打开书本,泛黄的书页里,马上就弥漫出历史的沧桑气息。
   我知道,那位丽生也一定是您的崇拜者,通过这本书,他又将对您的崇拜传递给了我。或者说,您这本文集,在黑暗的床底下,静静等待了二十年,才等来我这个爱书人,等来我对您的文集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等来您的文字慢慢融化在我的头脑里、血液中,熏陶我,让我真正成为一位爱读书,爱码字儿的文学爱好者。至今,我依然珍惜您的文集,珍惜您的诗歌,珍惜您所创作的所有作品,珍惜中外古今其他经典作家的精品,珍惜世上一切美好的文字。虽然,我至今仍是一位默默无闻近乎于自娱自乐的草根码字儿爱好者,难以望您项背,但是,最起码,有一样,我和您一样,那就是,在码字儿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在码字儿中让自己的心灵阳光常在,激情常在,浪漫常在,憧憬常在。
   当然,也正因为您的这本文集和另外一些书的牵线搭桥,我和我的那位高中女同学,在借书还书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就多了互相接触的机会,多了深入交谈的话题;慢慢地,她变成了我的女朋友;再后来,她变成了我的妻子;现在,她依然是我相濡以沫的老伴儿。我们彼此的情缘源自于书缘。所以,已经白发苍苍的我,和携手走过四十多年沧桑岁月的老伴儿一起站在您的铜像前,除了敬仰,还来还一份心愿,来表达一份谢意:感谢您,感谢您的文集和另外一些书,为我们俩圆满的爱情做了红媒。
   从俄罗斯回来的第二天,我赶紧从书橱里又拿出您的文集,重新阅读您的诗歌,我的心灵,又重新在您的诗歌里,沐浴灿烂阳光,享受馥郁芳香。

共 512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著名诗篇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激励与鼓舞了数以万计的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确实使人进步,确实让人思想开阔,确实改变人的命运。文革中,作者因高考失意,回到乡下务农,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一片渺茫。无意中,他得到了一本普希金诗集。这本诗集,让他如获至宝,仔细品读后,使他茅塞顿开,对生活燃起了希望。诗集像黑暗里的一盏灯,照亮了他的前程,给予了他勇气,理想,渴望与激情,使他坚信,只要内心阳光,世界处处充满阳光,生命之花就会绚烂多彩。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普希金的诗集,不但让作者走出了迷茫,四年后考上了大学,也收获了爱情。四十多年后,作者终于来到了俄罗斯圣彼得堡,来到了普希金的铜像前。文章立意厚重,主题鲜明,描写细腻,激情满怀,抒发了对普希金的崇拜与敬仰。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105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8-11-03 15:36:44
  欣赏美文,感谢作者的分享!
   问好,祝福秋安!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8-11-03 15:44:17
  谢谢,祝秋安!
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8-11-03 15:43:23
  感谢五十玫瑰主编的编审,更感谢精彩的编者按语!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06-05 17:28:53
  书缘,情缘,人生之光,均系于《普希金文集》。尤其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宛若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抑或一声声夜莺的啼鸣,唤醒了一颗低迷的心。
   轻舟大哥,何其有幸,虽则因为政力问题,高中毕业做了一段时间农民,然,通过自励与勤奋,一跃龙门,做了人民教师,和爱妻相谐一生,爱书,爱一切经典,写生活与爱的相濡以沫,拜谒名人并随之成长,思想独特,人生惬意。
   祝福轻舟大哥和嫂子,端午安康,琴瑟和鸣。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06-05 17:51:10
  谢谢雁子,普希金的名字一直镌刻在我的胸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