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叙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什么?

编辑推荐 【星月】叙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什么?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65.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59发表时间:2018-11-04 17:51:41

20世纪90年代教师专业化运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教师专业标准。我国在参照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2012至2015年共制定5个教师专业标准,涉及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职教教师、特教教师。5个教师专业标准都遵循“师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师德是教师的道德认同在经验的理解与叙事中被建构。可见,叙事对教师道德认同至关重要。叙事是教师诠释道德自我、发现和表达道德意义的媒介。“个人的认同不是在行为之中发现的,也不是在他人的反应之中发现的,而是在保持特定的叙事进程之中被开拓出来的。”历时八年组织引发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活动,分享教师们的心灵旅程,启迪行思,积久弥香。
   今天,有幸相遇廊坊新入职教师,又在见微知著的新洞察中经历心灵拔节。驻足品味,不禁自问:叙事能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什么?
   01
   待开采的金矿。
   我之所以钟情于教师叙事,是从阅读《教学勇气》开始的。帕尔默大师在《教学勇气十周年纪念版》的前言指出:他1997年在书中的两个直觉预测都很准。一个直觉预测是,他认为教育将更加无法摆脱外在的东西,而对支持教师和学生内在生命所需的空间则将大为减少。列举的例证是,美国联邦授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NCLB》,批评其本质上重视细称精量而轻视意义,一直都在严重损害教师的士气并窒息了真正的教学和学习。另一个直觉预测是,内在作用可以帮助教师联结他们的学生并赋予他们力量以抵制某些可导致损害真正教学的威胁。这一预测显然超出了期望,表现为对于潜在读者方面估计不足。他说,认为自己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了30年也有一定知名度,教师叙事对高等教育的读者会对口一些,因此,许多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也读,这让他惊喜和欣慰。
   作者所述我也有强烈共鸣。中小学教师读者回应强烈,以至于无形中在认同,作为教育的“专业”人士心灵不断被分离。不可否定,在心灵迷失状况下,任何貌似先进理念支撑的改革都可能有形无神。我在一次国际交流会上发出这样的声音:“无法拒绝的教育评价与督导;厚重如山的家长期望与压力;民主中强制的管理与评聘;希望中郁闷的培训与科研;遥望中痛楚的绩效和奖励;求索中麻木的课改和素质教育;光彩夺目的师德;细数无奈的考分;爱着痛着的课堂。”在带着镣铐跳舞的新课程改革中,“被逼而作假的教案行走教师课堂,花钱买“优质课”、买“论文”司空见惯,并且照样能评优评先。”与黑暗抗争的光明,全依托教师真心做教育。例如,钻研新课程课堂的生长需要如此投入:“教案八易其稿,历经十数次试讲,我才明白其中的奥妙。这八稿教案,所有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部预想到,师生交互自如……课堂有灵性,有智慧,是活的。”可见,课堂生长太不简单。试想想,在争先恐后要课题要经费要发表的浮躁中,教师太多细数无奈,怎能够投入精力适应课堂生长的挑战?
   潜沉聆听理解教师,贯注心灵智慧引出潜力,极需像帕尔默教师叙事这样的潜心探索。因此,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教师叙事是待开采的潜在金矿。教师植根于个人的生活史,叙述性地看待自我的专业生活,通过讲述自身所经历的道德故事、铺排专业生活中貌似随意的道德行动和道德事件、描述未来的道德意象,把握专业生活的统整性,理解专业实践的道德意义和目的,找寻自我的道德归属与承诺,建构起具有连续性、内在一致性的主观道德现实和整合性的道德自我。这一变化过程中,教师叙事是一缕照亮前行的光,引领教师品味“尽己所能地极力谦卑”迎来生命转化的奥秘。
   幸运的是,教师叙事没有被成堆的废书淹没而被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足于反映在任何时期,无论心灵世界如何被外界环境所分离,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有成批的人类社会的脊梁懂得挖掘自身潜力。这缕光与我国优秀的教育灵魂一脉相承,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中,凝聚心灵磁场的教师自我的心灵强健代代相传。
  
   02
   心灵不再错失。
   帕尔默大师为何用了整整十年撰写教师叙事?他在十年纪念版中描述:“为了弄清楚教学总是使我兴奋不已又令我恐惧万分的原因”,“为了从内而外地了解能够让我们工作的运行得以正常与不正常的智力、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动力机制,我探索着教师生活的内在景观。并希望探寻出加深自我理解的方法,进而深化任何像我一样也关心教育的人的实践。”这生动地表达了大师用言语传达内心世界体验和奥秘的摸索过程。
   我曾经由衷感叹,全书成功地用传达心灵奥秘的“自身认同与完整”贯穿,从多领域视角论证观点左右逢源,下笔细节亦哲理。若不是追逐浮躁的大气候容易错失她,真心投入教育的教师都会发自内心喜爱。
   教师叙事深透人的内心,探讨影响教学工作成或败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融贯研究过程,能唤醒内心产出能量成果。一是源自心灵教学的研究成果,对引导一线教师活出教育研究意义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如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王丽琴博士分享引导教师团队读书叙事的体验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有勇气面对无法预料的困难、困惑,我也相信,通过这本书传达的许多信念,我可以逐渐增强自我的宽度、深度和柔韧度,实现基于共同体的、同时又是高度自我的专业发展与人生圆满。二是成功破冰现实中分离心灵的桎梏。一线教师“久旱遇雨露”,会在叙事中凝聚更大的力量标本兼治。一线教育实践者携手心灵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把久旱状况转化成雨露充沛的生态系统。
   帕尔默大师的教师叙事,成为20世纪末以来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于激励教师参与变革的不再是绩效导向,而是其自觉的专业使命感。质量提升也不再是通过相互竞争性的标准化评估,而是教师在教学中真正与学生发生连结,引发每位学生心灵的变化,进而达致一个更加美好和正义的社会。
   人类迫切需要找回真心真我,复归宁静致远。教师叙事恰好是引领人类找回真心真我的心灵导师。随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那种基于“技术理性”的专业化定义不符合教师职业的特点,甚至使教师专业的养成也产生了偏差。美国著名学者阿基里斯和舍恩提出了专业性中的实践模型,并将教师带到了成为“反思性实践家”这种专业定位上。
   教师的专业是直接与人交互的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于,“主体地参与问题情境,同儿童形成活跃的关系,并且基于反思与推敲,提炼问题,选择、判断解决策略的‘实践性学术’”。教师作为优秀教学之本源的心灵世界枯竭,会导致学生活剥成套的知识概念,萎缩灵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教育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伦理等多重立场的实践。教导自己认识自我,复归内在的和谐,能无形感染学生处于安适自在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唤醒一种意识:人的内心的宁静扎根于强健的自我。这是把教师的自我、所教学科和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的基础。
   03
   内在勇气不可估量。
   多次聆听教师叙事,共情无法言说的微妙和感同身受的颤动,让人触摸到源自心灵教学确实可以内化为教师可享受的生活方式。如,前不久,一位有勇气者说起某区县出现中考时上下串通钱权交易舞弊,教师也敢白天课堂练习,晚上计时收费谋取暴利。“针插不入”的黑暗全然不顾学生灵魂从小受到毒害。而这位勇士带入光明驱除黑暗。他告诉我,让他有信心这样决定的勇气,就是帕尔默大师教师叙事的指引。他体验到了在心灵层面引导学生收获经受暴风雨洗礼的心灵成长,享受到了学生脱脂换骨的意外惊喜。这是实践性反思。
   如果说行动中认识是无意识的使用经验,行动中反思是有意识的使用经验,那么实践性反思则是反思中的最高水平,它是关于“创造经验”的反思。在这个阶段,经验有三个表征,其一,是符号化的,教师能够把经验“表达”出来,“我认为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更好”;其二,经验是“通约”的,教师获得的经验不是针对单个事件的,而是对于同类事件的凝练和领悟。其三.此时的经验突破了原有经验的范围,是一种“新”的经验,这种新的经验还会重构教师的经验世界,因而是创造经验。
   因此,视上述挑战情境为进一步超越自我良机的老师,也视优秀教学为源自心灵的实验良机。这个尚未展开的故事让人震惊,这个情景对深究“教学总是使我兴奋不已又令我恐惧万分的原因”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在买官卖官腐败背景中,在小人掌权祸害一片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希望依托法律或行政制裁期待事情的好转。但是教师得谋生,虽然违背真心,内心恐惧,也要铤而走险。但在教师叙事中解读诸如“腐败”的事件,发现依托人的心灵面向光明的转化可以促进机构整体上面向光明,更能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正如里尔克描述的:“让每个印象写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豁然贯通的时刻。”
   04
   迎向豁然贯通。
   这种微不足道的无数豁然贯通,适合教师,包括我自己。
   记得香港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国际教师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过伟瑜博士问过我,你做教师叙事有没有感觉?说实话,在没有接触对教师心灵和教育本质的深邃洞悉之前,确实并不清楚自己一直以来囿于宏大叙事制约中。后来,引领教师与自己的内心真诚对话,拥有内在的轻灵明净,依此方向引导学生,出现了鲜活的课堂和富有伟大事物魅力的习作,对打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教学窗口,带来令人神往的教育智慧。
   我们把教师“反思”的解析置于具体的课堂情况中,用课堂叙事的方式呈现。因为,“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教师不断地面临挑战,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表现出积极的状态。正是这种在普通事件当中捕捉教育奇迹的能力和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使之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力才使得教学的机智得以实现。”这一方向集中体现在近两年我自己的专著和叙事随笔上。两年完成13万字以上专著8部,撰写叙事随笔218篇,1525387字。
   凝聚心灵力量的教师叙事真正走向了公众。
   凝聚教师优秀力量的过程,也是洞悉制度的内在纹理的过程,那就是:让教师个人话语成为制度话语的重要中介,开启教师心灵智慧,重构更贴近人性的制度。
   我想说,离开与教师心对心的联结,任何专业标准都是一纸空文。

共 41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次读孙老师的文章,都会有所收获。她善于把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学都总结整理出来,加入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本文也是如此。一篇优秀的杂文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提出论点,举例论证自己的论点,最后总结。孙老师的杂文堪称范文。开篇由教师专业化说起,点明师德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叙事是教师诠释道德自我,发现自我和表达道德意义的媒介。提出论点,叙事能给教师专业带来什么?围绕这一主题,全文用四个部分对它进行了论证,最后总结凝聚心灵力量的教师叙事真正走向了公众,离开教师心与心的联结,任何专业标准都是一纸空谈。一篇颇有分量的研究性文章,值得学习欣赏。【编辑 冰凝暗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1-04 22:58:11
  欣赏孙老师的精彩佳作,感谢支持星月。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2 楼        文友:冰凝暗香        2018-11-05 05:31:26
  感谢孙老师佳作连连,顺祝秋安
3 楼        文友:冰凝暗香        2018-11-05 05:31:57
  编辑不当之处,敬请老师海涵
4 楼        文友:柏丫        2018-11-05 13:21:43
  孙老师对教育教学善于研究,总结经验,论述观点,对教师的帮助与提高都很有指导性意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