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路途,遥远(散文)
暮秋时节,移步山野,绕山而转的坡地里,一颗颗压弯了枝条的硕大的苹果红艳艳的,缀满了枝条,犹如红彤彤的灯笼映红了你的眼,照亮了果农的心。哦,不,那细腻娇艳的苹果外形,更像是粉雕玉琢的娃娃那粉嫩的笑脸,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去轻轻地触摸她,去零距离地感受她那娇嫩的质地。
嗅闻着满园的果香,忍不住伸手摘下一颗,咔嚓咬上一口,清脆甘美,那甜香的汁液顿时溢满了你的嘴巴,沁入你的脾胃,令你满口噙香,身心欢畅,会情不自禁觉得生活都是这甘甜醇美的滋味呢。
然而,有谁知道,从满树娇花烂漫到这硕果累累,究竟要经历哪些苦辛呢?
让不事稼穑的我通过自己目睹父老乡亲的艰辛来一一数念给你听吧,因为没有亲身经历着整个过程,这份历程中苦涩的滋味恐怕难以言及十一,但管中窥豹,可略知一二吧。
凄冷的深秋,苹果已经下树,犹自墨绿的树叶,仍在寒凉的秋风中婆娑摇曳,忙完了一季采摘的果农来不及清理一下满身的疲惫,又开始了为苹果的来年生长做打算——给苹果树追肥。这时施肥,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采收后到落叶前果树的光合作用,来提高营养的积累,为来年果树的良好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果都栖霞是山区,果园多在坡地,这也是当地苹果口感好的原因之一。但是也导致好多地方上不去三轮车,甚至连独轮车也推不上,若是如此,那沉甸甸的肥料甚至秋季果子的搬运只得靠肩扛人挑。当然了,一袋重八十斤或一百斤的化肥的搬运,对于长期超负荷劳作的果农来说,是小菜一碟,微不足道,与他们一年四季经历的那些辛苦比,这只可算作毛毛雨了。
施完肥料,开始重新清理树盘。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原来的树盘外围的界限已然模糊,围绕树根周围来重新打好树盘,树盘大约是树冠的直径大小。搬弄机器到湾边,给树浇上一遍封冻水,这一次的浇水量要足够大。因为在树体的地上部分休眠以前,根系还有一段时间的生长期。这时浇足了水会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其吸收量,使树体贮存更多的养分。所以这次浇水,不仅能满足冬季休眠期果树对水分的需要,还能防止枝条旱冻抽条和树体冻害。往往就近的水湾或池塘里的水不够用的,还需要借上邻里的水泵,找人帮忙,一台水泵把水从远处抽到就近水湾,另一台抽到坡地的果园,经过两次倒腾,清凉的水才汩汩流到了树盘里。
浇完封冻水,不要以为这一年果园的活儿就万事大吉了。勤快的果农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计。把玉米秸等背到果园,覆盖到果树盘上。自从有了果树,农民们栽种的作物秸棵,不再作为烧柴——果树剪下的枝条已足够他们冬季做饭取暖所用。把作物秸棵铺在果树的四周用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温度,防止果树冻伤。当然了,玉米秸等腐烂化作的腐殖质也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让树体营养水平大为提升,促进果树更好地发育生长。不仅如此,树盘覆盖玉米秸等还可以防止杂草生长呢。于是玉米秸等作物秸秆的使命便完全改变了——不再作为大牲畜饲料,也不再作为烧柴,而是来到了果园大有作为。
北方冬季严寒,作为幼树,还得更加悉心侍弄,它们的躯干就需要在寒冬来临前绑上草捆等来保温,防止冻伤。
树叶飘零,这一季的忙碌似乎过去,人们变得有些清闲。咳,还真是说不上闲。到果园检查枝干,刮腐烂,药哈虫,也多趁此时。母亲说,有一年树皮腐烂病严重,她摘完果后整天在果园里刮腐烂的树皮,刮掉的树皮得清理回家烧掉,防止再次感染。后来听人说,给树干刷咸盐水好使,于是赶集买了粗盐,熬制出盐水,凉透,挑到果园刷树。不知熬了多少锅,挑了多少桶,终于给所有的树都刷上了三遍,才慢慢见效。哈虫若是在餐桌上,是价格昂贵、营养也丰富的美味,为食客们青睐,但是在果树上,就是让果农恨得咬牙切齿的敌人。它们把果树一点点蚕食,让枝干空透,死掉。若一旦发现哈虫的虫屎,要立时用药灌进虫眼,再堵死洞口,不让其泛滥成灾。记得父亲在世时,总是用小小的药瓶盛着灌哈虫的药,系上线绳挂在果园里树枝上,每一处果园都挂着几瓶,以便一旦发现哈虫,好随时灌堵,省得跑老远回家拿药,回来反而找不到哈虫蛀的眼了。
寒风凛冽,真的到了农闲时节,往日贫穷年代钱很金贵,舍不得把用过的苹果袋撕掉。解袋时总是小心翼翼找到那根绑口的细铁丝,仔细掰开,既要不伤到苹果,还要保持袋子完整,除非苹果长了大个——大到袋子被撑满拿不下果子才撕掉。于是,冬季的妇女们就有了一项活计,收完苹果后把捡回家的纸袋一一抚平,细心粘补缺损之处,以备来年再用。这是一个慢工,我记得冬天回老家看见母亲这样做过,并且做了好长时间。把一个袋一个袋轻轻抚平,细细粘好,再一扎扎绑起。实在是碎得厉害,才叹口气把它扔掉作为引火。近些年来,果农们不再在意那一个个旧袋的价值,况且旧袋套的效果也差,果子卖得价低,得不偿失,于是在摘袋时便不再顾忌,直接撕开,于是果袋完成保护苹果的使命后就成了烧锅的引火。
勤人无闲时。当一群群老年人笼着袖子,站在街上暖洋洋的避风处闲聊时,许多又勤快又有打算的人在地里整理地堰,收拾地堰的杂草,清理地里的杂物,把雨水冲垮的堡堰垒好,或者铺平拓宽从果园下山的羊肠小路。记得有一年,我哥说,一整个冬天,他都在忙着砸地里堰的大石硼。果树茂盛起来,高低参差的枝枝杈杈让从地里搬运果子很不方便,为了可以宽透一点,就只好向地里堰耸立的大石硼要空间了。回老家看到哥哥满手满脚的口子,心里十分不忍。这是在体制内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人,退而不休,重新做了农民,只为了多收入个钱好还上给儿子在城里买楼的债务。
有的人在腊月就找了人剪枝,有的是在正月里剪枝。初春,这是大面积大批量的修剪时期。一下找三两个懂得修剪的,剪个三两天,便于一起伺候吃喝。当然了在夏季果树发旺枝时,主家可不要指望他人,而要自己逡巡果园,根据常识,随时修剪掉耗养分的枝条。剪枝时,果木剪子嘎达嘎达响起,枝条飞落满地。主人家或者自己也会剪,或者不会就把一根根枝条捡拾起,捆好一个个柴捆,搬运回家垛起来,干透了就是做饭的柴火了。
当大地渐渐从寒冬里苏醒过来,万物复苏,忙碌的一年又开始了。要在果树萌芽前全园喷洒一遍杀虫、杀菌剂,这一遍药,称之为打干枝。这次的药是所有的打药中最为轻松的一次。因为果树尚未生出花、果,在树丛中拉带,不用担心不小心会挂掉;而且也没有叶片需要喷上药,打药量就会少些。饶是轻松,也难以承受。父亲在世时,是他和母亲两个人打药的,把药缸搬到水湾边,药水按照比例和好,然后和母亲一人一担皮桶挑药水,沿着崎岖的山路挑到地头。母亲吃力地压着气,父亲拤着喷头喷雾。不管天气多么热,喷药的都需要穿着厚实的长袖长腿的衣服遮住肢体,还要戴着帽子和口罩,防止中毒。若是风向不对,药雾就会飘得满身都是,加上汗水的浸透,药物怎会不入侵人体?所以打药中毒进了医院的事件屡有发生,特别是在炎夏时节打药,天热,皮肤的呼吸也更为密集强烈,就更容易中毒。现在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打药活儿中压药的轻松了一些,变为用三轮车打。把三轮车柴油机一个轮连接药泵的一个轮,发动后产生压力,把药液压出。打药时提前把输送药的管子一点点拉到地边,然后一个人守着机器,搅动着药缸使药液均匀,一个人手拿喷头,对着果树喷雾。
当花骨朵含苞未放,刚刚露红时,母亲说,又要打一遍药,防止那些啥白粉病啊,轮纹病啦,还有什么红白蜘蛛,潜叶蛾,卷叶蛾,蚜虫等等来袭。
在果树萌生叶芽和花儿开放前后,都要及时施肥。什么萌芽肥,花前肥,花后肥,缺哪一次,都不行。因为果树萌芽、开花都要消耗大量养分,为了防止营养不足,提高坐果率,促进新枝生长,果农们真是劳神劳力,片刻不歇。
北方春天容易干旱,俗语说,春雨贵如油。再贵,也得舍得给果树喝啊。每上一遍肥料,就得浇一遍水。盯着湾里、水库的水抽,已经远远不够。有的农户开始投资打井。耗资一两万不见水的井,有的人家遭遇过。花了钱出了力,还没水,再找地方重打井。咳,果树等着水喝呢,明明心疼不已,也得咬着牙掏钱。去年天旱,有的家去远处买水,拉一方水得百八十元人民币,拉一车水就得数百元,再疼也得买啊,果树急哈哈等着救命呢。干旱时,水湾里的一点点水用不上水泵抽,果农就会不吝惜自己的体力,挑水浇。记得有一年干旱,哥哥看到一棵长在石硼间隙泥土少处的苹果树叶儿开始打蔫,一早上,从沟底往山上挑了二十多担水!
花儿次第开放,满园中一片耀眼的白,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闹着,蝴蝶忽闪着翅膀飞来飞去。诗人们看到这绚烂的花海,忙碌的虫蝶,或许会吟诗作赋,讴歌着春天的美好。农人们却顾不得欣赏,他们提心吊胆:千万不要有霜冻啊,冻了花,哪里还会结果?他们小心翼翼地听着天气预报,一旦得知寒霜来袭,便在果园周围堆积比较潮湿的秸秆、柴草进行燃烧,用熏烟的法儿驱赶霜冻。防不胜防,即使你用心防备,同一次霜冻,有时高处的地方反而无碍,地势低洼的花儿却完了蛋,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霜打洼”。让不让你收获,光你自己出力流汗还不成,还得看看老天爷的心情好不好。
花开时,我记得刚刚栽种果树的那几年吧,父母亲去果园摘了梢头花,回家晾晒花粉,花粉干后,去果园人工授粉。用带着橡皮头的铅笔做工具,橡皮头粘上花粉,点进一朵朵花心中,这是相当考验耐心的慢工活。后来,开始搜集旧报纸卷蜂管,一根根蜂管像细竹棍似的,一乍多长,一捆捆放到地里堰的安全处,让蜜蜂们在那儿筑巢,好帮忙传粉。近些年来,村子里养蜂子的越来愈多,另外人们有的在果树园里专门种植了传粉的树。虫媒花,风媒花,减轻了果农的劳动量,增加了坐果率,于是人工传粉的活计告一段落。
刚开始时,人们为了提升坐果率,怕花儿多了耗养分大,还疏过花。就是把梢头花去掉,或者一簇簇的花中只保留两个强壮的花,但是,后来发现,这样不行,有时疏花后留下的花并没有如期坐果,于是浩大的疏花工程便退出了舞台。只是把梢头花掐掉,因为那个位置的果子实在是难以长成大个的。
天气转暖,果实迅速生长,这次又需要灌溉和施肥了,否则缺水缺肥果实就会偏小、畸形或者长成不美观的偏斜果。当果实长得有指头顶大小,该定果准备套袋了。这时捡那些密集坐果处的弱果剪掉,让剩下的有足够的养分和空间生长。
疏果之后,忙碌的套袋战役即将打响。在此之前,为防止病菌侵染,还要给果树打一遍药。这次打药,比前几次要更为小心,因为此时果树枝叶茂盛,遮挡了视线,拉管子进地一定注意别缠到树上,防止拉扯时坠掉果子。
当我问起整个苹果生长期需要打几遍药时,母亲说,没有套袋这回事时,一年得打十一遍药,特别是幼果期的病虫防治,谢花后7~10天喷第一遍药,以后每隔7~10天喷一遍,得连续喷3遍。出现套袋的情形后,哥哥接口告诉我,今年他打了九遍药,其中套袋前,打了三遍,套袋后六遍。套袋,阻隔了药物对苹果的入侵,保障了苹果品质的纯美。每个家的果园管理水平不一,出现的病虫害或者各种有害菌类也不一样,所以,需要随时关注果园中果树的长势,发现问题,及时防治。什么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红白蜘蛛、康氏粉蚧、潜叶蛾、卷叶蛾、蚜虫、桃小食心虫等,种类繁多,防不胜防。只要发现,就得及时对症打药,否则一环缺损,全盘皆输。随着果子的膨胀,打药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不小心弯个腰,说不定就碰掉一个果子,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不仅仅要适时打药,发现果树缺了啥,有时还要叶面喷洒。如在苹果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的来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防落花、落果、裂果、僵果、畸形果,使果实着色靓丽、果型美、品味佳。再如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起到液膜套袋作用,不影响果实呼吸,还能防果锈病,防裂果,提高果面着色和光亮度,降低残毒,提高品质。再如,若果树长势弱、枝叶伸长缓慢、叶片趋黄色或淡黄色,表明果树缺氧缺铁了,要以喷施氮肥为主,并且适当喷一些柠檬酸铁和磷肥、钾肥;如果叶大嫩绿、枝条间节过长,氮肥充足,应当以喷施磷肥和钾肥为主,也可适当喷一些微量元素。
选择打药的日子也很关键,除了要针对所要防治的病虫害,还要看天气如何。要在晴朗的天气打,打完药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叶面干了。据说,杀虫药打过需要四小时,杀菌的药要八小时,才不怕下雨。否则,刚打了药遭遇淋雨,药钱浪费了不说,还白白出了力。
从三十年前放假时回家帮着父母干一些苹果地的活,到如今偶尔帮着哥哥干一点,尽管干的活不多,却深切感受到果农的不容易,我常常暗自慨叹,其实做个果农真是不简单,不仅因这体力活的繁重,还因为管理过程处处皆学问。譬喻说,果树缺了氮、磷啥的,不是所有的氮肥都可以叶面喷洒,如肥料氮肥中的碳胺、磷肥中的磷矿粉等对叶面喷洒无效或有害,应严禁喷洒。再譬喻说,配药的浓度,需要按照要求比例来配制,数学、化学不强的还真的玩不转。所以村里我知道的几个连小学二年级也没读完的村民,家里都没有果园的,他们只能靠种点庄稼糊口,或者是给人家耕地、挑抬重物,干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出大力的活来挣点零花钱,维持日常花销。
看到你审完已经到了半夜,很是感动。辛苦了,给你敬茶!
向文中的果农致敬!
读得出来,写之前是做足了功课的。仅仅种植苹果过程管理的细节,以及病虫害的种类等,不调查是难以下笔的。好在作者的至亲哥哥就是退而不休的果农,作者假期周末回家帮忙,可以了解很多,这样写来得心应手了。
然而,仅仅有素材还不够,还要构思。作者这文开篇抛出一个问题:从满树娇花烂漫到这硕果累累,究竟要经历哪些苦辛呢?作者带领读者,走进乡村,融入过农家,从剪枝开始、掐花打药方病虫害管理套果撤套摘果运果卖果等等,一一观摩果农的操劳,果实累累时,从花开烂漫到果熟飘香,其中的路途究竟有多远?首尾呼应,前后盖合,圆润了!
果农家的艰辛,果农家的不易,果农家的心酸,无不在文字里一一闪现,作者饱含真情,用真诚的文字,把果农的生活劳作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感染人。一篇佳作!

再次感谢山哥来读拙文并留下真诚的文评,给您上茶!

感谢先生不弃,来读拙文并留下真诚的评析,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祝福您!
看得出来,作者写之前做足了功课。
额滴神,额滴风神姐姐,你这可是大手笔啊。
路途有多遥远?风神姐姐的文字那么远。
井喷,一发不可收了。
大赞\(≧▽≦)/,祝贺!

祝福你,生活幸福,写字愉悦!
祝福你,生活快乐,冬安笔祺!
都知苹果香甜,可知果农之难乎?
果农不难,难在靠天吃饭。遇上灾年,甚至血本无归;
果农之难,难在从开花到结果,要付出旁人无法体会的繁缛劳动;
果农之难,难在种出了好果,却卖不出好价钱。
风的这篇文章在为果农代言,为果农呐喊,让人为之动容。
没有平时的素材积累,没有对果农真实的了解和同情,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文章篇幅宏大,内容详实,有真实的细节描绘,也有简易的科普介绍,
还有在此基础上的分析和感慨,真切动人,直抵人心。佳作。
给您上茶!
文章真情感人,真实地再现了果农的艰辛与不易,让人感慨。

姐姐说的是,农民的确是很辛苦,但收入与其付出不相称。其实他们的产品卖价到了消费者手中并不便宜,只是被中间销售者赚取或者消耗在运输费用上了。
谢谢姐姐来读拙文并留下令俺感动的评析。
祝福姐姐!

我们家兄弟姐妹六个,有两个靠种苹果为生,而哥哥退休后回家继续管理母亲的果园,所以,尽管我没干过多少果园的活计,却知道一点皮毛。
红梅妹妹像哲学家,由种苹果联想到人生的旅程,思维发散,敏锐,向你学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