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相亲(随笔)
媒人刘翠花又张罗着姑娘来李乐家相亲了。对于N次被相亲的李乐,早已厌倦了。但迫于自己的大龄和父母的老弱多病,不得已而为之。
所谓的相亲,就是女方及女方的七姑娘、八妗子、三婶子、二姨娘及所有的至亲到男方家进行“资格审查”——大到住房、室内摆设、家庭状况,小到一家人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邻里的评价……毕竟是孩子的终身大事,不能光听媒人一面之词。俗话说,种不上好庄稼,一季子;嫁不着好男人,一辈子。这事马虎不得。
女方是十里外的安徽人,刘翠花娘家表妹的婆婆的表侄女的闺女的小姑子。
刘翠花先安排好李乐这边的一切,然后才让李乐驮着自己去接女方的“考察团”,顺便也接受女方不便来的亲友们的“审查”。
李乐骑着借来的日本产雅马哈摩托车,驮着媒人刘翠花,带着孝敬女方长辈的礼品,风驰电掣般的向女方家驶去,不多时就来到河边。渡船刚刚靠近彼岸,车辆、行人才准备下船,约摸没有十分二十分钟是过不来的。
趁着等船空档,媒人又把李乐临走时,他爸交代的话重复一遍:第一次和女方家人见面,要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人家让你抽烟,你要推说不会;给你倒茶,要先让他人;要使眼色;要嘴甜会叫人;要……
李乐一边对着摩托车的后视镜整理被风吹乱的偏梳头,一边连连答应:放心吧!记住了!
机驳船喘着粗气“突突突”地过来了。刘翠花还没等人下完,就抢着上船了,和船老板打招呼。李乐正了正衣襟,扶了扶领带,发动着摩托车也跟着上了船。船又等了几分钟,在刘翠花一再催促下才勉强起锚向彼岸驶去。
到了女方家,已近十点,所有的“评委”都早到了,就缺李乐这个“审查”的对象。女孩爸爸不无责怪地说:黄瓜菜都凉了!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
刘翠花忙打圆场:隔山不为远,隔河不为近哪!光等船就等了个把小时,不然,早就到了,呵呵……
说话的当间,女孩的所有亲戚都没闲着,他们一个劲地打量李乐,有的正观,有的斜视,有的拿眼瞟,有的偷窥。直把李乐看得浑身上下像生了虱子一样不舒服。女方的二姨夫,走过来,掏出一支“哈德门”香烟,递给李乐,李乐连忙站起来,本能地去接,刘翠花的眼神递过来。李乐迅速反应过来,接,变成了推,嘴里连声说,谢谢!谢谢!我不会抽烟。二姨夫嘴上不说,心中却十分的满意,自顾自地点燃了,深吸一口,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李乐瞬间看清了烟的牌子,露出不屑的眼神。哼,就这烟还拿得出手!还吐烟圈呢,我吐得比你上档次,只可惜今儿个得忍着!
出一屋子人,又进一屋子人,李乐觉得一双双眼睛像一把把铲子剜得身上不舒服。但李乐还是按照刘翠花的介绍:姑、叔、姨、舅、姑父、姨夫、妗子、表姐夫……叫了一个遍,只叫得个个脸上灿若桃花。
女方亲戚的满意度达到刘翠花的预期目标。
刘翠花一看时间不早了,把眼神递给了李乐,李乐忙站起来:叔叔、阿姨,我们可以回去了!女孩爸爸这才叫了一辆中巴车,中巴车载着老少20余人,由李乐骑着摩托车前面开道,风驰电掣的打道回府了。
李乐驮着刘翠花走后,家里一刻也没闲着,爹妈洒扫擦抹,整理收拾;两个厨师,杀鸡剖鱼、择葱剥蒜,煎炒焖炖、蒸炸煮拌……
中午十二点宴席摆开,满满三大桌。按照规矩“三茶三饭”,招待除了丰盛,还洋溢着热情。经过一番明察暗访,轮番问答,女方还算满意。刘翠花笑嘻嘻地忙着安排给姑娘“万里挑一(一万零一块)”见面礼和所有陪同每人六百元的辛苦费。
眼见大功告成,门后墙上的“贫困户帮扶门牌卡”不合时宜的映入女孩的眼帘。女孩脸色突然由晴转阴。起身咬咬这个耳朵,又和那个嘀咕嘀咕,一行人什么也没说,相互招呼着钻进中巴车连个“谢”字也没说便扬长而去!
扔下刘翠花怔怔地站在那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有李乐心里最清楚:因为他的眼神始终追着女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