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蔡全无:从帮衬到后盾的暖男和硬汉(赏析)
《正阳门下小女人》剧情已过半。女主角徐慧真我已经写了两篇博文(徐慧真的择偶观和她是一个喜欢讲理的人),今天再说说剧中的男主角蔡全无。
此剧一开始,蔡全无就登场了:在大雪天送徐慧真到医院生小孩,他的角色是一个蹬三轮的车夫。正是这一次的接触,让徐慧真觉得他是个实在人,便让他为小酒馆做点杂事。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刚出生的女儿,在北京城正阳门下开个小酒馆,她需要一个帮衬。
拖酒卸货是给他的活儿。蔡全无为了感激女老板,还帮着做些打杂的事:抹桌子、做清洁,有时候还到后院照看小孩。
做完这些,蔡全无也买二两酒喝喝,他从不上桌,只是蹲在墙角,一个人自饮,被大伙称为“窝脖儿”,连伊琳娜跟他照相,他也吓了一跳。
这个时段,他与女老板交流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听您吩咐!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做得很好,让人放心,值得信赖。这是女老板对他最初的感觉:一个好的帮衬。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徐慧真选择丈夫时。
面对几个追求者,她一开始选择了小学老师徐和生,觉得他有文化、工作体面、性情温和。在准备与他结婚登记的前夕,因为徐和生对蔡全无的轻视态度,让徐慧真果断放弃了徐和生,而最终选择了蔡全无。
经过几个男人的比较,徐慧真越来越觉得,别看蔡全无其貌不扬、沉默寡言,但为人诚实低调,做事踏实肯干,心地善良,对她信守承诺,是自己值得依靠的对象。
婚后蔡全无的表现,更进一步证明了徐慧真选择的正确。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两个方面。
对妻子和女儿,他关心体贴,时刻想着她们,处处为家庭着想。对和她妻子过不去的人,他勇于出手,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妻子经营小酒馆,事事需要她出面张罗,女儿的照顾、后院的事情便落在了蔡全无身上。他与妻子分工明确,女主外,男主内,心甘情愿当起了管家和暖爸。尽管大女儿徐静理不是他亲生的,但他视为己出,格外疼爱。哪怕她长大后,当上了宾馆总经理,后来又得知他不是亲生父亲,他仍然每天早上给女儿打开水、挤牙膏,关怀备至,让女儿感到父爱的温暖和深沉。
当大女儿二女儿先后要出国时,蔡全无这个暖爸的表现更让人动容。他有心支持女儿出国学习、见见世面,又很有些舍不得。在妻子不明确支持女儿出国的情况下,蔡全无左右为难,瞒着妻子找办护照用的户口本,又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深深不安。他一向是按照妻子意见办事的,但在女儿出国这件事情上,他增加了一种考虑,又反思自责,充分表现了他对妻子和女儿的真情。
与此相对应的,是蔡全无对范金有和前夫三女儿小夏的态度。
早前的范金有,仗着自己是街道干部,在追求徐慧真不成后,便仗势欺人,总是与徐慧真过不去。蔡全无先是默默地观察范金有的一言一行,将他的歪心思指出来,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后来干脆走到前台,直接与范金有对着干。
最感人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范金有公报私仇,将徐慧真关到街道办事处隔离审查,蔡全无对范金有说:她就是我的命!你要是跟她过不去,小心我跟你拼命!
前夫的小女儿小夏,在她父亲的纵容下,惯出一身毛病。进城后更是胡来,好像她的三姨徐慧真欠了贺家很多似的,对徐慧真言语和行为都很有些不恭。蔡全无作为长辈,他当然不能与小夏计较,还一如既然往地帮她适应城里的生活。但当她无理取闹、甚至动手时,蔡全无迅捷出手,坚决制止了对他妻子的伤害。
在首次边境贸易损失惨重的关键时刻,徐慧真急得一夜白头。蔡全无除自揽责任外,还拖着疲惫的身躯,想办法以古玩抵押筹款,使徐慧真得以翻身。
一个男人,从拉洋车起步,靠着自己的实诚、爱心、担当和智慧,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女老板所依靠的坚实臂膀,成为女儿心中的慈爱父亲,成为全家人的坚强后盾,这样的男人,名为全无,实为全有,真正表现出大智若愚的人生境界。
一个事业型女人有这样的男人作后盾,一个小家庭有这样的男人来支撑,在整个社会快速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一定能克难奋进,稳步前行,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