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唠叨(外一篇)
一、孤独
有位人类学家研究人为什么会有孤独感,怎么消除这种孤独感,让人更快乐。他首先找到一位孤独的老人,这位老人生活在老年公寓里,他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人类科学家问他,你叹气是因为你感觉到孤独是吗?
老人点点头,人类学家不解地问:“这里的老人很多,你可以和他们一起聊天游戏,那样就不孤独了。”
老人摇摇头说:“不!我那样也孤独,因为我想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我才不会孤独。”
人类学家无法理解老人,觉得他孤独毫无道理,应该属于心理的问题,心理的问题不归他研究。他又见了一位中年人,这位中年人有自杀的倾向,他说自己太孤单了,活着没乐趣。人类学家问中年人你有工作、有自己的社交圈、你有家有妻子有儿女怎么就会孤独了,你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快乐。
中年人摇摇头说:“不!我很孤独,因为每天我在应酬中都得假装笑脸,就算是回家了,我还是不能轻松,要接受老婆的审问,孩子更是不让我省心,找我就是要钱,哎!活得太累太没意思。”
人类学家同样不能理解中年人,认为他太小题大做了,他这种孤独属于软弱,他也帮不上忙,所以他有走访了一位年轻人,年轻人刚刚失恋,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人类学家同样不能理解,因为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失恋了再找一位就不行啦,为什么要感到孤独?他对这种孤独也毫无办法,只好找来个小孩子问,他觉得小孩子是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他们总该不会孤独了吧?可是小孩子也唉声叹气说:“怎么不孤孤独,我们整天学习学习,父母一点自由的时间都不给我们,我们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你说活得多孤独。”
人类学家彻底崩溃,他觉得自己去真孤独,研究了半天,人类最普通的孤独感都解读不了。
二、唠叨
小刘最烦母亲唠叨,一件事说上几百遍,说得他都能背下来了,偏偏母亲一直在他耳边唠叨个不停,开始他不敢烦,只能装作认真听着,因为那时候没钱,结婚买房都需要母亲赞助。
结了婚有了孩子他更不能清净,母亲喜欢孙子,总是唠叨着孙子和他小时候一个模样,然后把他童年绘声绘色地讲一遍,然后再讲一遍,再讲一遍……他烦了,婉转地说:“妈!别老说以前,都能背下来了。”
母亲笑,笑着又说一遍,他心里烦透了,可却不能说母亲什么。因为他还用母亲给他看孩子,忍吧!
母亲老了,孩子上学了,母亲更爱唠叨了,总说他小时候,小时候……他不耐烦了,瞪着眼说母亲:“有完没完了,一天天老提原先,你不烦我们早就烦了。”
母亲的脸变的苍白,从此母亲不说以前了,也不再唠叨,只是整天望着窗外发呆,不久母亲病了,躺在病床上不吃不喝,他有些害怕,劝母亲吃饭,母亲笑了,笑着说:“你呀!小时候……”刚说到这里,母亲突然住了嘴,脸上的笑容不见了,看着他的眼神有些畏惧。
他叹了口气,知道母亲又要唠叨,他不想听也不想引着母亲说这些,只是端着饭碗问母亲:“妈!吃点吧!”
母亲默默地摇摇头,眼神看着窗外,没多久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