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杨老伯和一壶老酒(散文)
“喝一壶老酒,让我回回头,回头我望见妈妈的泪在流……”晨起的时候,我约了老伴,早起去公园散步,却听见有人在吊嗓子,在公园唱着这首歌,慢慢地循着声音,走近一看,却是一个老汉,两眼炯炯有神,虽两鬓斑白,满头银发,但却满面红光,如童颜鹳顶,很有一番“飒爽英姿”的雄体,这位老者,不仅声音漂亮,音色高亢,而且唱歌时气息贯通,绵长,底气挺足的,一听就知道是个练过武功的人。
随着音乐节奏,老者边唱边打着太极拳,闪转腾挪,身子骨甚为灵活的,而且身体框架甚为硬朗。
被这高亢、洪亮的男高音吸引,我慢慢地靠近老伯,却看老伯正神情贯注,聚精会神地在打着他的太极拳。
老伯蓄足底气,气沉丹田,双手合一,刚柔并济,似乎非常专注地沉浸在太极与音乐相结合的美妙世界中,我们的到来,他似乎一点都没有觉察到,依旧:“太极朗朗是乾坤,声若洪雷唱九州!”老伯的投入、神情专注,终于吸引了我,我慢慢逼近老伯,也与他同歌起舞,练起了太极拳,也与他同声唱起了《一壶老酒》:“喝上这壶老酒啊,那是妈妈你酿的酒,千折百回不回首啊,我大步往前走!”随着这铿锵有力的节奏,我们一起哼着这激昂高亢的旋律,美丽的歌声,不仅传向远方,而且听了让人心醉。
曲毕拳止,我们悄悄地做了歇息,我即与老伯闲聊了起来:“老伯高寿了?从哪里来,怎么这么早就在这边练歌练拳呢?”
“老汉我今年82岁了,已经离休了22年了,早年参加革命,后来随长江支队南下,到漳州来,在漳州市政府工作了50多年,我祖籍是河南林县的,也就是电影《红旗渠》的故乡,我姓杨,你就叫我杨老伯就可以了。”老伯为人爽朗、直接,与我侃侃而谈。
“杨老伯,真看不出呀,您已经八十有二了,不但歌唱得好,而且太极拳也打得特别好!您真是太棒了!”我由衷地发出肺腑之言。
“是啊!我14岁就参加革命了,也就是红小鬼了,那是在抗战时期,也就是抗日战争的时候,从端着红樱枪,查路条,到以后随部队转战南北,打了八年抗战,又参加了四年的解放战争,后来南北干部交流了,我南下了,到漳州来,娶了漳州姑娘,从此就在漳州扎根了!”杨老伯谈兴正浓,余言未尽。
“老伯身体还是很硬朗的,唱歌咬字清晰,歌里的歌词每个越句唱得还是那么流畅、通顺,而且练起拳来,腿脚灵活,呼呼生风,真的一点都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呀!佩服!佩服!”我竖起大姆指,对杨老伯如实地恭维着。
“是啊!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即使当年参加革命,靠得就是理想和信念,而这信念更需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坚持,后来,我身上留下了好多枪伤,还有几颗子弹都没挖出来,还弥留在体内,一逢刮风下雨,我就会当天气预报。所以,离休二十二年来,每个清晨,我都会到公园里来,唱唱歌,练练太极拳,而且风雨无阻,春夏秋冬都矢志不渝地坚持着。所以,身体也还硬朗,唱歌的气息也还勉强通畅,因为,唱歌的声音,是靠气息来支撑的,气息越通畅,声音则越平稳,声音则越连贯。否则,气断则声断,这跟练太极拳是有异曲同工的地方的!”老伯不言则已,一言都是金言玉语。
“杨老伯真的是一言似金闪闪发光,金言玉语,珠光闪烁,真的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我又一次对杨老伯竖起了大姆指。
由于时间关系,我还得回家吃饭,准备上班,今天还有一个会要开,所以我就匆匆地告别了杨老伯,急急地携起了老伴,往家里赶了。
是啊!“喝上这壶老酒啊,那是妈妈你酿的酒,千折百回不回首啊,我大步往前走!”这歌里的歌词唱得多好呀!也正因为我也非常喜欢这首歌,因为歌里唱的,和现实对照起来,确实是有那么绝妙的惊人的相似,惊人的等同的,一个人呀,从理想的奠定,到最后实现理想,是要经过千回百转的努力的,如果杨老伯自从参加革命,直至退休,直至今天,没有那生生不息,锲而不舍的坚持,是不可能有今天这么硬朗的身体,硬朗的歌声的,残酷的战争年代,呼呼的子弹,并没有夺走他的生命,而更重要的是,他是靠着他的顽强,挺过了那生与死交接处的每一关,今天,他走过了持续八十多年的风霜雪雨、生死攸关的岁月,从风雨如磐的磋砣岁月,到今天的夕阳无限好、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歌唱,他用他坚强的脚板,用他坚强的信念,走过了风风雨雨,也挺过了很多生死攸关的艰难险阻,最后,他把顽强的生命,挺到今天,挺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今天,所以,我不禁对杨老伯深深的肃然起敬。临走时,我不禁举起手来,对他刚刚正正地行了一个军礼。
身后,这一首非常好听、异常高亢的《一壶老酒》的歌声还在响起,此时,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脚步,因为,迈向前方的,可能是高山,可能是大海,但我必须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因为,胜利的曙光自始至终都是在向我招手的呢!
20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