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情洒柳树屯(散文)

精品 【菊韵】情洒柳树屯(散文)


作者:垂拱而治 童生,53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14发表时间:2018-11-07 18:55:56

“柳树屯美呀,美在家乡水——河中鱼虾跃呀,空中鸟儿飞——诶—诶。堤岸羊成群呀,稻花万里飞——诶嘿、诶诶诶啊,柳树屯美——。小伙多壮士呀!姑娘贤而惠……”
   这首由刘友刚自编自唱的歌曲,绝对是我听到的民间最真挚最感人的歌曲啦。那天他站在通往万亩农场的陡河大桥上,面对碧波灿烂的河水和随风摇曳的万顷水稻,唱得是那么的感人、那么的动情、那么的真挚,现场没有音乐师的伴奏,他也不是一个称职的专业歌手,可他却在每句歌词的婉转中,唱出了沧桑,唱出了柔情,唱出了幸福和成就。那歌声绝对是从歌者骨髓里生发出来的,带着极强的传染性。
   一群白鹭呼噜一下腾空而起,向着远方的树林飞去;一行白天鹅恰巧从空中飞过,留下了“哦、哦”的叫声,像是给歌者有节拍的伴唱;河中的鲤鱼和花鲢鱼跃出水面噼啪地翻跟头打把式,似是京剧武生过场子时的表演。
   刘友刚唱着唱着眼睛里就开始湿润了,他的声音也颤抖了起来,他的嗓子变得嘶哑了,乃至哽咽住了最后几句。以至于我没能记下全部的歌词。可那每一句歌声都敲击震撼着身边的我。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身材、相貌酷似毛主席的汉子,竟脆弱得柔情似水。
   走进万亩农场,刘友刚如同变了个人,从五十几岁陡降至十几岁,激动得像个孩子。一会儿跑跑,一会儿跳跳,不住地转过身来向我招手。待我赶到他的身边时,他立刻指给我说:“快看!这片金黄的稻谷是当年我们从国家各大部委引来的资金开发出来的。当时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还来视察过呢!我就在这儿站在他的左边向他汇报的。”说着,他蹲下身子掐了一颗稻穗放在手掌上搓了搓,道:“看,籽粒多饱满!这是块典型的黑壤地啊!攥一把能流出油来的黑壤地啊!”他又一指北边,说:“你看,那片鱼池,我们是北方第一个搞起立体养鱼的。就是按着不同鱼种的生活习性,上层养花鲢鱼和白鲢鱼,中层养鲤鱼和草鱼,底层养鲫鱼和鲶鱼。养殖产量翻了几番啊,是全省第一个实现亩产吨鱼的乡镇啊!”
   在他滔滔不绝中,好不容易从万亩农场转出来,又被他强迫地拉到“望名沽”河蟹养殖区域。“望名沽”是个地域名,离万亩农场不远。这里土质奇特,黑黄色的黏土里掺杂着精细的砂子,具有较强的透气性,是河蟹养殖的极佳场所。河蟹在生长中,需要七次脱壳,每脱一次壳就增大一圈身体,而在脱壳之时身体极其软绵虚弱,极易受到蛇、黄鼠狼、白鹭、黑鱼、鲶鱼等动物的攻击,甚至还会遭到同类的撕咬。在这种土壤中做窝十分容易,所以它们可以萎缩在洞穴中顺利完成蜕变。因此,望名沽的河蟹不但成活率高、收成好,而且膘肥体壮,比其他地方的河蟹大一套。据说,侵华日军田中角荣占领冀东一代时,曾经吃过“望名沽的河蟹”,喝过迁安县的“罐头山白酒”,从此念念不忘。直至日本投降后他当上日本首相来华访问时,还提起过此事。只是当时不是金秋季节,没能让他实现再一饱口福的心愿。
   刘友刚等一帮乡镇干部们怀揣梦想,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尽人皆知的蟹岛,跟阳澄湖一样的出名。1988年,借助全县农业大开发之际,他们真的把这里变成了蟹岛。
   “哇!果然名不虚传啊!”我惊讶地看到,一座座蟹池大小不等,有几亩的、十几亩的、几十亩的,还有上百亩的稻蟹混养池。它们都被石棉瓦或塑料布围着,简直成了河蟹的山寨和长城,分明就是一个蟹的世界。
   正晒日光浴的泛着青蓝光色的河蟹见到有人闯入进来,呲溜呲溜地往草丛里爬,有的咕噜噜地滚进水坑里。几只较大的公蟹爬着爬着突然就噌的一下立起来,转过身子对着我们,张开两个铁钳子般的毛茸茸的大黑爪子耀武扬威。吓得我不敢再向前。刘友刚告诉我,这里产的河蟹都在三两以上,大的有半斤多的。蟹壳上印上“望名沽大闸蟹”的字样,能卖到五十元一只,全部销往京、津、唐和东北地区,抢手得很啊!
   没等我从蟹岛缓过神来,刘友刚就又领着我拐弯抹角地来到了“八缸十八坡”的区域。“八缸十八坡”离望名沽也不远,但路上要绕开农田和坑塘,需要拐几道弯抹几个角,才能到达这里。
   从刘友刚那张“稚气”的脸上、从他那身抖擞的精神头上、从他那颗滚烫的心中,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挽着裤腿,两脚泥水的刘友刚,那个在彩旗招展,一辆辆推土机、挖掘机轰鸣作响的工地上指挥若定的刘友刚。当年,刘友刚及镇班子成员为了把茫茫沼泽草泊开发成稻田、鱼池、蟹池,带领全镇民众战严寒斗酷暑。在工地上搭起小窝棚,摆出了不完成开发任务誓不还的英雄气概。
   记得那是个暴雨连绵的日子,道路和工地泥泞不堪,物资无法及时运到,断粮两天了,刘友刚就发动大伙从淤泥中扒出泥鳅煮着充饥。在他的带领下,全镇干部职工毫无怨言,士气越发地高涨。他的举动给我们电视台的记者和编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对他都生出了敬佩之心和好感。
   今天,我俩本来是参加一个朋友的儿子婚礼的,却被他带到了野地里头,转遍沟沟坎坎,田田水水。难怪他头一天就要带我住进柳树屯,当时我推辞了,答应他第二天跟他起早去,原来他是要故地重游啊!
   刘友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这里任镇长、党委书记,正是风风火火的年华,恰遇开发这个充满生机盎然的土地,使他有了为党效忠、报效乡亲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的干劲冲天,成绩斐然。然而就在此时,他却被莫名其妙地调离了这片深深爱着的热土。
   刘友刚指着这个拥有十八个坡度的地块说:“这可是块名地呀!当初,唐王李世民征东的途中路过这里时,被叛军围困,情急之下他把八大缸的金银军晌埋藏在了这里,故有八缸十八坡的传说。另外,在泥泞的望名沽沼泽里,是成千上万只河蟹集聚到一起,用自己的身躯搭建了一座桥梁,供李世民骑马通过。演绎出了一个“河蟹救秦王”的美丽神话。
   刘友刚随手从沟渠的芦苇丛里逮住一只茶杯口大的野生河蟹,对我说:“你看,蟹壳上是不是有个马蹄印儿?”
   我看见是有个凹凸不平的圆形的酷似马蹄的印子。
   刘友刚感慨地说:“只可惜,我被迫离开了,若再给我两三年时间,我就把这儿开发成旅游景点了。”
   我也好生惋惜地对他说:“大哥,我突然理解你了。你经常醉酒失态,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你完全有理由、有资格醉酒!”
   刘友刚伸出那双有力的大手抓住我的肩膀,两眼凝重而动情地盯着我,似是遇到了久违的知音。我从他那张充满血气的脸上、那双惊奇善良的眼神里和那双电磁般的手掌中,感觉得到他那颗久久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完全地踏实了下来,浑身的细胞变得松懈而舒展了。
   我对他说:“大哥,这里有你无穷的回味和记忆,这就是人生啊!”
   刘友刚大步走上高岗,再一次瞭望那无际的田野……
  

共 26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美丽的故乡,总是让人留恋忘返。刘友刚从开始创业的八十年代初,让这里变成稻香水美,蟹满田的鱼米之乡。多年前奋斗,如今已经物饶丰富,看到这一切怎不让人心情激动。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如今依然历历在目。人生在于奉献,用汗水灌溉出幸福生活。从文章中可以体会到这一切。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11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18-11-07 18:59:58
  那个字念啥?瞿字加右耳旁,字典里没这个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8-11-07 22:48:34
  再回首,故乡已经变的丰富而美丽,这一切与人的勤劳创新分不开的。努力奋斗,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感谢赐稿菊韵,问好冬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3 楼        文友:垂拱而治        2018-11-10 09:20:02
  远近老师,那个字念quan(读四声),电脑出不来,是拼的字。新华字典上有,专指本地区。
4 楼        文友:乐歌        2018-11-17 09:41:54
  祝贺老师美文斩获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5 楼        文友:唐柳        2018-11-17 09:51:37
  祝贺老乡!
携文字之精华,震男儿之雄风
6 楼        文友:垂拱而治        2018-11-17 15:21:54
  谢谢几位老师,真没想到,老师们辛苦了!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