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手
王小猴大名王建侯,人长得瘦瘦小小,不善言谈,人送外号王小猴。
大专毕业后,分配到乡政府工作,最近搞机构精简,成了个“半下岗”的状态,为政府活动室看门;说白了,就是开门、关门、烧热水、打扫卫生。工作不忙,比在办公室工作时每月少拿两百八十七块。可王小猴每天乐呵呵的,好像和原来坐办公室时一样光荣。
活动室不大,有乒乓球室,象棋室和报刊杂志室。白天除了几个退休的老头来下棋,基本上没有其他人来;到了晚上,人就渐渐多了起来,很多家住政府大院的经常来看看,办公室主任老黄基本上是天天到场。黄主任上大学时曾拿过学校的象棋冠军,是乡里数一数二的高手。
王小猴在上学时就是有名的臭棋篓,一般不上场。只是哪天来的人少了,有些老头便拉他来下几把,过过瘾。他就边坐下边说:“我棋臭,跟您学几招。”又有人来了,他便马上起来让座了。到了晚上,一般是大家轮流挑战黄主任,他就站着看看,有时也支几着,然后自嘲似地说:“不行,不行,臭棋。”
老乡长退休了,从外市调来了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倪乡长。来报到的第三天晚上,就来到了活动室。先与黄主任对弈,直落三局,黄主任忙起身,让位给计生办的腾主任,又是三盘。大家不住地说,乡长的棋真是高,第一次来就把这里的高手扫平了。乡长乐呵呵地说:“都是他们手下留情啊!”说罢,笑着走了。
回到家里,王小猴连比带划地对老婆说:“乡长的棋很平常啊,我看有些招比我还臭呢,怎么还赢了那么多人啊?”老婆白了他一眼,说:“人家黄主任那是为了让领导高兴。你呢,每天只会看棋书,那么呆板,怪不得现在每天扫地,打开水。”小猴笑笑,便不说话了。
倪乡长战无不胜,自然常来,黄主任,腾主任,王秘书,派出所严副所长等几个老棋迷也就经常来了。每人一盘,车轮战术。倪乡长赢了一遍,就笑呵呵地说,你们下吧,我明天再来。大家就笑呵呵地说,乡长走好。
一天晚上,乡长又杀了七八盘,还不过瘾。于是看着王小猴说,“小王,平时看你也支着儿,来下一局!”小猴忙说:“不,不,乡长,我棋臭,大家都知道。”众人便打趣道,跟乡长学学,就会了,便推搡着小猴坐了下来。
王小猴满脸通红,两手不知道放哪里好,顺手走了一步兵。乡长便逗道:“谁说你不会下啊,这个仙人指路的招式,一般人还下不来呢!”王小猴忙说:“我是胡乱走的,乡长别见笑。”乡长应中炮,赞声四起,“看乡长走棋就是实在,实用,攻守兼备!”小猴应了一步上马。
眼见乡长的眉头越皱越紧,烟抽得越来越快,棋子下得越来越慢,大家的赞叹声越来越少。黄主任忙给小猴使眼色,可小猴根本不抬头。乡长见到了,“哈哈,我输啦!小王是个高手啊!”小猴忙说:“哪里啊,是乡长您大意啦!我棋臭。”黄主任忙说,“乡长下得累了,不然怎么被偷吃一车呢!”众人忙点头称是。乡长笑了一下,点点头走了。
第二天,县体委来通知说要组织全县象棋大赛,每乡派四人参加。乡长在办公会上亲自点将,我看活动室的王建候棋下得不错,大家便一致通过。
得知要去县城比赛,小猴就更加刻苦地啃起了古谱,经常一个人躲在活动室的一角摆来摆去。大家见了,边笑边打招呼,“小猴,准备比赛啊?”小猴忙说,“是啊,乡长让我去比赛呢!”大家便笑笑,小猴低头接着摆棋。
三天的比赛结束了,没有想到小猴竟然捧到了全县的象棋冠军。尤其是最后的冠亚军之战,小猴用古谱的怪招战胜了县体校的象棋老师,让所有参赛的选手觉得不可思议。
以后活动室下棋就是乡长和小猴了,大家都站着看。有时候乡长赢了,就逗趣道:“赢冠军一盘不容易呢!”大家也打趣道,是啊,是啊。小猴依旧笑笑,说:“哪里啊,都是您让着我!”大家便都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小猴又拿了全地区冠军,全省业余冠军,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大家都说他是个自学成才的奇才。倪乡长上调到县体委当主任,小猴被省城一家报社业余棋队看中,全家落户省城。